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期间,碳水该怎么摄入?
可以遵遵循一个非常简单的碳水化合物饮食概念, 就是越接近健身训练的时间, 就要进食越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越远离健身训练时间就要进食越慢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训练前2-3小时
训练前15-30分钟
如果感到疲惫或状态不佳, 可以进食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如一小块土豆。
在健身运动过程中
健身时间短的就不需要补充了,如果健身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建议在过程中补充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香蕉,运动饮料等,个人比较倾向于进食香蕉。
首先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碳水化合物和优质碳水化合物。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呢,对身体没有足够关注,从来不健身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糖。但是其实淀粉也是碳水化合物的另一种形态,正如同碳可以是煤也可以是钻石一样。所有淀粉类食物,比如米、面,富含淀粉的土豆、山药都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优质碳水呢,严格来说优质碳水指的不是某种碳水化合物,而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某一种食物。这种食物的成分一定是复合的,其中的膳食纤维部分容易制造饱腹感,碳水化合物的释放又会比较缓慢,可以维持血糖但是却不会造成血糖的快速升高。比如我们常说的紫薯、粗粮。
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就清楚了健身期间碳水化物的摄入方式,首先,尽量避免大量热量的摄入,因此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都应该尽量避免,尤其是糖、蛋糕、点心、含糖饮料。这些都是能免则免的,但是为了保证一日新陈代谢,保证身体不因饥饿而分解好不容易练就的肌肉蛋白,碳水化物的摄入就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应该主要选择的能量供给应该是优质碳水。
那么健身应该怎么吃饭呢,健身时,我们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所以鸡胸肉、牛肉、鸡蛋白甚至蛋白粉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蔬菜提供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制造饱腹感,而维持必要血糖的优质碳水作为补充也是必须的。但是要知道蛋白质也是会产生热量的,所以,请搭配以上三种食物,确保每餐热量不超过400卡,那么这样的摄入方式就能够保证我们的健身营养所需,保证正常新陈代谢,又不会制造多余的热量增加脂肪堆积。
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我也是经常健身,所以对于这个碳水的摄入还是比较了解的,具体什么时间摄入碳水还是有讲究的,详细的就看下面吧!
这个要看是做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了,不同的运动摄入碳水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个应该是喜欢健身的人士都会去了解的一个问题。那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个人摄入这个碳水的一个时间。
(一)做有氧运动
如果是做有氧运动的话,我一般是在运动后30分钟左右来摄入碳水,比如我早上跑步,我一般早上跑步都是空腹跑的,这也有助于脂肪的一个燃烧效果,在晨跑完只后10分钟开始补充水分,30分钟左右我才开始吃一点碳水化合物的高的食物,因为早上摄入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保证我们一天的能量。
(二)无氧运动(力量训练)
这个做力量训练呢又和有氧运动恰恰相反,我平时做力量训练我会提前半个小时摄入一点碳水,但也不要太多。这主要是维持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使我们不至于在我们训练过程中产生饥饿感,从而使我们没有力量。
上面就是我个人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摄入碳水的一个时间,不知道对于你适不适用。
健身期间,碳水应该怎么摄入?
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每日的总消耗是多少,根据总消耗的数值来计算我们每日的碳水摄入。具体公式为:
基础代谢(男)=90+4.8x身高(cm)+13.4x体重(kg)-5.7x年龄
基础代谢(女)=450+3.1x身高(cm)+9.2x体重(kg)-4.3x年龄
运动代谢=基础代谢x运动系数(1.2无运动;1.375每周1~2次运动;1.55每周3~5次运动;1.725每周6~7次运动;1.9专业运动员)
例如(我):基础代谢=90+4.8x179(cm)+13.4x75(kg)-5.7x32≈1772kcal
运动代谢=1772x1.55≈2700kcal(也是我每日总消耗)
下面我会从两个方面来分享在健身的时候,碳水摄入的问题。
增肌期:
我这个身有体会,自己也在减肥。怎么运动都减不了,没办法。只有[_a***_]饮食。每天早餐要吃好,中餐也要吃好,中午12点以后不吃任何东西,只吃水果。晚上实在不行,就吃玉米,南瓜等低碳的水果。
增肌期间碳水一天每斤体重吃多少克合适?
哈哈,问这个问题的就是想把每斤体重吃多少克的概念通用化吧~
在健身界,蛋白质的摄入是按每斤体重吃多少克计算的,但问题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还有其他各种矿物质元素则不是按每斤体重计算。
为什么?
因为现有的营养学临床试验没有用这种方法统计人的摄入量,而是用更宏观的方法计算,例如热量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占一整天总能量的55~65%。
为什么范围会那么广泛,因为临床数据不足。
很多人都没有严格记录自己的所有饮食,一份快餐的米饭有多少克,也没什么人称过(难得我称过,一般是300~400g一份,看得出为什么现在的女生吃快餐容易胖了吧?)。而尽管你知道自己吃的是米饭,米饭也不是全都是碳水化合物,甚至健身党很喜欢吃的鸡胸肉里也有碳水化合物,这样子的计算量,不是一般人能算得精准的。
算完这些,你还得算每斤体重吃多少克脂肪,是不是很多人都没算过?
所以,按宏观的分量去计算各种营养,根据自己身体数据动态调整食物才是最好的,而这部分需要很复杂的知识体系,在悟空问答这里要学会整套理论我觉得是不合理的。给出一个大概的参考值倒是比较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