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人应该做什么运动?
肩周炎,也叫冻结肩,主要特点是肩关节的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尤其是在做手臂的外展和外旋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随着症状的进一步发展,肩关节活动会越来越差。
对于重症的患者,可以先从小的拉伸开始,手臂垂下和钟摆一样左右摆动。增加力量手握一个哑铃,力量的增加有利于屈曲角度的增加。
在桌子上前后推拉塑料袋(可以拉伸到手臂内收肌和腋下的软组织),这也可以增加肩关节屈曲的角度。
坐着休息的时候可将腋下塞个枕头,或者将手臂放到桌子上,也可以做到轻微拉伸,提高肩关节的外展角度。
也许你会觉得怎么写的活动范围这么小?实际上重症肩周炎做这些可能也会痛的汗流浃背,只能一点一点的循序渐进的来,肩关节摩动运动丧失恢复不是一天两天。
那些轻症的肩周炎患者可以贴墙摸高来拉伸打开肩关节上举高度,也可以用毛巾两个手拉住,用健侧的手向上带动患侧从背后上提。
有条件可以找一个按摩师,放松一下肩部疼痛和粘连的肌肉,效果会更好,也可***热敷来促进恢复。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一般人可能认为,肩关节疼痛,即为肩周炎。
实际上,肩周炎除了疼痛外,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肩关节活动受限,因而有一个俗称凝肩或冰冻肩。此病常见于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病情严重时出现夜间痛,休息痛而影响睡眠和休息,因此预防和自我治疗非常重要。
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患病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此时肩关节轻度的外伤、扭伤或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一些慢性致伤力即可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慢性炎症。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要及时治疗。
急性期需限制活动,病情好转后要积极进行肩关节锻炼,防止关节粘连。上肢外伤或其他原因使肩关节固定过久,致使肩周软组织发生挛缩、粘连,是肩周炎另一主要因素。因此,如非必要,则应尽可能减少肩关节的固定,若已固定时间过久,肩关节已出现僵硬,则按肩周炎进行功能锻炼。
肩周炎所致疼痛常使关节活动受限,但随着肩关节僵硬又使疼痛进行性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肩周炎的治疗除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外,主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的最重要手段,锻炼方式有以下几种:
- 爬墙外展,锻炼上肢的外展功能。
- 爬墙上举:可以在墙上画上刻度,循序渐进的提高上举的高度。
- 弯腰垂臂旋转: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要活动,以不引起剧痛为限,如有理疗配合则效果更好。
- 可将病侧肘部架在桌缘上面,逐渐下蹲,帮助上臂外展,然后练习前臂上举。
- 高处装一滑车,用绳穿过,两手拉住绳的两头,用健康一侧肢体拉起患侧肢体进行锻炼。
肩周炎又称肩公节组织炎。不同时期的治疗措施不同。
1早期 就是疼痛期?要使关节充分休息。可以用吊带制动的方法。引体向上
2冻结期 可以用治疗 *** 推拿医疗体育就可以了。
3恢复期 加强锻炼。
肩周炎的锻炼很重要,一方面有一部分肩周炎可以完全通过自我锻炼痊愈,另一方面,肩周炎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才能完全只好,如果只是依靠每天推拿医生一次治疗,自己不积极锻炼,肩周炎很难痊愈!
肩周炎的锻炼,大家都知道要“爬墙”,但是具体怎么爬,往哪个方向爬很有讲究,如果爬得不对,常常延误治疗耽误病情!今天我就关于“爬墙”锻炼详细说一下。
爬墙主要是解决肩关节前屈上举和外展上举功能。所谓肩关节前屈上举,讲得通俗点就是将手从身体的正前方(腹部)伸直上举过头直到五指垂直指向天空;外展上举是指手指从大腿外侧面(裤子的侧缝)伸直上举过头直到五指垂直指向天空!这就是说,爬墙是这两个方向的锻炼,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前屈上举而不知道外展上举,[_a***_]肩周炎关节活动仍然受限。
以上两个方向的锻炼循序渐进,必须上举到到肩关节感到略微疼痛的高度为止,同时在这一高度上放置3-5分钟才可放下手臂,否则没什么疗效(当然,这会有点痛)!每天坚持锻炼3-4次,每2-3天让手指上升1cm为进度,直到腋窝能完全贴合墙面!如果有恒心,一般锻炼1个月左右就差不多痊愈了!
肩关节还有其他的活动方向需要锻炼,在这就不一一罗列了
肩周炎患者应该做一些可以帮助肩周炎恢复的运动,比如爬墙动作,病人面向墙壁站着,用患有肩周炎侧的手指缓缓沿墙壁往上爬,使手指尽量举到最大高度,反反复复进行,慢慢增大高度。
再比如梳头的运动,用患肩周炎侧的手进行梳头的动作,每天进行多次。又比如甩手动作,病人背靠墙站着,上臂屈曲着并且贴近胸壁,以肘为支点做外旋运动。
此外,还有展臂运动,双手下垂,双臂要伸直,手心慢慢向下外展,向上用力抬到最大限度,10秒钟左右,然后回到原位,反复做以上动作等等。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广东骨科专家团】。
练肩如何解决肩关节疼痛呢?
