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治疗后如何锻炼身体?
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运动被证明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而且,适度的运动也可以减少许多癌症治疗的副作用,如食欲不振、便秘等。运动对于心情状态的影响也有积极作用。因此锻炼身体是患者治疗后可以积极选择的。
每周进行150分钟适度运动或75分钟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等。)
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俯卧撑、平板撑、深蹲等),涉及针对主要肌肉群的中等强度运动训练。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选择运动的强度也要稍有调整。我们推荐大家多散步,找天气温暖、空气质量较好的时间段外出散步或快走,增强心肺功能。天气好的时候骑自行车在户外转一转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增加身体协调性,有助于膝盖的运动。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运动时尤其是运动后要注意保暖,不要因为着凉感冒。
对于癌症治疗后,如何锻炼身体,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组织了学科专家,对运动在癌症预防、控制和康复中积极作用的证据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发布了新版的《癌症生存者运动指南》。
肿瘤康复期是指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治疗后,肿瘤被临床治愈了,患者不再治疗,而是在调养身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要做到身体的康复,还做到心理的康复。
判断患者身体是否已经康复,主要是看我们的体检指标。它包括血象稳定;负氮平衡转换成正氮平衡;肿瘤标志物稳定;能参加一般的体育锻炼。
1、积极治疗和恢复期
3、晚期
癌症早期锻炼更有利于康复?
大家好!我个人认为癌症这个东西别谈癌色变,要淡然而认真对待,既然得了这个病也别过分恐慌是吧,担心它它还是了来、也没办法。主要要调整好心态,配合医嘱!该忌口的坚决不吃,放下心里包袱,就当这个病是平常感冒一样的心态!如果体力还行,走路是最好的康复运动,如果体力差点的,慢慢散步也行,要注意的是营养要跟上,荤素搭配。谢谢!祝大家康健!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如何盆底肌训练?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如何盆底肌训练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盆底肌训练为提肛训练。
前列腺术后患者康复指导中的提肛训练实际为对提肛肌收缩的控制和训练,而由于尿道环状括约肌与提肛肌有相似的神经支配,故患者亦同时对前者进行了锻炼。在导尿管拔除后,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凯格尔运动锻炼(提肛训练)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功能来促进术后控尿功能的恢复。拔除尿管后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不同时间的尿失禁,平日需使用尿垫直到达到完全尿控,并通过称量漏尿量及记录排尿情况来评估控尿功能的恢复进度。提肛锻炼的频率为一天3次,每次持续20分钟到30分钟,每次可以分为3组来做,每组做10分钟左右的提肛锻炼,方法为缩紧肝门持续2秒然后放松肛门1秒,站立位或坐位都可以进行。前列腺术后做提肛锻炼有助于尿失禁的恢复。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