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圈地运动是什么时候呢?
谢邀。历史上圈地在元朝占中原,清朝入关后发生过。游牧部落进占广大的中原大地时,还习惯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圈地放牧。这种行为会激起社会矛盾而被朝廷重视逐渐废止。同时圈地这种野蛮行为也会被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商品交易慢慢征服而停止。
谢谢邀请!
圈地运动,中国最早出现在清初。跑马圈地这个词便是出现在此时。有依据的记载有: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下令:“凡近京各洲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地甚多,……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清世祖实录》卷 12)
顺治元年十二月初五己未(公元1645年1月2日):清廷议“清察无主之地,安置满洲庄头。”顺天巡抚按柳寅东疏议:为避免旗民与汉民杂处而生争端,“莫若先将州县大小,定用地多寡,使满洲自占一方。而后以查出无主之地。与有主地互相兑换,务使满汉界限分明,疆理各别而后可”。(《清史编年》第一卷)
顺治四年正月初九(1647年2月13日)近京府州县地,不论是否有主,全行圈占,共圈占了一府四十一州县地。详细可见(《清史编年》第一卷 顺治四年)
圈地运动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康熙八年(1669)才下诏停止圈地。这期间大批的人破产、流离失所,激化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阻碍了社会进步。
英国很早就出现了圈地的现象,但大规模发展起来是在15世纪末,由于15世纪末羊毛价格大幅上涨,所以乡绅贵族们就以各种手段强行圈占农民土地,以养殖畜牧。这也是历史书上的“圈地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原始积累”。大批的人因此陷入悲惨的生活,莫尔在《乌托邦》中说这是“羊吃人”。国王及议会对此***取了一种防止的政策,亨利七世当时定下一种条例——至少有二十英亩土地的农民居房,概不得拆毁。但是并不能平民愤,效果不佳。
除了英国外,欧洲大陆的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18-19世纪,德意志、法国、俄国、丹麦是通过***的法令实行的。
圈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运动,几乎是伴随着土地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在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圈地莫过于清朝刚入关时的“跑马圈地”。
众所周知,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国家,而满族本身是落后野蛮的游牧民族。清军入关后,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当时的权臣多尔衮为了让八旗子弟们能尽快获取财富与土地,于顺治元年下达了圈地令,开始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运动。
跑马圈地,顾名思义,就是八旗子弟骑着马,在一定时间内能跑多少就圈定多少土地。这是一种对土地的***裸的掠夺。因为清朝实行的这种圈地政策,许多汉族地主、农民都深受其害,许多人一夜之间便一无所有,流离失所,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许多流民、乞丐。而圈地最大的受益者是满族八旗子弟,其中又以权贵多尔衮、鳌拜获益最多。
后来由于反对声音太大,直到康熙年间,满族的圈地政策才被下令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