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会称为中国呢?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们的祖国中国。可是除了中国,其他三个古国都不复存在了,只有我们中国,在历经了各朝各代的变更,我们的血脉、我们的文明,一直延续并传承至今。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却不知道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叫做中国?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一起了解真相。
朋友们,“中国”一词在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含义。“中国”的意思就是“中道”之国、“平衡”之国。寓意为“深谙天地宇宙终极智慧”。
严格地说,古代的“中国”一词,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名词。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据记载:1963年在陕西宝鸡曾出土过一件西周时期的古物青铜器,叫做“何尊”,刻有长达122字的铭文。
“中国”一词最早指的是都城
如大禹时期,有“万国”,也就是说,“中国”在那个时期是万国中的都城。在西周时期,“中国”指周王朝的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两座都城;故,“中国,京师也。”
“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文中写道:
住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古文献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是《上书.梓材》,文中道: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一词范围所指也在逐渐扩大,由都城扩张到了整个王畿地区,如巜诗经.民劳》记载:
民也劳止,汔河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到了春秋时期,“中国”已经是中原各分封国的共称了。《论语集解》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集权统治的国家。秦朝时候的国家,国家疆域大的很。
那时候,世界之上,基本上整个亚洲,还有部分欧洲,的地盘,都是秦朝的领土。
秦始皇君临天下,主宰万民。秦王朝,开启封建皇权的先例。
后来,朝代更迭,在华夏这块大地上,封建皇权制延续了数千年。
“中国”为什么会称为中国呢?
古代的中国,疆域辽阔,以皇权为中心,辐照宇宇八荒。国家的皇帝,唯我独尊,居中施令,以御天下臣民。
皇帝登基,登坛祭天。古人认为,天坛之所在,为天下之中,华夏大地,有别于外者,乃天中之国也。
汉朝时,有未央宫。未央二字,未是未时,乃中午时分,央是中心,乃重要部位。又,未是没有之义,央有尽头说法,未央二字,且有永昌之内涵。未央之说,实有国家中心的意思。
历史上,我国的地名,地名带中字的,有很多。
古人认为,中为主支,外为旁支,旁支拱卫主支。中国的中字,有高大上的含义,有堂堂正正,的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董必武,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创建的一个独立,自主的全新国家,简称“中国”
“中国”之称可谓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我们今天所称之“中国”,是现代中国的概念,同我国古代所称之“中国”含义不同。古时“中国”含义不一,需简要说说“中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一词指王朝的国都、京师之地。《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裴骃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孟子》中记载齐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之言,意即我打算在京城赠送孟夫子一套居室。
◆通常说法,中国乃指华夏族、汉族活动及其文化影响所及之地区,以及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史记》中的《天官书》与《匈奴列传》等篇,皆将诸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称作中国。
“中国”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西周武王之时,意为“中央之国”。
周灭商,取代了商朝的中心地位。《尚书·周书·梓材》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此中国民及疆土即指周本国及其人民。中国,是西周初年周国人对其本国的一种特殊的称呼。周人凭借其正统地位而称居住之地为中国,并以此区别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中国”二字遂为周王朝专用,成为专指处于正统地位的华夏族居住地及华夏族建立的国家。
相传周公在阳城(相传为夏禹都城,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用土圭(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工具)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开始有了“中国”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