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增肌减脂,却不想增减体重,健身后喝乳清蛋白好还是增肌粉好?
您好,先说一下增肌粉和蛋白粉区别吧,增肌粉成分也有蛋白质,只是含量比例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碳水化合物。蛋***里面蛋白含量会高。广义上就是含量比例不同。
题主所说的不想减体重,只想增肌减脂,不知道题主现在的BMI是多少?偏瘦还是偏胖?如果是减脂的的话 对于大部分减脂人群来讲,减脂同时跟体重应该是挂钩的,脂肪减下来了。体重自然就下来了。后期就可以增肌达到题主的目的。
1.如果题主现在偏胖,可以先进行减脂,什么补剂都不要喝,减脂那些左旋肉碱一些东西都不要去食用,只要把饮食框架把控好就可以,不要多吃动物内脏,多油多盐的食物,但也不要让自己有饥饿感,可以多吃点粗粮饱腹感强的食物。加上一些适当的训练。还有一点就是脂肪是不可能转化成肌肉。
2.如果题主偏瘦的话,增肌的话可以吃点增肌粉,多补充碳水,当然也要加上刻苦的训练,强度的话就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蛋***后期自己根据情况吃,觉得自己平时食物中蛋白质成分不多,在买桶蛋***带着喝。
增肌减脂如只想通过喝蛋***和增肌粉来达到目的显然是一种误区,如没有与抗阻力训练相匹配及合理的休息,那只是一句空话,反而增肥减肌。当然如与运动量、休息、其他饮食相匹配了,作为一种蛋白质的额外补充,本人当然首选蛋***,而增肌粉中的主要含量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主要是能量的摄入,主要是帮助特别瘦的人增加脂肪碳水提高力量为增肌打下基础而已,増肌粉中的"增肌"二字确有忽悠外行人的嫌疑,初涉健身者如想购买,就先要认真阅读能量表,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购买饮用。
这样和你说吧!乳清蛋白和增肌粉的区别就是:
乳清蛋白加上葡萄糖就是增肌粉
在健身老鸟看来,增肌粉就是傻瓜粉,同样的重量上价格上和乳清蛋白价格差不多,蛋白质含量还变少。所以一般建议喝乳清蛋白实惠。你要是想喝增肌粉自己到大药房买点葡萄糖粉倒进去就是增肌粉。(还有刚刚看了下面有个给你评论的,说什么蛋***是激素的,蛋白质不能转化成脂肪的,理都别理他,什么都不懂在那乱说)
蛋***的源头是牛奶我们利用高科技吧牛奶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
一般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下:
水分:87.5%脂肪:3.5~4.2%蛋白质:2.8~3.4%乳糖:4.6~4.8%无机盐:0.7%左右
你给我找找激素在哪?????
经过加工奶被分成两部分——液体和固体颗粒。
固体颗粒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奶酪;
增肌减脂本不是一回事,但是你的意思应该是要降低体脂率,增加肌肉含量。
这时候其实体重是不应过于看中的,如果想要体重不变,除非刚好达到了一个“减掉的脂肪和增加的肌肉重量相等”的平衡,然而实际往往没有那么凑巧~
因此,增肌也好减脂也罢,首先要摒弃过往只看体重判断的误区,而是着重看体脂率!
体脂率可以肉眼判断,也可以通过公式估算,或者是健身房仪器测算~
增肌期需要大量碳水和蛋白质,而减脂需要少量碳水和充足蛋白质。
下面我选了同一个牌子的增肌粉和蛋***的营养成分做比较,市面上其他牌子的也差不多。
看出增肌粉和蛋***的差别了吗?
下面总结: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
如何增肌-减脂-维持体重,相信是很多人共同的话题,对于不同的目的,你的热量该如何摄取,如果不知道这个原理有时候你的减肥可能会是正在伤害自己的身体,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下必要的知识,详细看文章了解其中的道理必会事半功倍。
增加肌肉:热量盈余 想要增加肌肉的量,首先你必须摄取大于每日所需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将转化为肌肉生长的要素或者存储成脂肪,两者的差异则在于运动量的多少,如果运动量小那么热量存储成脂肪,运动量大转化成肌肉
减脂:提供身体低于所需的热量,强迫身体在需要能量(热量)时,转而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热量以消耗脂肪,例如身体每日需要最低1500卡,而在保证营养正常摄取的情况下摄入的热量低于1500k那么就会消耗体内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那么这个时候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出现,就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我们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会下降,就会停止不前,大部分人会遇到减重的瓶颈就在这里,那么就需要我么通过运动来增加基础代谢率,别无其他方法,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低,所以很多人会想到为什么越来越胖越来越难控制体重的原因。
维持体重:热量维持与每日所需热量等量即可 想要维持体重则只需要提供身体所需的热量,提供每天活动量所需的养分即可,超出的话用运动来消耗。
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不建议吃减肥药物,有时候自己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乱吃各种减肥产品反而还会害了自己,最后小编祝福大家都有个好的[_a***_]身体。
健身如何好好利用循序渐进超负荷原则?
健身增肌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渐进性超负荷,以此让身体进行超适应,来达到增加力量和肌肉维度等目的。
但这件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根据不同阶段渐进程度也会有很大区别,最重要的是自己身体感受度。以深蹲为例简单做个参考:
1.新手期间力量增长很快,因为前期神经适应很快,所以通常新手期的半年左右时间,在安全的前提下,每个月差不多可以尝试增加10%以上的力量训练。比如你这一次深蹲可以蹲60公斤,那你不到一个的时间基本就可以蹲将近70公斤左右(小肌肉群相应降低)。
2.规律锻炼了一段时间的非小白,渐进性超负荷逐渐降低,一年或两年以上的规律锻炼,很可能一个月也就加不了多少。为保险起见,建议开始可以以能蹲(练)8个次数为准(8RM),不要再加重量,下一次训练可以增加到9或10次,直到可以蹲(练)12个,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增加重量了,以最小单位(比如5公斤)增加,再依次***取8-9-10-12的次数来稳定该重量,然后再进一步寻求突破。
3.健身超过三年甚至五年以上的老司机,那就随性了~想怎么加怎么加,因为老鸟的肌肉感受度是小白们完全没法比的。就随意了。
总的原则还是以安全第一,稳定重量后再加,切记盲目攀比,不能看别人用的重量大就跟着一起练;也不要说看到旁边妹子用的重量和你一样,你就觉得丢人,然后非要比她练的重,没必要~完全没必要~健身是长期的,也是自己的,慢慢增长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