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跟腱僵硬怎么锻炼?
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除个别疾病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断裂。近几年来,由于体育运动及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技术水平的难度迅速提高,使得跟腱断裂时有发生。其损伤机制是踝背伸位发力,比如半蹲位起跳时,小腿三头肌的强力收缩,将跟腱拉断。常见于体操、武术、篮球和羽毛球等运动
早期:
石膏期的康复训练以动脚趾为主(动脚趾从手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辅以大腿的抬起训练。康复训练仍然以动脚趾为主,这时应加入膝关节的屈伸训练,三周内以动脚趾为主,膝关节少做运动,(这是因为三周为跟腱瘢痕组织的填充期,膝关节大幅度的动作会拉伸到跟腱,令跟腱难以长得牢固。)
中期:
烫脚---是拆除石膏以后居首位的练习,方法:可以用一水桶,灌以38-42摄氏度的温热水。它的作用是加速足底和跟腱处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处的康复(血痂未掉和手术创口没长好的应谨慎,实在想做这个,就在脚背和小腿前部两侧进行热敷,注意,水不能碰及手术创口)。
滚瓶子---应该是和烫脚同时开始的练习,方法:找到一矿泉水瓶,灌满42度左右温热水, 放于地面,脚放置在上面,在全脚掌方位内来回滚动。滚瓶子的进展顺序是这样的:最初坐位滚------然后是坐位的踩滚------然后是站立着滚------最后是站立位踩滚。这个锻炼是为了令大家足底逐步适应触地感,也有一部分松解足底粘连的功用。
适当背伸锻炼---背伸角度练习的同时辅以脚踝灵活性练习,这样既能起到康复的目的,又能保证大家动作的安全。
脚踝骨折,多久可以功能锻炼?
刘医生谈骨论筋?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对于骨折,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手术做的好不好?位置对上了吗?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如果手术很好,但不功能锻炼,关节活动不了,肌肉萎缩。那手术再好又有什么用?在国外功能锻炼开展的比较早,国内要晚点,很多地方都还没开展。大部分病人都是回家自己活动去了,不专业也不系统。下面说一下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骨折后肢体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丧失了功能。功能的恢复必须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任何治疗(如理疗、药物等)都无法替代,只能起促进或***作用。
1.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消肿。挤压血管促使血液回流,利于消肿。2.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很多卧床病人一个月后,伤肢就会变细。3.防止关节黏连僵硬。4.促进骨折愈合。
目标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损伤的程度不一样。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和行走。
1.站立及稳定性。2.关节的活动范围。踝关节行走时活动度为70°~110°。3.踝关节肌肉力量的锻炼。
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被动活动虽能防止关节黏连,增加关节活动度。但对于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肌肉张力,协调肌肉功能方面还是要靠主动活动。
比较好的被动活动有:1.按摩。2.关节被动活动。3.挛缩肌腱的拉伸。4.僵硬关节的手法活动。
首先检验锻炼方法的是否[_a***_]。方法一定要正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在骨折患者治疗时,如果没有患者积极主动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得不到理想的结果的。任何治疗方法都代替不了功能锻炼。不能寄希望于手术、药物、理疗等。医生也要耐心的给予积极正确的指导。
在人体负重关节中,踝关节作为负重最大的关节,和我们的日常活动是息息相关的。踝关节骨折是创伤性骨科中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多发于青壮年。那么,踝关节在骨折后多久可以进行功能锻炼?
踝关节具有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所以人体重要的承重部位,踝关节是脚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关节面积不大,但是承重却很大,压强极高。这不仅导致了踝关节易发生骨折,还造成了踝关节骨折康复时间较长,难以恢复。踝关节骨折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功能锻炼,这有利于恢复关节功能,可减少因手术对软组织造成损伤,保护骨折周围血运,利于骨痂生长,促进术后快速恢复以及踝关节恢复。
踝部骨折的恢复时间常常与受伤者的年龄,性别,受伤类型等其他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老年患者因体质原因骨质相对疏松,因此出现踝部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少数延迟愈合的患者可能与严重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以及固定不牢固等因素有关。
术后做足够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很好的途径。康复训练能使伤者骨折部位有效固定,磨合更为理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8周左右更换为中立位夹板固定,开始踝关节无负重功能练习。待3周左右去除中立位夹板,逐步开始负重行走。但最主要的是根据不同的个体,由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制定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功能锻炼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冒进。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恢复、锻炼、增强骨折后踝关节的功能,而不是增加踝关节的负担。如果发现,在正常的时间内踝关节无法承受康复的负荷,那么就要及时缩小负荷或者延后康复,一定要避免再次损伤。
这个根据你的自身状况来决定,100天以后去医院拍个片,医生会告诉你进行康复锻炼。我2个半月下地活动的,刚下地有疼痛感,慢慢的适应就好了,尽量少活动,现在4个月了,走路还是不行,有疼痛感。
功能锻炼是运动疗法的一种,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形式,对促进术后恢复,减轻身体损伤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组织液回流,加快骨折部分的肿胀消失。对于必须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功能训练还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甚至对骨关节的恢复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功能锻炼在我国实行的年限较短,甚至大部分地区的医院尚不提供被动功能锻炼的服务,没有专业的康复训练场所,这就意味这种非常积极、健康的运动治疗方式,对于大部分患者却并不适用。
没有正规人士的指导,他们进行的功能锻炼都是不科学、不严谨的。不但锻炼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还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损伤,严重者会对骨骼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只建议有一定医疗条件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不同类型的骨折,能够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也有所区别,而不同类型的功能锻炼也可于不同时间段,添加入患者的恢复过程中。从理论上来说,术后2~3天就可以尝试强度较小的被动功能锻炼,主要包括局部***、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等。以身体素质中等的中年人为例,如果脚踝骨折情况较为典型,一般可以在手术后第8周拆去石膏,改为夹板固定。同时介入一定强度的主动功能锻炼,在第12周开始进行正式的康复训练。这个时间可随着个人身体素质、骨折情况作出调整。
例如,年龄较小的患者骨骼发育速度较快,时间可略微提前一周;年纪较大的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时间可稍微延后2~3周;骨折情况较轻的患者,可将时间略微提前;骨折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将恢复时间延后2~3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一定要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