晒晒你们家乡有地域特色的地名,我先来?
天津有个如意庵大街,在今南开区,和红桥区交界 ,如意庵,天津人常说成如意naner,后面还要加个儿化音,这座庙里供奉的是天后娘娘的父母。天后娘娘也就相当于南方的妈祖。都是邻水保佑当地居民的。
天后娘娘的祖籍是福建,在天津供奉在天后宫(海河边文化街中间,泥人张店旁,免票)。
在过去,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即娘娘生日这天,就要由各种"花会"把娘娘送回娘家,称为"娘娘出巡"。因沿街道路狭窄,人群不能容纳,把娘娘父母就供奉在如意庵啦。
如今已经没有这座庵,但街道名称保留了下来。见证了天津这个“津”字的历史。
有一个村子叫水牛里村,距我们镇上有八里路程。曾经登上央视春晚的魔术***丁德龙先生就出生在这个村子。
提起水牛里这个村名的来由,还真值得说道说道。
水牛里村起始于明末清初,据村上人讲,村子起初不叫水牛里,而叫四棵树,是汝州郡通往宝丰、滍阳的官道。在路边长有四棵参天的大杨树,是路人经过时小憩的地方。而后,有申姓、段姓和李姓相继迁到这里,取名申段李。清康熙年间,因村南水坑中午牛时,总是看到水坑中有另一头牛出现,再加上距离宝丰城有十五华里的路程,就改村名为水牛里,并一直沿袭至今。
水牛里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已经成为一个幽雅、娴静、祥和的休闲养生好地方。
花开疫散去,如果您有兴致来水牛里村观光游玩的话,我非常乐意做免费导游,还请您品尝中国名酒之一的宝丰美酒!
万里长江,在我们这里,先祖们又称扬子江。江中泥沙千里淤积成洲,故名:江洲。因在扬子江当中,又名:扬中。一一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一江苏省扬中市。
扬中市是万里长江中唯一的小岛市,由一个较大的岛,三座小岛联合组成,一马平川,四面环江,风景特美,整岛就是一个大公园。教育、科技发达,河豚香飘海内外。又地处长江与京抗大运河十字交汇处(略偏东一点),傍京沪、沪宁高速,镇泰高速穿城而过,交通特发达……诚邀天下朋友一一烟花三月下扬中一一尝和豚美味,逛人间仙境!!!
当代师圣文圣艺圣中国诗王朱立新
2020年5月10日
谢谢朋友的提问,我的家在内蒙古,正好顺便给大家说说内蒙古部分地名的来历。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内蒙古旅游,兴许用得着。
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所以大部分地名是根据蒙古语译音过来的,名字也不像其他省市那样好理解:
北京南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一目了然,又好记又上口,尤其给老外教起来更容易些。
内蒙古的行政区域盟市的地名(相当于地区),基本上是根据蒙古语译音确定的。
呼和浩特——青城(“呼和”蒙语蓝色或青色,青=蓝)
乌兰浩特——红色的城
巴彦浩特——富饶的城
锡林浩特 ——丘陵地带的城
包头(包克图)——有鹿的地方
鄂尔多斯——宫帐众多的地方
我的家乡地处老黄河古道。距我村不远,有一村名叫石婆固,说起这村名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汉文帝时,黄河又在此决口,淹了许多州县。黄上闻报,派工部侍郎刘同勋前来治理。刘大人到任后,调集附近各州县民工数万,夜以继日投土填石,不足月余,决口堵得只剩下几百米。但决口越窄,水流越急,不论投入什么东西,马上就会被水冲走。眼看限期已到,刘郎愁容满面,一筹莫展。一天,吃过午饭,刘大人劳累之极,昏然入睡。梦中,一老妪求见,忙命人招待,并问其祥。老妪说,她原是涿州人,前些年随夫来到酸枣(延津县旧称)地,现住街西,姓石名婆。因见大人堵河有难,特来献策。要堵决口,必先打桩,然后再放木筏,继以加填土石,方可成功。说完,飘然离去。大人一觉醒来,仍记忆犹新。马上让人按石婆所说进行施工,果不其然,决口顺利堵住。刘大人为感谢石婆,命人带重礼送去。但找遍十里八乡,无人晓得。別说石婆,就连姓石的也没有。众人都以为是神仙庇佑。于是,便命石匠凋一石婆,坐在石鼓之上,放在河边,以示纪念。从此,黄河再也没从此决过口。
石婆雕像现存县文物部门,如有网友想睹尊荣,我愿代劳。
不能出游的日子里,来晒晒私藏实拍,你曾去过哪儿?可曾有故事?
