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如何锻炼髋关节的?
(1)髋关节伸屈活动锻炼法:仰卧位,使关节伸展,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复屈肘力量往上拉与主动屈髋活动相结合,持续活动5~10分钟,次数幅度逐渐增加。
(2)髋关节外展直腿抬高活动锻炼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患肢外展直腿抬高25°~35°,持续1分钟放下,作10次。同理可作侧卧及俯卧抬腿,锻炼外侧及后侧肌群。 (术后3个月开始)
(3)髋关节作外展、内收活动,双膝屈曲约90度,与肩同宽,膝关节作内收、外展运动,持续5~10分钟。
(4)髋关节外旋、内旋活动锻炼法: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体侧,两脚分开, 与肩相等,以足跟为轴心,作下肢外旋 内旋活动,持续5~10分钟。
(5)髋关节屈曲位外旋、内旋活动锻炼法: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100°,髋关节屈曲90°,双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复作外旋、内旋活动,持续5~10分钟。
跪位外展屈伸髋活动锻炼法:取跪位,双膝尽可能分开,双上肢伸直支撑上身,膝关节固定,身体作前后运动,屈伸髋关节。
二、床下锻炼法
(1)扶物下蹲法:单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扶起,反复进行3~5分钟。(术后半年开始)
(2)患肢摆动法:单或双手前伸或侧身扶住固定物,单脚负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3~5分钟。(术后半年开始)
髋关节的灵活性在短跑中的作用尤如一台机器的发动机,在途中跑时前摆腿带髋,另一腿后蹬送髋,髋关节往前上方推。训练时:可以多练正面踢腿,侧踢腿,扶墙后踢腿,扶墙弓步前后交替,前摆提腿在栏架上慢慢左右前后摆动等……
踮脚尖锻炼对髋关节有伤害吗?
踮脚尖就是提踵训练,是一个足拓屈动作,主要通过踝关节的屈伸,达到对小腿肌肉的锻炼,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对髋关节造成任何伤害的。
踮脚尖的练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没有任何的场地或者器械要求,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训练动作,新手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会不大稳定,建议可以扶着墙或者椅子进行训练。
踮脚尖的主要发力肌肉是我们小腿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对于这两块肌肉有很强的***,最好每一下都做到顶峰收缩,持续踮脚尖至小腿肌肉发酸,可以获得很好的训练效果。
除了站姿的踮脚尖外,对于小腿肌肉比较薄弱,或者踝关节稳定性较差的朋友,一开始可以先通过坐姿踮脚尖进行训练,也有很好的训练效果,后期还可以在膝盖上放置杠铃片或者书本等重物来增加动作负重,达到更强的训练强度。
对于平衡能力比较好的朋友,在站姿踮脚尖对于小腿肌肉***不强烈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单腿踮脚尖训练,提升训练难度。
一、强化小腿肌肉和踝关节稳定性
人老腿先衰,人体的衰老往往是从腿部肌肉的流逝开始的,许多人感觉到自己老了就是从发现行走跑跳能力下降开始的。
通过踮脚尖的训练我们能够强化小腿肌肉,同时提升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我们行走、跑步和跳跃的能力,提升各项运动表现,从根本延缓衰老。
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依靠的是心脏的收缩,而静脉血流动力来自于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腿部静脉回流这要就依靠小腿肌肉的收缩。
踮脚尖锻炼会出现髋关节和腰代 偿动作?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很懵,尤其是很多把踮脚尖锻炼作为日常训练的人,那我们来说说踮脚尖的二三事吧。
首先来说说踮脚尖训练的好处:
锻炼小腿三头肌
踮脚尖的动作主要是靠小腿三头肌来完成的,反复训练可以增加小腿三头肌的肌肉力量和围度。尤其是[_a***_],容易出现肌 少 症,训练小腿三头肌是预防和治 疗肌 少 症的方法之一。
预防和改善下肢 静 脉 曲 张
久站人群和老年人容易出现下肢 静 脉 曲 张,通过踮脚尖的动作促进小腿三头肌收缩,促进下肢 静 脉血液 回心,从而达到预防和改善下肢 静 脉 曲 张的作用。
踮脚尖对髋关节没什么直接伤害,怎么会有这种疑问呢?一个是踝关节运动,一个人髋关节,中间还隔着一个膝关节,即便人是一个整体,也没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
对于踮脚尖运动来说,这是一种足的跖屈,锻炼的主要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也就是小腿三头肌,它们的发达,对于跑跳、站立等问题的支持,以及下肢静脉的回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长期站立的人,为避免肌肉的劳损和静脉曲张,应该经常的锻炼!
