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年回老家碰到过哪些让人上火加尴尬的***冒礼品?
记不得是从那年开始,回到老家发现山寨食品十分泛滥,触目惊心,阿尔卑斯变成了得尔可斯,纯生啤酒变成了纯生态啤酒,优酸乳变成了酸酸乳,康师傅变成了康帅傅,比比皆是,很多仅一字之差,包装几乎一直,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
最典型的就是六个核桃了,山寨的是“六仁核桃”而且还找了一个和鲁豫神似的代言人,不仔细看真的很难看清!再就是“金典”有机奶,硬硬的山寨了“经典”有机奶除了一字只差再就是读音上也神似
***冒的认真看还能辨认出来,毕竟它不是完全一样,基本是打马虎眼的!让人上火的是有些礼品直接搞一个华丽包装,里面却是劣质的物品!要是自己打开看到还好,转手送给人家那非常尴尬!
刚过年和村里的人聊天,一个嫂子说他儿子单位上的人说的,说这个同事有人送了一盒猪头烧肉给他,真空包装很精美,他想大舅喜欢吃,转手送给大舅。因为是真空装能多放几天,过年期间年货也多也没急着吃,过了好几天才开包装袋,一只盒子里共有四包,其中两包竞是沙土,我的天,那大舅打电话把外甥好骂,外甥那个冤也不能去找那个送礼的,那人也不一定是自己买的,只能吐槽那卖的人良心让狗吃了。
春节回到农村老家,就可以发现***冒伪劣“山寨”食品泛滥!它们与正规产品外包装极其相似,名称仅一字之差,一不小心,”娃哈哈“买成了”娃恰恰“,“王老吉”买成了“王老古”,特伦苏牛奶变成'特仓苏'牛奶……
太多了,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看看新闻和网友收到的奇葩食品,有的是我在小卖部见到的
***冒伪劣商品价格都非常便宜不仔细看就以为是真的品牌 ,农村大部分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文化层次不高,加之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不了解这些山寨产品的危害,贪图便宜,对产品真伪辨别力不强,再加上农村市场点多、线长、面广,一些乡镇日常监管经常处于“空档”,这才让不法厂家商贩的有了制***卖***的“温床”。大家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