很多人都想通过锻炼做到“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健身境界,事实上,肩膀的部分就是达成这一境界的关键点。肩部分为前束、中束、后束三个部分,需要不同的肩部训练动作搭配,才能练出好看有型的肩部肌肉。
在进行肩部训练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可以归结为2类:
动作错误或变形,导致伤病。练肩和减肥不同,需要非常多力量型的重复运动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但是这样往往导致训练过量或是在训练中动作变形,引起肩部伤病。
器械使用不当,造成伤病或影响健身效果。很多跑友在进行肩部训练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做俯卧撑或者一个姿势举杠铃,事实上,练肩最好的健身器材是哑铃和拉绳。使用正确的健身器材配合正确的健身动作可以让健身效果事半功倍。
以下是6个常见的肩部训练错误,避免这些错误你就可以将你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常见的肩关节外展,明白了结构才能够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受限肱骨头的滚动与滑动对手臂外展的影响
冈上肌与盂肱关节的上囊融合。除了产生外展,肌肉的主动收缩将上囊拉紧,进而保护其免受肱骨头与肩峰突下面的挤压。该肌肉力还增加了关节的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指的是当关节运动时实现的稳定性)。当外展时,主要的肱骨头展开并拉紧下囊韧带的腋下袋。由此导致的下囊中的张力充当吊床或吊索的作用,支撑着肱骨头。
2.盂肱关节处滚动与滑动关节运动学特征对全范围外展的完成至关重要。肱骨头关节面纵径的大小几乎是关节窝上纵径大小的2倍。外展的关节运动学特征展示了同时发生的滚动与滑动允许一个更大的凸面滚压到一个较小的四面上,而不会滚出关节面。
3.在外展时如果没有同时发生的充分向下滑动,肱骨头向上滚动最终会导致肱骨头对坚硬的喙肩弓的侵扰。如果成年人的肱骨头滚动到关节窝上而不存在同时发生的向下滑动,仅22度的扩展之后,肱骨头将会移动穿过10mm的喙肩空间,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对冈上肌肌腱与肱骨头和喙肩弓之间的肩峰下滑囊的撞击。
4.对于健康人来说,这种滚动滑动关节运动的抵消作用与易受损的下囊对维持外展时正常的肩峰的下部空间有帮助,如果过度僵硬或腋下袋的体积减小,肱骨头通常会在外展时被迫向上移动很大的距离,并抵到肩峰下部空间中的脆弱组织。这种不自然且重复的挤压可能会使冈上肌肌腱、肩峰下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囊上部损伤或发炎。久而久之这种重复的挤压可能会导致一种很疼痛的情况,即肩峰下撞击综合症。
缓解颈肩疼痛,只是扭扭脖子拉伸一下就够了吗?
有时候,看到网上的视频,发了一个动作来拯救颈椎病、腰椎病,我只想“呵呵”,如果不是医生也就罢了,毕竟有的患者的确是因为做了这种锻炼感觉好多,大肆宣传,片面可以理解,可是医生这么说,真的很过分。
健康时锻炼
也许,一个人颈椎没有发病之前,经常的扭扭脖子,拉伸一下,对颈部健康的确有好处,可是一旦发生病痛,肌肉存在着痛点,这种锻炼起到的效果很差,即便很多人当时舒服,可只能做到临时缓解。
病后锻炼很差
这是由于肌肉已经存在着痛点,这种痛点的存在,会限制到锻炼的范围,肌肉不能达到很好的活动和拉伸,即便强行的去运动,痛点的存在,依然会把周围的肌肉、筋膜拉紧,锻炼的效果很难体现的出来。
颈椎小关节半脱位
另外,颈部、肩部的疼痛,不仅限于肌肉的紧张、疼痛,多数还伴有颈椎小关节紊乱,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矫正,很多时候即便通过锻炼或者手法,将肌肉的问题处理的很好,一段时间症状还是会反复出现,这就是整体思维的重要性。
您好!颈肩疼痛可大可小,并不是扭扭脖子拉伸一下这么简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普遍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党,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颈肩疼痛。如果作为低头党中的一员的你不幸出现颈肩痛,这种疼痛只是轻微的时候,你可以多扭扭脖子抬抬头,一般是可以缓解的;若是疼痛剧烈,建议到医院就医,医生一般对于这种疼痛的处理:1.疼痛伴有红肿热痛,一般考虑是急性期需要先脱水止痛治疗,再予以轻柔手法治疗或者针灸等,避免热敷;2.根据拍片结果或其他***检查,是否施予扳法类手法,再配合理疗等。
颈肩疼痛重在预防,俗话说“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平时生活中提醒自己坐姿要正确,勿久坐低头,30-40分钟改变姿势***;多做做颈部操,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