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下行的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
引火下行的中药治疗方法一般为泻下通便、利尿通淋(改善小便淋漓不尽、小便量少不通的问题)。
1.泻下通便:当患者火热之邪内蕴脾胃或者肠道,出现口干舌燥、渴喜冷饮、腹胀、腹痛、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症状时,可以选择该法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
2.利尿通淋:对于火热炽盛导致的以小便赤涩热痛为主的患者,可以通过清利小便、利尿通淋的方式引热下行。常用的药物有蒲公英、车前子、滑石、木通、海***、石韦、冬葵子等。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心火旺盛,用哪些方法可以泻心火?
心火,中医可辩证分为实火和虚火。
1.实火。
中医称心火亢盛,是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血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血从口吐出),舌赤(红)生疮,尿赤为主要表现的实热症候表现。
它多是因为情志抑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久蕴化火,内炽于心所致。
中医的治法是清心泻火→代表方剂是朱砂安神丸,导赤散加减。
区别是:朱砂安神丸镇心安神,养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之心悸,失眠症。导赤散清心泻火,导热下行,用于心火上炎之心烦,舌糜烂,尿赤热等症。其中黄连山栀子竹叶木通,清心泻火,朱砂镇心安神,当归生地补养阴血,甘草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2.虚火。
(1)心阴虚证。是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需要内养,以心烦心悸失眠以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多是因为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者因为肝肾等脏阴亏,累及心所致。
中医治法,滋养心阴→代表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滋阴清热,养心安神,适用于心阴不足,阴虚火旺,心神不宁等病症。方中天冬,麦冬玉竹,滋养心阴,玄参生地,滋肾养心,丹参当归补血养心,柏子仁养心宁神,枣仁五味子敛心气、宁心神。如果心火偏旺,心烦不卖,口舌生疮的,可以加上黄连山栀子清心泄热。
第一个,我们从食疗和食补方面来看,心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当然就要泻要清,我们可以喝莲子汤、莲子特别是莲心不要去掉,它是专门清心火的,绿豆汤,也可以多吃苹果、梨等寒凉性的水果。虚火就要补,补什么呢,补阴液,那么可以用哪些呢,可以食用甲鱼、海参等等滋阴降火的食物。
第二个,推拿按摩,推拿***可以帮助我们清心火。代表性的有头部的神庭、百会、太阳,以及手上的合谷穴,脚背上面的太冲穴,在清心除烦的同时,能够疏肝气、降肝火,放松身体,愉悦心情。
第三个、针灸,在临床上清心热的穴,是指具有清心泻热、镇惊安神作用的穴位,有哪一些呢,有天柱穴、少海穴、少府穴、曲泽穴等等。
第四个、调整作息,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熬夜过后很多人会发现脸上突然痘痘变多,嘴里面长泡,在中医讲,这属于心火上炎。普通的人在睡眠时,人体是在进行一个自动的,阴阳进行平衡和调理,熬夜就属于阴补不上来,所以就会出现阴虚阳亢,导致虚火上炎。所以充足的睡眠也是平衡人体火气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