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像怎么做?
遗象要选择相片是逝者近年来照的相片,如选工作证、***、退休证等照片为好。
因这些照片都是专业照相馆照的,有较高专业照相水平,从电脑取底片、没有留底的拿相片到相馆扫描,然后放大适合用的,遗像一般晒12寸相片为准。过塑后即拿到装饰店加工成黑边相框即可。
大连70岁老人制作出一艘***模型,对此你怎么看?
刘老师是一名中学老师,在学校里主要负责同学们的一些科技活动。最开始刘老师做船模只是业余操练,但已经获得了很多奖,可见刘老师是一个非常有钻劲儿的人。后来有一次外宾来学校参观,正好赶上他带着孩子们做船模,就被省里相中了。此后他受到了国家的专门培训,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航海模型教练。
退休后,刘老师每天在工作室里制作航海模型的时间平均要超过10个小时,目前,他正在为今年“十一”期间的主题展做准备。他正在做的中国海军南海大阅兵中,包括辽宁舰在内的9艘军舰。刘老师这次制作的每一艘军舰模型都要超过上百道工序,手工极其复杂。比如辽宁舰上的救生筏有七八十个,每一个只有大拇指尖儿那么大。
我们每个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爱好,你喜欢跳舞,我喜欢书画,可是真正能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找不到一份可以受益终生的爱好。像刘老师这样,能够把一种兴趣坚持40年,坚持一辈子,并且变成一种事业,获得成就,就更是难上加难,让人无比钦佩。
刘老师制作军舰模型的技术非常熟练,平均2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一艘模型,这个速度在业界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也是40年时间磨出来的。制作模型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零件很小,累眼睛累手指累颈椎,怕苦怕累恐怕是不能坚持下来。一方面刘老师对自己热爱的东西非常执着,另一方面他也有着强大的毅力,即便已经年逾古稀,还能从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这是非常值得羡慕的。
一个人心怀梦想,就不会很快衰老。记者***访刘老师的时候,他拿出一本厚厚的计划书,封面上写着“中国梦 强军梦”,里面则是他梦想着打造的军舰模型展览馆里的展品。他的梦想是能够在各方的支持下建成一座展馆,有朝一日能够把自己这些最得意的作品好好展示出来。虽然梦想的实现是有困难的,但是梦想也能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让人生更加厚重。
在农村,为何有些老人五十来岁就制作棺木了?有啥说法?
谢谢邀请!
题主的提问我来回答,棺木我们此地称之棺材,生前定做称之寿材。虽然推行火化多年,农村老人仍保留使用棺材的习俗。
致于题主所提的50来岁就制作棺材了,在我们此地已是过去的事了,现在50来岁,除非得了重病才会制棺木的,一般不会制作的。不到七八十岁不会制作的其原因有二个,一是木匠铺子随时能买到,二来现在七十来岁身体都很硬朗,我所在的村70岁以上男女老人只有一位80多岁的五保老人制作了棺木做准备。
现在平均寿命70多岁,在民国时期我们自然村在当地算得上富裕村,但是没有一位男性年满60岁,都在60岁之前去世了,现在由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60岁还年轻,我村现在67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1人,那么过去在50多岁就制作棺木就不难理解了。
制作棺材各地习俗有差异,说法也不同。首先由于经济收入的增加,对棺材的要求与过去不同了,过去6公分厚的板材做成棺材已是上等好材,现在不要了,一般是12公分厚的板材制,一口棺材5千元上下,过去千元上下,有一位李老太定做了一口棺木,没有一根铁钉,全部用公榫与母榫套起来,价款8千元。
致于说法与规矩有许多现简述如下!
1,如规矩人健在时,制作了棺材抬回家,必须棺木盖走在前面,棺木也必须大头朝前方,别人一看知道人健在。
2,人健在制作棺木叫做寿材,亲朋好友前来放炮挂红,主人会办酒席照待客人。
3,致于说法太多了五花八门,就是本地区也不统一,如闰月制作棺木,有禁异闰月制棺木,有人则要闰月制作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