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如何运动和饮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出现异常,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说是“准糖尿病人”了。
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
对于处在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如果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做好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是重中之重,要学会计算每天饮食热量的,科学饮食避免热量摄入过多,还要合理运动,帮助身体消耗血糖,保护胰岛细胞不受伤害。
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实际生活的状态来定。比如体重是65公斤的人,从事的是办公室、家庭妇女等轻体力工作,一天所需要的总热量就是65*25=1625千卡;如果是从事工厂、业务员、司机等中体力工作,算法是65*30=1950千卡;如果从事的是搬运式、装卸工等重体力工作,算法是65*35=2272千卡。
第二步:算出每天需要吃的主要食物的量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类物质,每类食物吃多少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还是以上面这个65公斤体重的人为例,他从事的是中体力工作,他每天需要的热量就是1950千卡,那么他每天要吃的这三大类食物的斤两数是:
碳水化合物:1950*0.6/200=5.85两(主食量,比如米、面、各种粗粮等,每天可以吃5.85两,约为6两)
蛋白质:1950*0.2/200=1.95两(鸡蛋、瘦肉、奶类等,每天可以吃1.95两,约2两)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活动量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其中2 型糖尿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9%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且糖尿病人群的大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3 倍左右,所以减少2 型糖尿病发生是防治大血管疾病的关键,糖尿病前期是2 型糖尿病发生的前期,因此糖尿病前期人群控制饮食加运动对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以及糖尿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1.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如何运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因为从吃进第一口饭的时间算起,血糖基本上在餐后1小时达到高峰,我们在此时去进行运动可以降低餐后的血糖高峰,避免由于血糖过高,对身体造成伤害。另外有研究显示,中等强度运动对于降糖的效果较其他强度的运动效果好,既能达到降糖的目的,又不至于由于强度过高引发运动损伤。对于运动方式,比如游泳,健步走,打球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进行选择。以上主要有氧运动,我们也可以在进行有氧运动期间穿插合适的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对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很好的效果。
2.饮食?在迈开腿的同时,糖尿病前期人群更要管住嘴。要管住嘴,就要有合理的饮食,总热量的摄取不要太高,肥肉更要少吃。最好选择低脂低热量的地中海饮食,即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简单、清淡,又富含营养。
目前,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属于糖尿病的二级预防范围。干预应从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干预三方面同时进行。
饮食疗法
主要是控制热量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增加糖类和[_a***_]的含量。其原则是:控制每日摄入食物提供的总热量,目标是向“标准体重”靠拢。
有些人担心食物里含糖高,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连大米饭也吃得少,这种“饥饿疗法”使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降低肌体抗病能力,无法达到控制糖尿病的效果。当然,没有计划地随意进食也是不行的。
每天进食三大营养成分的理想比例是: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15%-20%,蛋白质占10%-15%。换言之,就是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具体的量应根据每人每天的活动量而定。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日常饮食应选择瘦肉、去除皮和肥膏的家禽、脱脂或低脂奶,另外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
每天一杯天然硒野兰荞茶。天然硒野兰荞茶有着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而且这个茶含有一种叫做D-手性肌醇的物质,它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因为它能够提升胰岛β细胞的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让胰岛素可以更好的发挥降糖的作用。再结合其蕴含的丰富的芦丁能够改善血管状况,提升通透性,预防硬化,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和预防糖尿病日常保健的理想选择。
运动疗法
运动能降低血糖,一般中等量的运动降糖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左右。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还可以使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强,并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运动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保证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但要避免进行剧烈的和对抗性的活动。
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