站姿提踵
这里我要把踮脚尖分开写,这是由于站姿提踵和坐姿提踵锻炼的肌肉重点有区别,站姿提踵锻炼的主要是腓肠肌,这个肌肉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跑、跳跃等爆发力运动,如果锻炼的目的是提高运动能力,可以这样去做!
坐姿提踵
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做踮脚尖动作,锻炼的主要目标是比目鱼肌,这个肌肉是一个耐受肌群,在走路、站立时起到主要作用,也叫“静脉泵”,下肢静脉回流到心脏,这个肌肉非常重要,因此也叫静脉泵!
运动之后拉伸
踮脚尖锻炼并不会对髋关节造成伤害。
踮脚尖锻炼也叫提踵运动,很多康复理疗方案里面都会用到这个运动。可以锻炼踝关节,也是锻炼小腿肌肉瘦小腿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可以增加下肢血液循环,可以说是非常简单实用的自我锻炼方法。
拉踵运动并不会对髋关节造成伤害,但是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两点,否则有可能会伤害到踝关节和膝关节。
1、脚后跟直上直下。
踮脚尖运动说简单一点就是脚后跟提起再落下,如此反复循环。在抬起落下的过程中,都要让脚后跟垂直向上提,再垂直向下落。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不要追求脚后跟抬起的高度,太高容易不稳,产生晃动使踝关节不够稳定;其次前脚掌均匀受力,力量不要偏大脚趾侧也不要偏小脚趾侧,让整个脚掌均匀受力。
原因是:这样才能保持脚踝始终处在中立位上,踝关节内侧外侧受力均匀,才能起到锻炼脚踝的作用,否则的话就是失去了平衡,比如你一直让大脚趾一侧受力,那么内侧就会越来越强,外侧就会越来越弱。
不管是肌肉也好,骨骼也好,关节也好,不平衡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走路容易崴脚,站不正,小腿肌肉往一边偏等等现象
还有一点,如果你力量偏内侧那么膝盖很容易内扣,如果你偏外侧膝盖很容易外披,又造成膝关节的不正位。
2、膝盖不要超伸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多久才可以进行走动的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是至关重要的。锻炼的 目的在于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加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 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锻炼必须遵循个体化、渐 进化、全面性三原则。功能锻炼应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锻炼 后如髋部出现疼痛,肌肉僵硬,经休息30分钟或口服非甾 体抗炎药物不能缓解,应考虑活动过量,此时,需减少运动 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锻炼,不仅是手术侧髋关节和 膝、踝关节,还应有上肢、对侧下肢各关节的活动。根据每 个患者的需要,可进行下列日常锻炼:术后第2天,允许床 头抬高,不超过15°~30°半卧位;术后第4天,可在腋杖辅 助下,离床站立,并开始练习跨步行走;术后第5天,可允 许上卫生间,但髋部不宜超过90°。上述活动必须在医务人 员指导下,并仅适合***体植入稳定性良好的病例。卧位锻炼 还包括深呼吸;膝、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锻炼;髋部旋转锻炼,即伸膝位,做下肢内旋和外旋锻 炼,幅度控制在30°之内;屈髋锻炼,即足跟紧靠床面,尽 可能屈膝、屈髋,将足跟滑向臀部,但屈髋不超过70°,不 提倡直腿抬高训练。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可鼓励患者下地, 双足分开,平行站立,双手抓扶固定物,分别做患肢的屈 膝、屈髋伸髋和髋关节外展锻炼。上述卧位和立位锻炼可根 据患者情况,每天2~3次,每项锻炼至少重复1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