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军舰前甲板上翘?甲板上的那种弯的管子有什么作用?
那个前甲板上翘叫做舷弧,主要作用是提高舰艏干舷高度,大舷弧配合飞剪艏或前倾艏可以有效减少舰艏上浪,提高航海性能。
***用大舷弧舰型也非现代舰艇独有,二战前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在试航时发现艏部干舷过低,小角度前倾艏压浪能力差,高速航行时上浪严重,返厂改造就对舰艏动了大手术,提高舰艏舷弧弧度,改造飞剪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海性能,美国海军衣阿华级战列舰也是典型的大舷弧加飞剪艏设计。
竣工时的沙恩霍斯特号,可以看到舰艏平直,倾角很小,舷弧也不是非常明显
改造后的沙恩霍斯特号,可以明显看到舰艏倾角加大,并且明显带有弧度的飞剪艏,同时舷弧也明显增大,舰艏干舷明显提高。
至于那些倒U形的管子,则是用于甲板以下舱室换气的通风筒,早期军舰通风筒***用直接接入军舰的通气管路,所以一般***用圆形筒体,倒L纵剖面,这样进风口可以转向对准风向增加进风量,必要时也可以背向风浪方向避免进水。现代军舰通风首先要经过三防系统和空调系统,不再***用自然进风,这种情况下***用倒U形进风口可以更有效的防止水和杂物进入通风系统。
二战军舰模型细节还是怎么上色?怎么上色更均匀更好看不会涂出去?
谢邀。在军舰模型上色,不管是用“枪”上色还是用笔上色,上色后的效果都要比不上色要好,你可以根据照片简单的涂装一下,然后用白色或银色干扫一下,很有沧桑的感觉......
另外,在上色时一定要注意水线以下舰底红,上边要看实物照片了,现代军舰一般灰色,二战之前战舰有木甲板要表现出来。
最后甲板单独上色,船舷和建筑一起上,水线以下拉遮蔽带上舰底红,简单的话用自动喷罐,只需要红和浅灰,颜色很正做船刚好,甲板还是喷笔上色比较好,喷罐的话用深灰或者金属铁。
谢邀,题主是问对人了。
W君这边还有一个叫做《高达模型制作技巧》的公众号,每天的学园雷打不动的发布全网最硬核的教程。你可以去看看。
对于军舰模型来说可以是算作最高端的模型制作之一了。
尤其是大比例军舰往往会遇到的就是油漆的均匀性问题。毕竟要涂一个舰身所需要的漆量是很多的,如何调配好这些油漆使油漆相对的的均匀喷涂其实是有技巧的。
首先建议你选择喷涂的方法进行制作,其次在调漆的时候是有技巧的。
W君告诉你一个做法吧:先利用大的容器进行油漆的稀释,稀释出150ml左右的油漆差不多是可以够军舰上一个颜色了的。
二战中如果轰炸机把鱼雷投到军舰甲板上会是什么效果?
兔哥哨位谈谈个看法:如果真的出现把鱼雷投到军舰甲板上,估计会把军舰甲板砸个大窟窿,或者是鱼雷破裂,然后鱼雷用的可燃性燃料泄漏,此时如果被引燃就会发生爆燃,然后火会引燃鱼雷引信中的起爆药,鱼雷会爆炸。当然,如果鱼雷破裂不被引燃也就没有这么多事了,赶紧扔海里去吧。
二战时期的鱼雷引信有两种模式,一个是触须式的碰炸引信,有的会安装几个须状撞击触杆,目的是即便鱼雷有一定的偏角也容易触发引信。二战鱼雷有磁性非触发引信,不过效率并不好。二战后期有声自导鱼雷,但这种鱼雷引信都安装在鱼雷战斗部尾部位置,通常是惯性引信。鱼雷从空中投到军舰甲板上能否像***那样爆炸,引信并不是主因,这是因为,鱼雷是水里使用的兵器,一切特性都围绕水打圈子,包括鱼雷的引信。为什么呢?保险!所有武器都有一个保险装置,鱼雷这样大威力的兵器自然也要有一个可靠的保险,而鱼雷的保险和海水有关系,如果没有海水,鱼雷的保险就打不开,因此,即便是被投放到军舰甲板上,也不能起爆。
二战时期鱼雷的保险有多种,例如,战斗鼻式的,鱼雷的战斗鼻就是有些鱼雷头部有一小的螺旋桨,战斗鼻有一个机械保险装置,目的就是为了安全,鱼雷发射时,在鱼雷动力推动下,鱼雷前进,前部战斗鼻首部的小螺旋桨在海水压力作用下,旋转。这种保险装置只有战斗鼻首部的这个螺旋桨转够20圈,相当于鱼雷在水中前进70码的距离,才能解脱保险,引信撞针才会被解锁,可以起到碰撞引爆了。但是,如果是空投,这个螺旋桨无法接触到海水的压力,就不会旋转,保险就无法解脱。另外,空气的压力太小了,无法吹动这个螺旋桨,因此,鱼雷从空中扔下来,只要保险装置不解锁,摔碎了也不会爆炸。
另外二战时期鱼雷的保险装置也有其它类型的,但也都与海水有关系,有的虽然鱼雷前面没有战斗鼻保险,也是放置在鱼雷体内,原理还是由叶轮、安全销、水压开关、延时器、隔爆件等组成,用于控制保险装置启动,通常情况下,鱼雷发射后,只有进入海水里,并且达到规定的深度,航行一段距离后保险装置才会解脱,如果是自导鱼雷,还要等到鱼雷捕捉到目标后,保险装置才能自动解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储存,运输,装填,发射作业时的安全。由此来看,鱼雷从空中扔下来,只要不入水,保险装置这道门坎就跨不过去,更不用说爆炸了。
还有就是鱼雷的结构特点,鱼雷不像航空***,航空***为了保障落地后被起爆,形状专门针对空气动力学修型,大头朝下,有的还特意加装尾翼,目的也是如此。鱼雷则不同,鱼雷在海水里需要保持平衡,不能大头朝下,所以,鱼雷从空中落下时,也基本上是平着下落,为了保障鱼雷落水时与海水不发生平拍,损坏鱼雷,二战时期鱼雷机都会有一个俯冲角度,这样可以保证鱼雷头部先入水,现在则多使用阻力伞,从尾部拉住鱼雷,保证头部先入水。由此来看,鱼雷如果从空中扔到军舰甲板上,也只能是平拍下来,只能是鱼雷破裂,或者是把军舰甲板给砸坏了,或者是把人给砸死。因此,鱼雷从空中扔到军舰甲板上爆炸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别把话说死,万一炸了呢。各位,你的看法如何?欢迎探讨。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哨位,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