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引体向上,还有哪些动作可以锻炼背部肌肉?在家也能操作吗?
引体向上是我们自重练背的王牌动作,除了引体向上,推荐下面两个在家也能够练背的动作:
- 澳大利亚引体向上/水平引体向上
- 桥式动作
引体向上能够锻炼到我们背部所有的肌肉,还能够增强我们的肱二头肌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不过引体向上的训练需要我们有单杠,或者要买家用单杠安装后才能进行,并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够锻炼我们的背部肌肉。
而要想在家里就地锻炼背部肌肉,可以选择的动作相对较少,而通过澳大利亚引体向上和桥式动作就能够整体地锻炼到我们的背部肌肉。
澳大利亚引体向上也叫水平引体向上,一般可以利用比胸口低的杠子来进行锻炼:
澳大利亚引体向上能够锻炼到我们背部几乎所有的肌肉,以上背部为主,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反向的俯身划船,通过拉起自身的重量来锻炼背部肌肉。
双手抓握的单杠越低,身体和地面越接近水平,澳大利亚引体向上的难度越大,对于我们背部肌肉的***也越强。
不过澳大利亚引体向上对于背阔肌宽度的锻炼效果不如引体向上,但是可以有效地增强我们上背部肌肉的厚度和分离度。
在家中,我们可以依靠双手搭住桌子或者椅子的边缘,将身体置于桌子和椅子下方来完成这个训练动作。
澳大利亚引体向上主要针对的是我们上背部的肌肉,桥式动作能更多地锻炼到我们下背部的肌肉。
必须推荐划船式引体向上!它对于背部厚度的帮助是常规引体向上无法替代的,并且提高拉力有助于引体向上的能力!
常规引体向上是***拉力肌群的经典动作,对于肱二头肌为主的手臂屈肌肌群和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最具针对性,是名副其实的练背之王!
而划船式引体向上与其正好是相辅相成,并且不需要严格的训练器械与环境。我经常利用户外的低杠练习这个动作:
同样,作为自重健身动作,它也是可以在家完成的训练。你甚至只需要两个凳子和一根拖把就可以,也可以购买专业训练工具TRX训练带。
在训练时,注意沉肩姿态,挺胸收背带动手臂发力上拉,这几个要点就是高效训练背部的关键!
训练安排推荐:每次训练2-4组,每组8-20次,组休1-2分钟,隔天训练即可,具体根据个人能力调节。
训练这个动作不仅可以使背部增厚,还可以提高整体拉力,对引体向上的提升也是十分显著的。无法完成常规引体向上的朋友更要努力训练这个动作了哈~
共勉!
了解更多健身知识,请关注“大囚自重健身”
背部肌群是人体的大肌群,针对它的训练一般***用向(上)下拉和向后拉的动作。
因此在家里边进行背部进行训练时,除了***用引体向上以外,可以准备一根弹力带和一副哑铃就可以锻炼。
一 弹力带俯身划船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背阔肌。
并拢,将弹力带的中间踩在脚下,两头抓在手里,膝关节微屈,向前45度躬身。
呼气,开始向心收缩,屈肘,肘关节向身后移动,拉动弹力带,同时将上臂向身体两侧夹紧。
每组12~15次,完成4~6组。
二 俯身哑铃飞鸟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斜方肌。
哪些运动可以锻炼腰背部肌肉,避免腰痛?
谢邀。
腰酸背痛腿抽筋,腰部的不适往往会牵连到下肢,引起如发麻、发凉等不良症状,导致一系列的不适。很多人的腰背不适是由于长期的不良用力模式,导致局部的肌肉质量下降,不能对脊柱进行有效的“加固”所导致的,这些人往往通过增加腰部的肌肉力量锻炼,就能很好的缓解这些不适。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个锻炼腰部的动作。
1. 单腿后背
抬头挺胸站立,脚尖向正前方;双手扶椅背,眼睛平视前方;用力控制整个身体,上身始终保持直立不要左右摆动。左脚在前站立,右脚直腿向后伸开,脚尖点地再继续向后上方抬起,同时脚尖往回勾,是脚底与地面垂直,并保证脚尖离地高度约为15厘米,注意此时膝盖不要弯曲;稍停留后还原到脚尖点地姿势,另一只腿重复进行。坚持每条腿可以完成50下,各做2~3次。
注意:控制身体避免左右摇摆,尽量让全身肌肉都能感到紧张感,保持几秒后缓慢还原注意不能放松,做动作的腿的膝盖一定始终保持[_a***_]。
这个动作做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别看它没有什么太大的运动量可却可以准确的让腰底肌的力量得到了锻炼。为什么要锻炼这块肌肉?那是因此现在很多人的腰部伤病都因为腰底肌的肌肉力量不成才出现的,比如椎间盘突出、膨出、滑脱等等。
当你认真完成这个动作的时候,你可以感到腰底肌准确的在收缩用力,这让我们腰底肌的力量得到有效的改变,那是遏制腰部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2. 小燕飞
身体俯卧在垫子(或地面等)上,自然放松,双手屈肘扶耳侧,双腿伸直或让人帮忙按住。然后腰部用力把上身拉起来,尽量的往后背,然后慢慢还原放下,重复进行。开始的时候可以重复做到力竭,或30~50下,做1~2次。
题主这种情况可能是下腰痛 下腰痛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发烧原因复杂,可以由多种疾病和损伤所致,可以涉及肌肉、韧带、筋膜、神经等多种组织。
下腰部主要指腰椎部分,损伤可以涉及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腰椎具有前凸的生理弯曲结构特征,是腰部受力最大的部分。
下腰痛被认为是一种退行性改变,由于结构改变,组织增生,黏连,导致局部活动度下降,没有血管部位出现血管,神经增生,导致疼痛出现,往往伴随有组织强度,肌肉力量降低。
一、功能退行性改变的下腰痛,需要通过合理训练来改善。
1、避免超负荷训练,尽量***用小重量,多次数的深蹲练习,如果需要***用大重量练习,要加强互相保护和使用保护腰带。2、通过核心区域“弱链”评价,诊断主要力量薄弱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方法,3、重视在训练后进行充分的整理活动,通过牵拉疲劳部位、按摩、温水浴等,消除局部疲劳,促进肌肉疲劳消除。
二、对脊柱结构有先天性或后天性损伤者,需要请医生进行诊断,并给出具体建议。
1、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训练。2、可以训练者,需要全面加强核心区域和髋关节膝关节相关区域的稳定性力量练习。3、小关节紊乱复位后,一般休息1到2天即可恢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