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死拉着朝政不放,乾隆为什么还要退位当太上皇?
乾隆皇帝自诩十全老人,他自25岁登基,在位共60载,后又退位做了3年的太上皇。乾隆皇帝被认为是康乾盛世的守成之君,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自诩十全老人的皇帝吧。
乾隆帝25岁时登上帝位,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数一数二的皇帝。乾隆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继续掌控前朝。
这样算来,乾隆皇帝实际掌握清朝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而寿命最高的皇帝。
乾隆85岁时将皇帝之位交给了颙琰,此时颙琰已经37岁,乾隆皇帝的高寿和对权力的紧握不放,使得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太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嘉庆当了22年太子,战战兢兢,一路坎坷,他的最大缺点是平凡无奇,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不过,这在乾隆皇帝看来,这可能是他身上最闪光的地方。
考虑再三,乾隆皇帝还是选择了这个比较平庸的皇子作为太子,进而继承大统。苦苦挣扎,想要放手,却舍不得放手,在决定将皇位传给嘉庆的时候,乾隆依然要再做三年“父皇帝”。
“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乾隆是明白人,他这么做有2点原因。1.是因为当年有誓言即在位年龄不超过康熙。2.防止康熙的悲剧重演。雍正得位不正,所以创立了秘密立储制。但这一方法,也难保不出意外。索性提前立好断了那此皇子的非分之想。说句题外话即,雍正即位之时内有“八爷党”为患,外有老十四统十万大军在外。而年羹尧此人心不定,隆科多又不知心意属谁。而老四,更是无人无兵。若非老十三,他就算是当上皇帝,也根本稳不住朝局。是最后,老四稳住了天下但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康熙深明政治法则,如果真的要立雍正他也会稍微给他平平路。至于两大证据1.传位诏书,难道就不能先伪造好了换掉。伪造颗印很麻烦吗?2.雍正祭天,这往往被视为“铁证”,但我要说的是康熙当时别无选择。他不可能让未来太子祭天,因为这会暴露他的意图。导至新太子步上废太子的老路。所以让他祭天反而证明他并非继位人选。让雍正祭天只是因为老大、老二被关,老三公差在外无法返回而己。
因为乾隆退位,最早原因是沽名钓誉欺哄世人,最后自己玩大了不得已而为之,从一开始就心不甘情不愿。
乾隆即位之初,按照雍正定下的秘密建储制,以其嫡次子永琏为秘密储君,藏于“正大光明”匾后,永琏夭折后,又以其嫡七子永琮为储。等到永琮和其母孝贤皇后相继死去,乾隆一度看好的皇五子永琪,也早死了。
不久后,继任皇后那拉氏因为和乾隆口角争执,愤而剪发,被废黜,其子皇十二子永璂也失去了嫡皇子身份和皇位继承资格。
此时,乾隆年事已高,一个五六十岁的皇帝,朝中既无皇后,又无太子,也没有哪个皇子被明显青睐,有被立储的迹象,朝野上下不免人心浮动。
许多臣民嘴上不敢言,心中腹诽乾隆是贪恋权势富贵,才不肯再立皇后和太子,来分自己的权柄。民间屡有不怕死的狂生上书,求立皇后和太子,欲以此投机得一朝富贵,乾隆虽然铁腕镇压,然而富贵之心驱人,累禁不止。
就这么僵持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已经68岁了,他去清朝龙兴之地盛京(沈阳)祭祖时,又一个秀才金从善上书,请立皇后和太子,并说清朝若不立太子,便是根本没把自己看成正统王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乾隆当然杀了金从善,却也知道自己年近七十,时日无多,逼自己尽快确立帝国继承人的各方政治投机实力只会继续连绵不断,杀一秀才易,定人心难,所以他不得不传旨诏告天下,用他祖父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为理由,说自己绝不敢超越祖父,再过十七年,乾隆六十年时一定退位,传位给他早已秘密确立的储君。
分几个方面吧
第一,乾隆曾许诺,若天庇佑,能坐稳皇位,一定不会超过圣祖康熙爷的在位年数,康熙在位六十年。所以,他当年把话放出去了,等自己到了六十年,还没驾崩,不退则会引起非议。毕竟皇帝要一言九鼎,皇帝如果说了不算,就朝纲大乱了,这是其一。
第二,乾隆在位期间狠吃猛造,又下江南,又四处征伐,又修颐和园,又乱七八糟的狂造,国库在他晚年已经差不多见底了。他也知道,如果再造下去,国库真的负字了,没法向满朝文武和天下臣民交代啊。何不把江山交给自己的儿子,自己也不少吃不少喝不少造的,出现问题是他的,何乐而不为啊。
第三,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三皇五帝也不能企及。六十年是一个甲子,自己也功在千秋,功成名就,是一代明君了。我就赶紧借着这个档口退了吧,也落个十全老人的好名声啊。别晚节不保。这个时候退,正是时候。
第四,即使我退了,我儿子继位,军政大权都在我手里,满朝文武也还是听我的。又有实权又不落骂名,岂不美哉!
乾隆其实是过渡一下而已,为了让嘉庆培养自己的人,和珅已经杀不下来了,只有让他儿子去杀,这也是一种权谋之术,难道他不知道他到了晚年已经没办法杀和珅了么,他不敢杀,也不能杀,种种原因只有乾隆还有和珅知道。如果一直到乾隆死才传位,嘉庆压得住和珅么?乾隆的那几年太上皇表面是控制了皇权,但也是在帮嘉庆培养人才。
乾隆不愿交出传国玉玺,为何要禅位于嘉庆,再做3年皇帝不行吗?
封建集权社会几乎没有这种禅让方式,乾隆这么做史书记载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对他爷爷康熙皇帝的崇敬之情,再就是嘉庆皇帝也是一把年纪的太子,为了平抚这个未来帝王脆弱的心,毕竟身后事也是需要他来料理,至于不交出玉玺,估计面子都有了,里子也不能要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