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损伤怎么做恢复训练?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点,运动之中不仅仅是在磨损关节。而合理、循序渐进的运动量往往会牢固,强化我们的关节。只有跳跃性很大的运动量,密度和强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超过自己关节的承受负荷,才会出现疼痛。
长期而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使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久而久之,会让我们的膝关节承受更大的负荷。
在一凹一凸的两个关节面上,覆盖的一层透明软骨,随着年代较长的合理运动后,这些透明软骨在不断增生加厚。由平均1~1.5毫米的厚度甚至会逐渐增生到6~7个毫米,而且终生不会骨化。
在这里打一个不特别恰当的比喻,只是为大家理解问题:这就如同一个新兵去行军,走了一天两脚血泡,你让他走上两个月,起了老茧以后会怎么样?更像一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你让他去农村干农活。头天也会满手起泡,干过一个月后又会是什么状况呢?
在我们膝关节的腔隙中,存在着一些液体,而这些液体在没有血液的情况下,是连接和外界沟通的营养渠道。只有经常的运动,让这些液体经常保持一出一进的状态。才能让我们的关节腔保持在一种健康而富有营养的环境中。
磨损≠缺损≠破坏,而是一个对不断加重疾病的描述。通常来说,膝关节磨损是指软骨的磨损。磨损按其程度分级不同,未评估软骨磨损程度的诊治无异于盲人摸象,隔空喊话。轻度软骨磨损可以通过保守或阶梯治疗而过得较好的疗效,而磨损一旦发展到bone-on-bone,则为时已晚,此时关节置换是不二选择。在明确磨损分级的情况下,软骨的磨损首先应该去除诱因。导致软骨磨损的诱因及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下肢力线改变,肥胖,合并代谢疾病,创伤,发育异常及遗传等等。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阶梯治疗,如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口服软骨补充剂,功能锻炼等。
膝盖虽小,可是支撑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运动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给膝盖造成损伤。膝盖损伤常见多为半月板损伤和韧带损伤。对于不同类型的膝盖损伤,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因此,建议患有膝盖损伤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恢复训练。下面是一些较为常用的恢复训练建议,下次膝盖受损时不妨尝试一下。
1. 直脚抬高。要求患者平躺床上,双脚伸直并抬高至与床板保持30到45度的夹角,每次坚持10到20秒钟,每天晚上进行10到20多次的训练,可以有效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
2. 靠墙静蹲。即是靠着墙体半蹲,要求患者背部直立靠着墙体,保持半蹲状态,大腿与小腿保持90度,小腿长轴要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向前不能超过脚趾。每次坚持时间酌情,可以有效锻炼股四肌、股二肌和臀肌,除此以外,这项动作还有利于增强肾脏功能,矫正驼背等不良姿势。
3. 平衡练习。膝盖损伤恢复训练主要锻炼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和伸张能力,平衡练习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患者需要单脚站立保持15秒、30秒、45秒等依次递增,对膝盖损伤会有很大的恢复作用。
4. 伸腿屈膝。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并对受伤的腿不断地进行伸直,弯曲的动作,锻炼腿部协调性,使双腿膝盖不至于太僵硬。
5. 适当运动。当患者损伤已经恢复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进行适当地散步,骑[_a***_]等较为简单轻松方便的运动,以减轻膝盖的损伤负重,增强膝盖周围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