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晚各锻炼10分钟,和一次性锻炼30分钟,哪种效果更好?
每次锻炼十分钟是几乎无效的,中强度的有氧运动起码要每次半小时以上,或者二小时以下,而且至少每周持续五次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才能达成强体健身、美颜养生之目的。本人今岁已然天命之年,坚持锻炼三十余年,年少时打篮球、踢足球,满场飞奔,42岁以后从室外改行室内,风雨无阻的打乒乓球,每天两小时以上,尽管本人工作性质是三班倒,生物钟紊乱,睡眠长期不佳,但运动改善了我的体质和精气神,很多人都说我一眼看上去估计也就四十三四岁,可能别人也有恭维的成分在,但运动给我带来的益处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奉劝各位少玩点游戏少刷点手机,去运动吧!运动是最最廉价的医治身心的良药!
一般来说,一次性锻炼30分钟要比早中晚各锻炼10分钟效果好,但只锻炼30分钟的锻炼效果也不会特别好,还不如再多锻炼十几二十分钟,每次锻炼45-60分钟效果更好。
早中晚各锻炼10分钟,每次锻炼时间过短。如果没有锻炼经验,锻炼强度较低,10分钟大概只能起到热身的作用,肌肉被锻炼的时间过短,肌肉被***的深度和激活的肌肉数量都不足。如果有相当的锻炼经验,10分钟也过短,可以做hiit、短跑、三四千米以内的跑步等锻炼,想练器械也只能做几组,既达不到增肌的目的,也达不到塑形的目的,更不能起到提高爆发力、耐力的目的。长期锻炼下去,对身体各方面素质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一次锻炼30分钟或以上,不管是慢跑、快跑、练器械,都能起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如果是慢跑减脂,身体刚刚进入以脂肪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的阶段,就结束了,减脂效果略差;如果快跑,能提高肺活量、免疫力和耐力,也具有一定减脂效果,但时间同样较短;如果想增肌,只锻炼一个部位,能够给肌肉较深的***,但时间还是过短;如果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性,练瑜伽或者打太极拳倒是还勉强可以;如果拉伸或按摩肌肉肌肉、活动关节,时间倒是比较充裕,效果比较好。
如果时间充裕,最好锻炼45-60分钟。如果想减脂,先练器械,再做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都是至少30分钟,一般45-60分钟;如果想增肌,在增肌期器械锻炼时间在60分钟左右,最多90分钟,有氧运动在10-20分钟,减脂期则要根据体脂率和个人身体情况酌情增加有氧运动时间;如果想提高耐力、心肺功能和免疫力,以有氧运动为主,锻炼时间至少45-60分钟,还要适当做增肌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如果提高柔韧性和平衡性,一节瑜伽课的时间大约在60分钟左右。
总之,要想锻炼就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好好锻炼,别想偷懒,今天偷懒,明天就不会有好结果。
有人说,那些不锻炼的人,也有活很大年龄的,而天天锻炼的人,也有走得很早的。那我还锻炼什么?
现在我很认真的告诉你,锻炼和不锻炼的区别,就是能不能让你健康的老去。
确实不锻炼的人也有活很大年龄的,而且身体也比较健康,但那只是很少很少数。更多的健康的老人是锻炼身体的。
当然锻炼身体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任何的盲目蛮干都是不可取的。
锻炼身体,贵在坚持。有些人要么不锻炼,要么一锻炼起来,量太大,身体酸痛的受不了就放弃了。
早中晚各锻炼10分钟,其实是达不到效果的。最好的运动效果是一次高强度的训练,20分钟就够了。这种高强度包括原地的和运动的。
也不用刻意的每天都去训练,隔3差5就行。任何的刻意都会成为一种负担。
当然还要避免熬夜和久坐。
也要心理平和。一些人在职场和官场上勾心斗角,下班回来又锻炼身体,这样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你的心太累了。
本来关于运动的事情,可我可以讲很多,但是碍于篇幅有限,或者说写多了也没有人看,就先写这么多吧,我以上所写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大家认真去品味。
同样是锻炼30分钟,前者是分时段训练,后者是在一个时间段内训练。
前者属于间断性训练,后者属于持续性训练。
相比较而言,一次性锻炼30分钟更好一些。
具体的原因,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
第二种方法:一次性锻炼30分钟。
***设现在是跑步,分三个时段各跑步10分钟,按照正常6分多的配速,也就是1.5KM左右。这样的训练,等于是热身,身体刚刚预热就结束了。
而一次就跑步30分钟,相当于跑步4.5-5KM,这样持续性训练,一次就会消耗250-300大卡的热量。
两者对比而言:
持续性跑步热量消耗更多一些,可以有明显的心跳加速、流汗以及呼吸加快的感觉,长期锻炼能够起到减脂的效果。
[_a***_]一次性30分钟
十分钟能不能锻炼到位咱们暂且不提
题主有没有想过十分钟你该以什么强度来锻炼?强度太大十分钟的话您很可能受伤,因为几乎没有热身的时间,上来就高强度训练很多大神都会受伤更何况咱们这种健身爱好者,强度太小的话跟没锻炼又没什么区别
一次性30分钟的话我可以用5分钟来热身,然后逐渐加强锻炼强度,锻炼20分钟后留五分钟休息,如果是HIIT(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去掉热身和休息的5分钟,剩下20分钟完全可以将一套锻炼动作来3到4遍,这样锻炼的效果绝对***开10分钟强,重点是不容易受伤
对于咱们普通的健身爱好者,我觉得以安全为主才是最重要的,安全的基础上再锻炼
经常开车,久坐,怎样锻炼身体好?