一夜的春雨,滋润着陇原大地,晨练五公里,到了久违的南湖公园,被告知疫情期间,迎客早八晚六,只能原路返回,午休后再浪,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喧嚣,游客稀少,是人能静心的观赏,南湖公园优美景色,亭台楼阁,水中到影,老人带着学步的孙孙逗鹅,情侣结伴游湖亲热,在这特殊时期,享受雁滩的美丽景色,是人心神愉快,相信疫情过后,明天的南湖会更好更美丽。
早上好☕️☕️🙏🙏🙏
天天村里转悠,有时去地里放风筝,有时在院子里打羽毛球,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在老家呆了一个多月。
以前从来没有在老家这么久过,天天陪公婆说话,陪孩子放风筝,陪老公打球,有时赶上老公值班看村里的大门就可以趁机回趟娘家,陪自己的父母说说话。
慢悠悠的日子慢悠悠的过,每天都庆幸自己的家人健康自己的老家没有新增病历,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故事很多,就像和尚的木鱼:多!多!多!!!
独龙江公路还没有开通的时侯,我曾经搭车加徒步,一个人去过独龙江。一个人从云南贡山县徒步穿越三江夹两山(三江:怒江、澜沧江、***江。两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到达飞来寺。曾经从四川康定老榆林,徒步穿越贡嘎西南坡到达石棉草科。曾经徒步穿越雅拉雪山。短距离徒步,数不胜数。周末基本在成都附近古镇周边山上,随人流徒步。大***就到川西高原去游荡。
一个人两次自驾***,第二次到达冈仁波齐,都是318进,青藏线出。一个人自驾新彊,自驾云贵川和川西高原是家常便饭了。
我喜欢徒步、自驾、摄影、钓鱼。我的人生格言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户外中去。我要申明一点,我不是一个自闭者,只不过是没有合适的人一起走。
我的养生理论是:人要活得久,多与人交朋友。
下一步时机成熟了,我准备317进藏,新藏线出,再走一走很美的天山公路。
不过我在今日头条发图文,不是做梦月收入多少钱,我多年的生活告诉我,天上不会掉馅饼。我发图文,只是想与人分享,分享不为人知的大自然美景,有些美景,知道的人多了,就被开发、破坏,大家就没有机会一睹其原本的真容了,这也是我矛盾之处。
我以前在QQ空间发图文,后来又在网易博客发图文与人分享,没有什么收入,同样发的不亦乐乎。可惜网易博客夭折了。
以前没有发视频这一说,以后我在拍照片之余也会拍一些***与大家分享。
我来介绍一个有趣的地方,估计很多朋友都没有去过,那就是酒厂的储酒山洞!
19年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参观了河南赊店酒厂,酒厂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赊店白酒的生产过程,从发酵、蒸馏、存储到调酒、检验、包装全过程。经常喝酒但这是首次参观白酒的制作过程,受益匪浅十分有趣,今天分享给大家。
1. 酒厂窖池,酿酒的粮食加上酒曲就在这些巨大的池子里发酵。
2. 发酵出来的原浆酒,酒精度70度左右。
3. 酒厂储存调制好的白酒的山洞,位于地下几十米,这里可以保持温度恒温恒湿,有利于白酒的二次发酵。每个陶罐可以存储一吨白酒。
4. 酒厂工作人员邀请品尝还在沉睡中的白酒。
这样的旅游是否有趣难忘呢?朋友们?
