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糖尿病患者练健身增重增肌,如何吃?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决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主食控制,而是还包括对副食、特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使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控制血糖和体重。保证必需的膳食量能充分摄入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
2、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必要的营养成分,必须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偏食。应在糖尿病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应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作为主食,宜多吃些蔬菜、瓜果,根据需要适量进食奶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少吃糖、油脂、动物脂肪。
一般来讲,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避免粮食越吃越少,而肉类脂肪越吃越多的倾向。
3、食物的品种应多样化
宜多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如荞麦、燕麦、豆类和蔬菜等。这类饮食便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通便作用。
4、饮食清淡
“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是指不甜不咸饮食,具体的说是不吃甜,少吃盐,不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这对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十分有益。
糖尿病患者健身运动要注意什么?
运动锻炼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而且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降低死亡率。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运动方式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30分钟,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这样的运动便可以达到中等强度。
对于一些年轻、糖尿病病史较短、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低风险患者,可以选择健步走、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一些高龄、有大血管或微血管并发症的高风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尽量选择一些比较缓和的运动方式,比如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免引起血压升高,加剧肾功能损害,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进行跳水、举重等运动,以免导致视网膜脱落,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高强度运动,还应避免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运动,以免增加心血管意外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避免空腹运动,最好在餐后1小时开始进行运动,运动前后应加强血糖监测,尤其是服用胰岛素促秘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瑞格列奈等)和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增加运动量或进行剧烈运动时,应及时调整饮食或减少药物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外出运动前应测量血糖,血糖控制在5.5-13.9mmol/L才能进行运动,最好随身携带血糖仪和一些糖果、糕点、饼干等食品,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头晕等低血糖反应,应及时进食。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预防并发症,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糖尿病并发症的高风险患者应尽量开展比较缓和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应注意避免空腹,并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根据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及时调整饮食和用药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低血糖应及时补充食物,纠正低血糖。
参考文献:
[_a***_]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一运动时间,要注意是餐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以后,最好是一个小时以后,运动的时间就是一个小时左右,另外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就是说你不要今天运动,明天不运动,再有一个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鞋,还有就是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运动过程中要带一些食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锻炼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重要方式之一,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但都需注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运动。
1.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糖尿病患者最合适的运动为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每次运动运动时间30分钟~60分钟为宜,每周至少5天。但如果能结合抗阻训练,如俯卧撑、引起向上以及器械训练等效果会更好,还会起到健身的作用。每周可进行2~3次抗阻训练。
2.不可突然增加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活动量突然增大或剧烈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所以运动量最好不要突然增加,应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可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运动时间、饮食与降糖药物。
3.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不宜运动
血糖低于4.0mmol/L或高于16.7mmol/L都不宜进行运动,应在血糖控制平稳时进行运动。
4.其他不宜运动的情况
此外,如果合并有感染,血压超过180/120mmHg、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眼底病变以及新近发生的血栓等都不宜马上运动,需待病情控制后进行。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和体重减少。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逐年攀升,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几乎每5位中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可见患病比例之高。
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缓解压力以及使患者感觉放松、舒服。糖尿病运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具体如下。
糖尿病人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运动前后测量血糖:这不仅对运动前后血糖水平有所了解,而且是一个激励工具,运动后,看到自己的血糖得到改善,患者就会受到鼓舞,从而做得更好。
2.随身携带低血糖时吃的零食:随身携带可快速升高血糖的小点心,以防运动时患者血糖降得太低。
3.佩戴糖尿病患者标志:戴上糖尿病患者的手链或者项链或者携带可以证明自己患有糖尿病的物件,列出紧急联系人名单,对于运动中出现的危险有预防作用。
作为糖尿病患者在开始运动前,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如何运动,试着保持运动的积极性,列出一个锻炼***,循序渐进的进行。
糖尿病患者我们要求,五驾马车里边就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教育和心理平衡,其中运动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求糖尿病患者,尤其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有30分钟的,快走以上的运动,如果你能游泳或者打球、跑步更好了,我们至少要求快走,不是散步,实际上散步对糖尿病的恢复,控制血糖是没有什么益处的,我们要求快走,一天30分钟以上,一周至少要五次以上。
对于一些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或者是老年患者,包括使用口服药的促泌剂的患者,在运动中要注意,他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就是过量的运动,***如你在使用胰岛素或者促泌剂或者尤其是吃的食物,比较少的情况下,运动中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这个一定要在运动前测一下血糖,如果是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心慌、手抖、肌肉等等症状的时候,那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一定要补充点糖分,所以说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对于一些1型糖尿病的消瘦患者,对于一些使用促泌剂的这些患者,在运动前要测个血糖,同时要准备点食物,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糖要及时补充能量。
运动是如何帮助糖尿病人顺利降糖的?
运动是可以帮助降低血糖的,原因是运动可以消耗全天30%的能量,而能量的来源就是葡萄糖,但运动降糖是比较慢的,而饮食升糖却是极快的,所以运动、饮食、药物和细胞养护缺一不可才能健康控糖。
糖尿病人健康降糖的方法:
1、正规的医院和医生进行诊断治疗,且每年到正规的糖尿病专科就诊1~2次,并接受较为全面的检查。多与糖尿病医生沟通和交流不要给自己负面的暗示。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已经很正规,且收效也比较理想,医学界已经认知到单纯降糖不能达到减缓并发症,必须配合养护细胞增强抗病毒和抗氧化来降低胰岛素抵抗。所以在用药上除了口服X格列汀、双胍类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注射胰岛素等(需到医院开),同时口服线油灵芝孢子粉增强细胞的抗***和抗氧化能力来降低胰岛素抵抗,特别是胰岛细胞,提升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增强细胞能量供应自然降低血糖,并控制药物的服用量降低肝肾的药物代谢负担。
2. 糖尿病人自身管理
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要更加注意,荤素搭配,多摄入膳食纤维来减缓葡萄糖的转化。也可口服维生素B族来补充饮食的单一。习惯记录血糖情况,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规律的生活和饮食控制热量不超过1300千卡。
3、运动
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连续坚持下去,在糖尿病初期每日坚持一个小时的高强度运动对控糖很有帮助,中期和后期出现并发症后则要看病情定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