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如何练筋骨?
很多运动都可以练筋骨,太极拳里练筋骨是靠拳架来实现的,具体的方法就是一个字:拉。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筋,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实际上在现代医学里,包含了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神经和血管等等。
筋,肉之力也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极操或者太极舞,是不能达到拉筋拔骨的效果的,包括现在有些所谓的***们,也是只在比划一个动作而已。
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通过内撑外包,立身中正不妄动,上下左右前后动作协调,同时周身上下劲力不断,使各关节腔更加圆滑,筋、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以获得外柔内刚的力量。
稍微详细一点的话
上半身通过稍节领进,坠腕坠肘沉肩,就可以达到两手对拉,主要拉伸整个手部的筋和肩胛骨,还可以拉开肩胛骨,拉伸大小圆肌和冈下肌。这样会使整个手臂更具有弹性,柔韧性。
髋关节部位主要通过上下对拉,拉伸耻骨股骨韧带和髂骨韧带,来达到松胯的目的。松胯以后对上下的运动速度更快,力量更大,也不会伤到膝盖。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练筋骨也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外家的抻筋拔骨,就是人为的压腿,扩肩,拱脊柱发力或者重训等等,这阶段主要就是增加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筋骨的强度。这里强调一下太极拳没有硬排打来增加骨密度的,那是纯外家练法。此阶段也就和形意拳的明劲阶段类似。
第二个层次,通过站桩养气练气,主要目的是通过气把筋涨起来,骨节撑开,甚至重新调整位置。比如站混元桩。这个阶段强调一下,气不足,是没法练抻筋拔骨的。直到站到浑身一体如铁铸,算是入门了。关于混元桩,读者可以自己网上搜索一下。
这阶段类似于形意拳的暗劲阶段。
第三个层次,就是通过盘架子,单式,使得内气自然流转,内部筋骨自己会互相拉伸,此时内气和内劲互相促进增加。当然,还有很多妙处,不仅仅是抻筋拔骨而已。练到如水底行拳,行动有阻力,能够达到松沉圆整,算是入门。
这阶段类似形意拳的化劲。但只是化劲的初步功夫。进入易筋洗髓的阶段。
此后还有很多步凑,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内家拳训练体系。
太极拳如何练筋骨?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太极拳的筋骨练习,是指在修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利用站桩、单式训练和行拳走架的有效手段,把人体的骨节、肌肉、经筋自然打开后形成的一种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高度协调状态的过程。
拳论有云:“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入手,要从去僵求柔开始,把筋骨松开。这个阶段也叫抻筋拔骨的过程,在太极拳的术语谓之对拉拔长。这个阶段通过桩法就能很快实现,通过桩法的练习,把自己达到一种类似球体的那种外紧内松,里抱外撑之势。这种状态就像弹簧自然放在那里,有压迫就会产生向外的弹崩之力,而且不用有很大的动作来完成,达到一触即发的那种爆炸状态。
太极拳练习的要义,就是如何在抱中出来的撑,而不是在撑中出来的抱。这两种练习外形看似一样,其实很大不同。在抱中出来的撑是以养为主的养练结合的状态。世人多以在撑中出来的抱来误导习练者,这种状态是以耗为主。很多前辈们的短命都是根源在此,在练功的过程中过度的损耗自己。
松的要义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世人多以懈为松,以软为松,都是误导人的做法。松紧适度,比较灵活而且有弹性。懈了、软了、僵了就失去了弹性。曾经遇到很多那种腕子很松懈的爱好者,他们误以为自己很松,给他手背一个轻轻的打击力,手腕即会受伤。若要有害人之心,只要稍微大力一点的打击,松懈的腕子即能瞬间毁掉。爱好者在练习的时候不可不知。
《黄帝内经》里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站桩有句老话是“骨髓洗,站桩起”,站桩也有防病和治病之效,在修炼任何***,也都是从桩入手,我前面也讲了一些修炼精、气、神的一些***,也有很多朋友私信给我,很多朋友连基本的桩功都没练过,没有练过桩,就体会不到站桩给你身体带来改变,修炼是一步一脚印,你付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很现实,***平等。
站桩的要求很多,从头到脚,都有要求,但很多要求对初学者来讲,也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在练站桩,最好有明师指导,比如说“四上一下”“缝尖必勾”“撑筋拔骨”等等,***如说什么功夫能让人一辈子去探索,也只有最简单的站桩或者打坐,也可以说是最难的功夫。
对于初学者,坚持是关键,刚开始学,只要你每天都坚持,并且逐步延长时间,每天都可以感受到进步,这种进步不是说你站的时间长,而是你身体会给你一个信号,你自己会感觉你的体质已经发生改变,刚开始站桩,你站的功架肯定有不对的地方,那么在你坚持下来的同时,你就要根据***的要求,调整你功架,在调整的过程,意念是关键,以意导形,这种修炼法,也称之“有为法”。
桩法的要求是“整体、松沉、自然”只有你功架修炼对,再通过“有为法”去调整,站桩其实并不难,之所以说站桩要求多,当你功架调整对了,就要在站桩的同时,增加“撑筋拔骨”的要求,修炼到这里,恭喜你,站桩基本上就成为你最忠实的伙伴。
“撑”、“拔”你会感觉到大自然的气从你皮肤而入,你也感受到身体的骨缝展开,身体的经络得到拉伸和锻炼,俗说话:“经长一寸,命增十年”。在修炼道家***,撑筋拔骨的训练始终贯穿始终,而且撑筋拔骨的第一节就是放松脊柱两边的肌肉,因为脊柱的功能状态是由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性能状态决定的,从经络学来看:脊柱两侧布满了人体很多重要的穴位。通过双肩与双脚的踝·膝·髋等关节分别的斜拉和正压,放松脊柱两侧的肌肉,疏通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进而通过完整规范的训练安排,逐步打开肩,胛,肋,髋等重要关节,最终使人体的所有关节腔都打开,让关节腔内的关节液能更充分的起到润滑的作用,各个关节之间的韧带和肌腱变得更粗壮更有力。
前面几篇文章也提到了一些修炼之法,也是我修炼的一点小心得,也可以发信息给我相互交流,请大家点下“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