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多久才能开始正常的锻炼?
心脏支架术后一般1-2周后就可以适当的运动。运动量适宜有四条标准:一是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不影响对话。二是运动结束,心率在休息5~10分钟后恢复。三是运动后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四是无持续的疲劳感,或疲乏、肌肉酸痛,但短时休息可消失。如果运动结束后心率在休息10至20分钟都难以恢复,或者疲劳、心慌、食欲减退、睡眠不佳,则属于运动量过大。
支架术是通过介入的方式把堵塞的血管疏通开,进而恢复心肌供血、供氧的一种手段,常用于冠心病、心梗的治疗。
心脏支架术后多久才能开始正常的锻炼?
支架术是为了让冠心病患者更好地生活,可减轻心绞痛、胸闷等不适症状,但是支架术并非一劳永逸,患者的血管仍有可能再次被堵,因此患者在术后也需特别注意后续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1、支架术后的运动开始时间: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心脏功能的恢复,医生一直都建议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对于支架术后患者,适度运动也有助患者康复。
一般而言,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建议尽早开始进行锻炼。多数患者在出院后预示进入康复期,就可以开始进行适度的运动了,当然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条件来选择,切忌因为运动强度过强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发生。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进行复查,监测恢复情况,对支架和药物的耐受性等。
2、支架术后的运动方式选择:支架术后患者的运动应注意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从初期的室内走动,简单的家务开始,逐渐加速行走速度,从慢走变快走。之后,患者可尝试进行慢跑、爬山、游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坚持每天进行30min,每周至少5次,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以不引起心慌、胸闷等不适为宜,微微出汗就可,切忌高强度运动,尽量避免晨练。同时,患者应注意运动前的热身,运动过程中对心率、脉搏等的监测,运动时一旦发现异常的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患者在运动后切忌立即冲澡等。
与此同时,患者在坚持运动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即便是支架术也不能保证不会复发,仍需终身用药治疗。同时还需注意合理膳食、戒烟戒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等。
心脏支架(准确说应该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可以迅速开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血供,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的发生,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心脏支架术后许多患者害怕运动,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我们建议大家及时开始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协助病情控制,减少缺血、缺氧和坏死的发生。
心脏支架术后一月内应避免大幅度身体活动,一月后逐渐增加,以轻中度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讲求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支架术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等情况,建议大家应先积极治疗基础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运动。
我们建议大家每日锻炼半小时以上,以自身微微出汗、心率稍加快及自身无特殊不适为宜。运动中心率应控制在220-年龄的60%~70%以内为宜,大家在运动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必要时就医诊治。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_a***_]。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心脏装入支架,如何进入锻炼问题,我认为:首先第一个要点是装入支架后,必须按照医生要求,按时服药,其次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运动量,不能千篇一律。装入支架后,运动是必然的,要恢复心脏正常运转,锻炼少不了,运动能促进心脏功能正常跳动。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要恰到好处,刚装入后,尽量不要激烈运动,以慢走散步为上策,根据自身感觉来逐步增加运动量,达到身体无不适为好。然后在根据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尽量到公园或有氧的地方进行慢步和散步)达到未装支架前的状况。另外,根据医生要求,在吃的方面,多吃蔬菜和水果,尽最大勇气,禁碰烟,酒,从而达到身体健康,装支架无妨,保养好身体是最佳选择。仅供参考!
我是小眼睛医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需要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和病情情况,决定你的运动时间。
如果你仅仅是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狭窄严重放置支架治疗,恢复会很迅速。
一般来说,对于病情稳定患者,支架植入过程顺利患者,我们建议你术后1周之内可以少量运动,主要是休息为主。
术后1周到1个月之间是逐渐增加自己的运动强度,在术后一个月之后可以逐渐恢复到你放置支架之前的运动状态。
在支架植入术后1月到半年之内,只要你能够保证规律服用药物以外,你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并且进行部分剧烈运动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你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你的恢复时间就更加久了。
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恢复,主要是担心因为心肌梗塞之后,心脏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
所以,小眼睛医生建议你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且支架植入术之后,你在1-3月之后,都要低强度运动,避免加重负担。
在术后6个月到1年之后,在规律服用药物之后,可以适当恢复到原有运动强度。
最后,请你严格定期复查,规律服用药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你的运动强度。
心脏病患者如何做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综合的长期计划,包括医疗评价、运动处方、纠正心脏危险因素、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等。心脏康复的措施是综合的,随着心脏康复的不断发展,其方案也在不断拓展。
心脏康复包括住院病人康复期( 1 期康复) 、出院早期病人康复期( 2 期康复) 、长期维持与随访期(3期康复),在这三期中涉及到的康复内容主要有: 病情评估、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等。
病情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其基本常规生物化学及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初步判断。病情评估主要用于评价患者入院时病情的轻重缓急并由此指导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核心部分,也是心脏康复的重要保障。据调查显示,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与急***件后的并发症、死亡率呈反比。最新心衰指南推荐对不同心衰患者 β 受体阻滞剂及 ACEI 作为病情可耐受患者的首选用药,此外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利尿剂、地高辛、伊伐布雷定、硝酸盐类等。
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推动作用,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贯穿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始终的必要措施。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运动是心脏康复中的核心内容,其有益性和安全性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适量运动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力,也可促进心脏缺血区域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缺血状态。就长期预后而言,适量运动对改善器质***变及慢***程所致的功能性症状,如抑郁症等,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主要包括运动形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运动级数等。其中,运动形式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具体的运动方案因人而异,需要做一系列评估以后,才可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