经常开车久坐,怎么锻炼身体呢?
久坐伤身是公认的。开车的开会的,时间长了没时间健身,对身体不好,能不能边开会工作边健身呢?
当然还有职场人士,一天有忙不完的会议和工作,没时间进行健身,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坐着。
科学家发现久坐带来的身体伤害非常大,容易使人发胖,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即使经常去健身房锻炼也无法抵消。
一、开车在等红绿灯时可以扭扭脖子,或者双手像做双杠撑那样撑起身体。在开长会,超过四十五分钟,必须坐下来的长会,每个人发言完毕,要求大家起立鼓掌,借此机会站起来活动筋骨,避免久坐对健康的伤害。现在职场中的长会议比较常见,一坐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建议***取这种方式,让大家经常站起来,既可以避免久坐的危害,还可以增加发言者的自信心。
二、短途,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就不要开车。跑步机、自行车办公桌,即使在跑步机上边走路边开会办公,不知不觉走上五六公里,可以消耗350卡路里的热量,健身工作两不误。
三、立式办公桌,办公桌很高,只能站立着办公,这能避免久坐带来的健康隐患。不过久站也不行,站累了还得坐着休息会。
四、汽车驾驶座椅垫上小健身球,像健身球椅子,这种充气的椅子,可以改善坐姿,加强腿部背部核心肌肉协调性,坐不住了蹲马步或站上一会也是健身。
五、短会,不超过四十分钟的会议可以站着开,3人以下的会议可以走着开,有些公司就有专门走动开会的场所,配备了电脑、录音笔等相应设备。
总之,凡事过犹不及,开车开会工作坐时间太长不健康,加点健身运动就好😄
我们坐着的时候,下肢静脉内压力较高,如果坐的时间过久,肌肉长时间处于放松状态,不能有效将下肢静脉内的血液排空。如果本身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者功能减退,经常开车或者久坐的人,就可能出现静脉曲张。
对于这种人群来说,应该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驾驶或者坐着,间断休息一下,活动活动下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的回流。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开车或者久坐,可以穿一双医用压力压,来缓解下肢静脉的压力。
如果已经出现了下肢静脉曲张,联系尽早就诊,及时治疗。
建议开车途中比如遇到红灯,有一瞬间自由的时间,可以伸伸胳膊,做几下扩胸运动,摇动颈部,舒展下颈椎部位,;方便地段,靠边停车,下来活动四肢,尤其腰部,更需要晃动;只要人能离开车,就随机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毕竟开车几乎一个姿势,很容易造成身体僵硬,颈椎腰椎得不到正常运转,积劳成疾,所以一定注意保养,只要有机会就活动活动。别犯懒。
我认为开车久了对腰部会造成严重伤害我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开就是一天一夜腰疼颈椎也是僵硬,怎么样锻炼才会对腰部恢复的比较快一点下车走走,或者是跑步锻炼一下会比较好一点活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可以松弛一下,
经常开车和久坐的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炎,那种下腹部隐隐作痛的感觉太难受了。我的办法是,开车或是久坐最好一个小时后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下四肢,散散步,抬抬腿,10到15分钟就好,建议给自己备一个运动手环,一个小时内久坐的话手环会震动提醒你起身活动一下。
你知道的杂技艺术有哪些?你比较喜欢哪种?
糖画,用糖作为材料的一种手艺。以线条勾勒出造型,飞禽走兽,人物花卉等等,惟妙惟肖。具有其独有的风格样式,极具美感。
白沙写字,用汉白玉的粉末,在地上撒出书法字体。笔锋清晰,是一项很高超的艺术。
当然,还有很多美丽的杂技艺术,变脸,沙画……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有一手”。身为河北人,提到杂技,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吴桥了。
沧州市吴桥县是被国内外杂技界公认为中国杂技之乡,吴桥杂技大世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杂技的种类就更多了,有蹬技、手技、顶技、踩技、口技、车技、武术、爬杆等。
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团队合作表演性质的,口中吞剑、吃针、锁骨、吞铁球、上刀山这类的看着有点渗人,也不觉得很好看。
杂技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可以想象,七雄争霸,必定人才辈出。那些口把式或身怀奇技之人的表演都算杂技。
两汉时期,人们最初将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统称为“角抵”,东汉以后又称“汉代百戏”。
杂技真正成熟于隋代,盛行于唐代宫廷和民间。北宋和南宋首都的河南开封、浙江杭州都有名为“瓦子乐棚”的演出场所。到了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蹬技、古彩戏法、耍坛子、“剑、丹、丸、豆”幻术得到创新。
如今,在舞台节目和民间,仍然可见类似汉代百戏的倒立、顶碗、杂耍、驯兽和小丑表演。
中国杂技艺术的特色,从艺人看,一般都有严密的师承传统,与姊妹艺术关系密切,个个都身怀绝技,尤其有腰、腿、顶硬功夫。从道具看,都是一些生活用具、劳动工具,感觉生活气息浓厚。从趣味看,工艺美术与形体技巧、超人大力士与灵巧跟斗奇妙结合,感觉险中求稳、平中求奇、动中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