不能出游的日子里,尤其在这春暖花开的春天,在家望着阳光明媚的窗外,五味俱全。下雨天阴天不出门还好,有理由有借口,可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出门就有点忍不住了。因此,隔三差五的以买菜为由,带上口罩,再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的出去活动活动。现在毕竟在家的日子比较多,闲时翻看翻看照片,看看家人和朋友,再找回一些以前的记忆,也是很惬意的。
分享一组几年前的照片。只要出门就会留下影子,拍景、拍人和***,留下的照片无数,现在保存照片和怎样保存也成了一件事了。
凡是去过的地方都喜欢,还有很多没去过的地方,今后有时间有条件还是会去的,最喜欢的还是古镇。去过几个古镇,如黄龙溪古镇、安仁古镇、平乐古镇等。每个古镇都各有千秋,黄龙溪留下的印象最深,如果想好好玩好好吃,至少要准备两天时间。那的特色有“一根面”以及许多的地方美食,有戏曲欣赏,有居家的生活用品,有传统的服装饰品,还有各具特色的庭院和民宿……
喜欢古镇的原因是足够放松足够休闲,没有压力及生活气息浓厚等。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比较大,有条件有时间多去外面走走,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不要让遗憾和不快包围自己,生活一定还是美好的。
***山南青朴,有没有人去过?
头条看见好多人议论过年沒年味,是这么回事,老了念幼儿事,那怕多穷,多苦总认为美妤的,就能吃个瘦猪肉白面饭馍馍,現在人天天每顿吃肉白面饭白面馍馍,每天都是过年饭都无所为了,所以过糊涂了才一至认为沒年味,请大家分清楚雄辨认请正理。
青朴修行地位于***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北岸,来这里游览的人并不多。
桑耶寺虽被视为***第一座佛教寺庙,但寺院后山的青朴修行地才是藏传佛教真正的原点。在***心中,来到桑耶寺而没到青朴,就等于没来转经,所以一般来桑耶寺后都会去青朴修行地。
如果用“豪情万丈”来形容阿里地区,用“金山碧水”来形容林芝地区,用“大气磅礴”来形容318国道沿线,那么,“心灵栖息地”、“寂寞的空间”则属山南和青朴修行地独有。
“青”是指当时这里的青氏家族,“朴”则是山沟上部的意思。青朴所在的山沟呈n字形,正南面是逐渐开阔的峡谷,正对着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另三面环山,两侧的大山像两只巨手将青朴紧紧环抱。
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隐修地,寂护***、莲花生***、藏王赤松德赞和白若杂那等吐番时期的著名历史名人和高僧活佛都曾在这里修行过,并在此处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圣迹,据说至今还有许多经卷埋在大山深处,在等待着有缘之人的发现和挖掘。
凡夫俗子也都将这里当成修身悟法的圣地。一座座大山深处开凿出一个个狭窄的修行洞,而这昏暗简陋的修行洞里的“装饰品”皆与佛教有关,有酥油灯、佛像、经书、转经筒等等,生活用品则极为简陋。修行者衣着简朴,清茶淡饭,过着与世隔绝苦行僧的修行日子。修行时间短则按月计,长则几十年。
说句实话,来到***以后,知道山南青朴的人并不是很多,关于山南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门可能关注更多的就是羊卓雍错,拉姆拉错,普莫雍错,雍布拉康,等等,知道青朴修行地的人并不多,除非是一些信徒,才会到这里边,感受它的纯朴。
青朴,这边最知名的地方就是桑耶寺,来过这里,以后一般都要去一趟青朴修行地,距离桑耶寺应该有十多公里,青朴修行地对于一些信徒来讲,可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地方,虽然这里海拔4200米,但是据说青朴的大山里边,有108座修行山洞,有108座***台,有108处神泉,每年到这里边来修行的人太多太多,都是慕名而来,这里是信徒们的天堂。
从桑耶寺直接到这边有班车,二三十块钱一个,一般情况下,一个[_a***_]以内应该就能到,到这边来必须要自己带上吃的喝的,这边没饭店,也可以徒步上来,更显得自己有多么的虔诚,也可以爬到山顶去看一看,不过要注意速度,注意高原反应。
这里是一个悟道的地方,在***心中,是修行地。
据说这里曾经是藏王的修行地,现在也不能核实,总之非常值得一去,也属于世外桃源人间秘境。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藏区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一位驴友都能搞到藏区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