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运动方案有哪些?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运动相对不足,大家也看到过非常多中风的患者,也了解到中风其实是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的疾病。在中国现在已经有700到900万的中风病人了,而且在这些病人中有一大半的人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言语思维等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如果人们已经确定是患有中风,那么在病情稳定之后就应该尽快的开始康复训练,这样才能够早日康复。
第一:走八卦
如果一个人中风之后发生了偏瘫,可以通过髋膝关节屈伸运动来锻炼自己的下肢,让自己尽快的恢复。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中风患者需要仰卧朝上,护理人员站在患者偏瘫的下肢的一侧。用一只手托住偏瘫一侧的膝关节后侧,另一只手则托住患者的后脚跟,接着再让患者的偏瘫部位的侧髋和膝关节都弯曲到最大的位置。最后在髋关节弯曲的情况下,不断的伸展膝关节和髋关节。做完这样的一个动作之后,能够让患者的腿部变得更加放松。
第三,髋关节内外旋转运动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中风偏瘫这样的情况,可以进行髋关节内外旋转运动,借助运动的方式来加快恢复的速度。中风患者处于一个仰卧的位置,护理人员同样是站在患者瘫痪的一只腿的位置。用一只手扶住瘫痪的腿的膝关节,再用另一只手扶住踝关节,双手不断的用力让瘫痪下肢向内侧转动,然后再向外侧转动,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
第四,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中风偏瘫这样的情况,可以进行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这样也能够很好的锻炼到瘫痪的腿部肌肉。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患者仍然是处于仰卧的位置,护理人员也是站在患者瘫痪了的腿的一侧,用一只手托住膝关节的后侧,用另一只手在托住患者的踝关节。接着双手不断的用力让下肢向外延伸到最大的位置,然后向内慢慢的还原,这样重复几次之后也能够让腿部得到放松。
第五,步行
中风,即为脑卒中,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即使是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也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中风的运动方案有哪些?
脑卒中后及时和有效的康复锻炼是减少残疾度,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自理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且,患者后期的运动对于减少复发风险也至关重要。
1、急性期的康复锻炼:该时期的运动是为了减少卧床并发症,应尽早开始床旁训练,且需注意循序渐进。一般建议,病情稳定后患者就应及时开始床边活动、早期离床训练等。康复锻炼从关节活动、按摩、被动肢体活动等开始,不可过强运动。
2、稳定期的康复锻炼:锻炼是为了尽可能恢复肢体功能,增加肌力,恢复自理能力。训练也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活动从关节活动开始,逐渐增加主动成分。之后患者可进行主动的翻身、坐卧训练,床边活动等。
待患者可以自行下床活动后,应逐渐开始进行步行训练,从被动逐渐到主动,逐渐增加步行时间,以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上肢功能训练可从双手上举、上肢负重等开始,辅以必要的生物反馈治疗、任务导向性训练等。之后,患者可循序渐进开始进行有氧运动,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开始,可选择步行、自行车、太极拳等。一般建议患者每次运动时间为20—40min,期间一定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身体状态。
截瘫患者的护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截瘫,在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变引起的截瘫称为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
由于截瘫患者多长年躺在床上缺乏运动,极易引起肌肉萎缩。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还要加强患者瘫痪部位的肌肉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