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有几个套路?
形意拳的寓意是:“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是形、意合一,形、意双修的意思。这里的形不是指武术套路而言。
形意拳有许多套路,大略说说如下:
1、单练套路:五行拳、五行连环拳、十二形、杂式锤……等等。
2、对练套路:五花炮、三手炮、安身炮、九套环……等等。
3、器械套路:连环刀、三合刀、***枪、连环剑……等等。
大武笑徐要提醒大家的是: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个弥天大谎!!!害惨了许许多多的习武之人,至今还有许多人执迷而不悟!
形意拳的精华是三体式站桩,一切套路均是糟粕。
武术名家孙禄堂曾经说过:“入门先站三年桩。”大家好好想想吧。
形意拳,又名心意拳、行意拳、心意***拳,与太极拳和八卦掌并称中国三大内家拳。主要流传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关于形意拳的出现,说法不一,现在武术界比较认可的创始人是山西永济人姬际可。相传姬际可先学***大枪,后入少林寺学拳,把枪术与拳术融为一体,创立心意***拳。其拳讲究心之发动曰为意,意之所向而成拳。而"***"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强调内外兼修。
其传承大概如下 :
姬际可传于安徽人曹继武,曹继武传河南人马学礼和山西人戴龙邦(戴氏心意拳)。戴龙邦传其子戴二闾,戴二闾传河北人李洛能••••••李洛能学成戴氏心意拳后,勤加练习又有创新,正式定名为"形意拳"。此拳随着山西商人的镖局走南闯北,名声大振。李洛能又收八大***一一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刘奇兰、郭云深、刘晓兰、贺运亨。至此,形象拳在武林中开枝散叶,广泛传播在山西、河北和河南大地。
在1888年(大清光绪年间),山西太谷人车毅斋曾在天津击败日本浪人板山太郎,清***授予其花翎五品军功。
至于具体的练习方法,三个地区有明显区别,河南派马学礼传下来的至今还叫心意***拳(最古老的拳法),多在***之间相互传授 ; 山西派有戴氏心意拳,车派形意拳,宋派形意拳等,特点是劲力精巧,动作紧凑 ; 河北派有郭云深、尚云祥(曾擒获江洋大盗康小八)、李存义、薛颠(李仲轩在«逝去的武林»里讲到薛颠是给形意门撑门面的人)等名家,动作较山西派更舒展一些。
套路分单练、对练和器械三种,常见的有: 五行拳、五行连环、鸡形四把、十二形拳、杂式捶(旧时北方方言把"拳"称为"捶",比如临清肘捶、三皇炮捶等)、十二洪捶、八式、安身炮、散手炮、九套环、形意大枪、子午鸳鸯钺••••••
形意拳套路简单说五个套路,劈崩钻炮横五拳为本。当初完善拳种体系也是以五行为根本,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念。理论上就是五行相生,劈拳生钻拳、钻拳生崩拳、崩拳生炮拳、炮拳生横拳、横拳生劈拳。五行相克,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横拳克钻拳。同时,横拳为五行之土,土为万物之主,那么横拳是五行拳母拳,就是五行用来这么理解。
话虽如此,五拳相生相克,是招式也是拳理,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功夫。功夫练到家了或者说达到更高级别了,有五行相辱也说,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郭云深***在上世纪形意拳顶峰时期属于半步崩拳打天下,无对手。就是无论什么拳或者形意拳任何招式,郭师就是一招崩拳。郭师的师兄刘奇兰最擅长劈拳,两人都是一代宗师,此处说一代宗师不为过,形意拳自李老能***改良武学创建形意拳后,第二代出现了八大***,而且八大***当中刘奇兰师和郭云深师都有传承,分别就劈拳和崩拳为主及五行为综合套路的拳术代代相传,而且在劈拳和崩拳上武林中大的成就,后世也各有拳谱传承和发表。故为一代宗师。
形意拳五行套路看似简单,但是实用。连起来也不容易,最后要练到行无行意无意,无意之中为真意。无形无意就是练到没有套路。所以才有了半步崩拳打天下只说。传统武学追求的是***上身,而不是招数。千招熟练不如一招精通!关于功夫不好解释,举个例子,三国演义虽然偏文学作品,也不必考究太细。张飞长坂坡一声吼吼断了桥梁水倒流,那就是功夫,丹田之力爆发。对手闻听就知道实力无法较量,夏侯杰当场毙命。或许现在医学解释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什么的,至少就是功夫的展示;岳飞元帅写《满江红》怒发冲冠,如何怒到头发倒立,至于那么生气嘛?实则应该是写诗的意境,但是一旦发怒,丹田气陡升以至于头发倒立,这就是功夫。那么当时敌方阵营对手如果看到这首诗就会试试自身丹田气是否可以怒发冲冠,就知道自己如果遇到岳元帅果真交起手来格斗实力。这就是功夫。
功夫到位,收发自如。可以不上对手也可以一招致命。所以功夫和招式或套路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