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孩子的思维?
所谓思维,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语言实现的, 是人的高级认知活动,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
思维活动一般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宝宝的思维,也是在他与周围现实世界相互交往的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宝的思维能力具体怎么培养呢?主要是要加强对宝的教育、学习和训练。
思维的发展得经过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教育、学习、训练可以加速这个过程:
1、这就要在方法上***取启发式,结合宝目前的知识水平,引导小家伙自己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游戏活动或直观体验真心是万金油,搁哪都能积极调动起宝思维的积极性,发展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孩子的思维,先要了解孩子思维的特点。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图形、色彩、声音等感兴趣。
那为什么要锻炼思维呢?锻炼思维的目的是让思维有序化,培养好的思维习惯。
所以要锻炼孩子的思维,就是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形象思维训练,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图形、色彩、声音,通过刻意练习形成思维习惯。年龄越小越不需要在意孩子思维的逻辑性。
具体做法,结合我个人的育儿经验,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是阅读训练。选择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书等,陪孩子一起阅读,带孩子一起朗读,同时进行一些互动提问、角色扮演等。这是锻炼孩子思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二是联想训练。在平时跟孩子一起的时候,通过一幅画面、一个物体、一个词语、一句话来想象一个小故事,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我一直记得几年前,一次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她看着天上的月亮和白云,想象中把蓝天比做大床,月亮作为宝宝,白云当作被子的月亮宝宝睡懒觉的故事,很温馨,很甜美。
三是涂鸦训练。鼓励孩子大胆画,随便画,然后听孩子讲讲他们画的是什么,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也许他们画的看上去很乱,但其实他们的脑海里是有一个场景的,有时候真的让我们做父母的脑洞大开。
另外,一些益智小游戏的玩具和游戏,一些户外活动,也都是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
其实,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无处不在,只要父母用心去陪伴孩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启发,谢谢!
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呢?
首先,作为父母,要有比较好的思维习惯。作为父母的复印件,孩子的模仿和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父母什么样子,孩子就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说,家族传承的力量是何其强大,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命运”。
如果父母不具备好的思维(这当然需要父母先“知道”自己不具备),那就学习,锻炼,培养。不容易,但是如果有心,应该可以提升。
第二,价值观的培养。不要觉得“价值观”很空很虚,实际上价值观是需要每个人都要具备的,但是90%以上的人没有。也就是说,我们自身有什么价值?我们每做一件事的价值在哪里?如果为了吃好喝好玩好,那跟猪的价值一样了(甚至不如猪)。
第三,目的性的培养。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的做事那叫浪费生命。很多人思维混乱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例如抽烟,为什么抽烟?你要说为了得癌症,那我信。如果你说为了思考,为了解决问题,那是你在扯淡。他不去思考。
第四,让孩子体验因果。例如孩子不想写学习。好的,可以。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但是,他要为他的选择承担后果,不学习的人要体验体力劳动,搬砖,扛沙,种地等,体验一次他再也不会不想学习了。同样的,想学习,也是他的选择,承担后果就是自己变聪明了,成绩好了,考上好大学了,人生顺畅了。
父母参与儿童时期的成长,可以通过解答满足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父母通过提问孩子,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等这些知识一点点地积累到大脑里,便成为了孩子日后用来思考与探索的素材。妈妈有提不完的问题,孩子便会有无穷的想象力与思维力。
下次不妨问孩子:宝贝,我们花十块钱买了这个面包,那这个面包几块钱?数学小学就会学,逻辑学要到大学才会学,但孩子的思维模型5岁前便可以开始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