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运动仓亮相北京,仅跑步机一项,每分钟收费0.2元,共享运动会有前景么?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舱、共享运动仓……如今可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多,做共享生意的入局者也越来越多。“共享”模式受到投资人关注,成为新的风口,似乎每个领域都有创业者可以拿到大笔投资:共享篮球项目“猪个了球”宣布完成千万级Pre-A融资、共享充电宝“街电”获聚美优品投资3亿元、共享充电宝“小电”3月底获得***江创投等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共享雨伞“春笋”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不过,站在共享模式的风口,并非每家公司都飞得起来。共享单车公司悟空单车、3Vbike相继宣布倒闭、某共享雨伞公司投放的3万把共享雨伞半月后全部消失不见、共享睡眠舱因消防等问题被叫停……共享模式遭遇市场的考验,有的早已夭折。
对于共享健身仓,网友们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表示“终于不用白白浪费健身卡了,2毛一分钟好便宜”,或“对于合租的我来说很实用”,不过也有的称“没有更衣室、浴室、厕所,也太不方便了”,或是“为什么不增加哑铃或者瑜伽垫等设施?”觅跑的工作人员解释道,没有更衣室和浴室是考虑到共享运动仓就在小区“5分钟运动圈”内,因此没有额外设计。
那么共享运动仓的未来是否被看好呢?互联网观察家葛甲表示:这也许是个“伪需求”。他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健身确实是个强需求,但强不到可以连洗澡设施都没有就能接受在一个密室里挥汗如雨这种程度。健身更大程度上还是要注重体验的,像这种人为割裂重要环节的健身服务,跟只给饭吃不给水喝的饭店有什么区别?何况这几年也提供不了太多健身服务,品种比较单一。而且看样子还需要占地,成本也不是很低的样子,前景堪忧。”
对于资本较为青睐共享模式,知名IT评论人磐石之心表示,“这和当年O2O很像”,他表示,现在很多创业者的目的并不是解决用户的需求,而是为了拿到融资。很多人蜂拥而上去做共享某某,但很多都无以为继,这跟当年O2O很像,比如当年美甲O2O、洗车O2O、洗衣O2O等公司非常多,但最后只有一些高频的如吃饭、打车活下来了,剩下的模式过重或频次过低的很难存活。对于共享运动仓,磐石之心认为这并非“共享”,实质上是“租赁”。共享运动仓相当于自助健身,降低了成本,但本质上还是健身房的一种,唯有在软硬件上给用户带来优质体验,才能发展得更长久。
北京哪个体育用品商店最大?
北京天元利生体育商厦始创于1921年,是一家经营多种体育运动系列产品的专业店。多年来,商厦把“面向专业、面向业余、面向广大消费者,为中华健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服务”作为办店宗旨,以经营方式独特、商品“精、全、优”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被国内贸易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东城区***、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授予中华老字号、体育事业贡献奖、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商厦营业面积极1。2万平方米。商品分布为:地下一层:运动器械城。主要经营体育用品、健身器材、文娱用品、渔具护具、轮滑用品、户外野营用品等;地上一层:运动休闲城。主要经营国际名牌体育系列用品;地上二层:运动服装城。主要经营国内外名牌运动服、运动鞋产品;地上三层:体育文化用品城。主要经营各种国内品牌运动服、运动鞋及冰上系列产品和专项鞋类。为更好地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特设相关服务项目:粘乒乓球拍、穿羽网拍弦、足球鞋换钉及大件商品送货上门等。 商厦在经营过程中,注重以体育兴商,以产业兴商,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发展之路。先后成立了北京利生轮滑俱乐部和北京利生健身俱乐部、利生消费学校,利用教学、培训、演示、辅导等多种方法培养人才,引导消费。 商厦购物环境幽雅,设施先进,并设有地上、地下两个停车场,实现了全方位的现代化管理,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用品专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