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太极拳法如何打?
感谢太极云飞扬的邀请。从网名看您喜爱太极拳,是个练家子,而且很想练出真功夫。九哥非常理解你的想法,年轻时我也有过十年的习武经历,练过陈式、杨式等太极,小有体会,只能谈点浅见——
(一)从根夲上讲,拳种无高下,功夫见高低。只要有明师言传身教,不论是陈式杨式武式及武当十三式,也不论正宗与否,只要练功方法正确,什么拳种都能练出功夫来!
(二)从特别处讲,不同的太极拳的确有不同凡响之处。比如陈氏、杨氏这类知名度较高,普及率广泛的太极拳,在拳架体系安排上与少林拳如出一辙:大架练功,小架练技,大架缓慢沉稳以柔见长,小架简短利索以刚见长。少林大架在寺内已失传承,陈杨两家多少年前就把真正的大架都收起来了……
(三)九哥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习拳者目标虽然不同,但不论是健身,抑或是出功夫,拳不要贪多,一个武当十三式足矣,甚至只练练云手、推手也一样锻炼身体,一样练出武功来。不要被所谓的宗派所困扰,大道至简,持之以恒,总有一日由渐悟而达顿悟。
大道至简,万法归宗。用心感悟,上善若水。练得好,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都能打出正宗的味道。练不好,就算是张三丰原始太极拳也打不出正宗得味道。下面是一个小孩打的太极拳,希望你有所感悟。
如果还看不懂可以关注我其他有关太极拳的问答。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谢谢邀请。
何为正宗?何为不正宗?
传统的老式太极,陈式,杨式,武式要在高手和太极传人的指导下修练会更好。如今人们不断创新出现了各门派的太极***,而新架比老架更适合表演,。但老式的内容更加丰富,内函更深。
我认为太极拳没有正不正宗一说。
按照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思维练得好就是所谓的正宗了,这个标准在哪里?就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十三势歌》等经典要求,其中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上。下面我就讲一讲“正宗”太极拳的基本打法。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里给我们提示了打太极得站“无极桩”,有“桩”才有“功”,功夫才能上身,不然就停留在技巧的层面。打太极必须懂阴阳,每个想法,每个动作,每个思维都必须有虚实和阴阳转换,无阴阳,无太极。
二、“由着熟,而渐渐悟懂进,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提示了我们正确的达到高级境界的途径。太极的基本原理每招每式要非常熟悉,这是学习太极的基础,没有经过勤加练习就想成为高手是不可能的。“懂劲”,而非“懂力”,劲指的是内径,表现出来为内功功夫,没有内功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只能称之为太极操,“懂劲”之后才能达到“神明”的境界。神明的境界“天人合一”,“无招”的境界,人的思想已达到高度的超脱。
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这里提示了我们练太极拳时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太极拳这个要求。
四、“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是太极拳练成的效果,能不能四两拨千斤?能不能年纪大了还能战胜年纪轻的?若能就是太极若不能就不是太极。
本人专注于传统太极功夫的学习和传播,为太极拳初学者提供正确的指导途径。欢迎关注留言,互相交流提高。
太极拳谱有“由招熟渐悟懂劲,心随意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因此习练太极拳在学会拳架后逐步深入浅出勤加练习,动作快慢随意而行,全身完整一气,而且每招每式皆有与人搏击之意,但不可强行用意,否则难以自禁出手伤人!谢谢邀请!
如何培养自律的优良品质?
人生来本身是有堕性的,精神上过于放松毫无约束,其实也不想约束自己,做什么随心所欲放之任之。自律就是对这些坏习惯的约束,跟堕性作斗争,要坚持要有毅力,持之以恒会有所收获,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样去做,才能达到自律的境界,为了你的成长,和事业上的成功,肯定是大有好处的。
自律这个词,用在年轻人和未成年人身上是最好不过的了,尤其是在成长的娃娃们,他们如果晓得自律,而不是家长或老师的教诲,自觉懂事地按照生活学习作息时间去做,按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去做,并且做得很好,这就是自律。能够自律的人,无论是学习和工作,或者是健康,走向成功的几率要高于不自律的人。
感谢邀请。首先,我认为你能向别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说明你心中有改变提高自己的要求;其次,你认为自己自律性不强,这也是为今后改变自己确定了目标。恭喜你实际上已迈出了“培养自律的优良品质”的第一步。
古语说人生四十而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年龄段,经过了人生风雨,尝过了酸甜苦辣,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明白了今后自己的担当。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在 心中想明白,确定自己需要什么,要改变什么就行了,这时候提出要“培养自律的优良品质”,就等于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树立了自己的信念。比如说要培养自律的优良品质,你就要把它深深根植于内心,作为一个目标,不断重复,从而成为信念。要知道,信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是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因为你现在的态度、你的想法、感受代表了你当下的信念,能够决定你今后生活、甚至是命运走向的。
培养自律的优良品质是从培一个一个小的、好的习惯开始的。人是习惯的奴隶,是受习惯支配的。习惯是潜意识的功能。吸烟是一种习惯,那么戒烟就从改变习惯开始。这种改变要慢慢培养,不能急躁,否则适得其反。有人戒烟几次不成功,也不能就说是自律性不强,很有可能就是方法不对。只要你确立了戒烟的想法,这就是你培养自律的开始,而且是最好的开始。相信这一点,戒烟也就成功一多半了。
都说自律很难,难能才显得可贵。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张,曾子、子夏等同学都评价他“难于仁”。可见,就连孔子的高足做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说说我的体会吧。我觉得要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当然必须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事。我除了工作,生活中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和打球,这是最大的乐趣。所以说,健康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总书记告诫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句话非常有人生哲理。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但是一旦心无旁骛,自律也就不难了。
人应有敬畏之心。孔子说过,人要畏天地,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抽烟喝酒有害健康,别等到身体出问题再控制,那时有点晚了吧。
自律的关口在于,知道了事情真相却不去实践。
感谢您的邀请与信任。
如何培养自律的优良品质?
培养自律是一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心理建设因为没有明显外在的目标达成标志,是比生理建设难度要大很多的。
以您戒烟为例。吸烟是一件外在行动,学习难度小、执行难度低、习惯易养成、毛病难改掉。这一系列的外在行为造成了生理上了适应。而在生物学上适应一旦形成,就是很难改变。所以您不必懊恼与气馁。
关于戒烟,我分享一个教授的成功经验。他也是戒了两次才总结了这些经验最终戒烟成功。
在下定决心戒烟后,烟瘾一上来就去跑步。当然不一定非得跑步,第一打球啊,目的是用运动代替吸烟。为什么是运动呢?因为运动时会分泌内啡肽让人有兴奋愉悦感。
这样坚持21天。因为广传这样一个理论:21天养成一个习惯。如果实在乃以坚持,就给自己一个奖励目标,比如,坚持下来给自己换一部心心念念的手机。如果完成,可以继续下一个21天。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阻力。别担心,这正是锻炼意志力的时候,忍过去,就是巨大的成功。这时候反而可以积极面对这种阻力,也是为自己是否戒烟成功验明正身。
这是一个多年烟龄的教授的戒烟经验。这套经验同样适用于培养任何方面的自律行为。心理学上教代偿行为。用一个更感兴趣的行为改掉一个消极的行为。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