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事不在家,老人又不认识字,孩子阅读怎么办?
当下,学生的阅读越来越重要。学生除了上课以外,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因为阅读能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写作能力,扩大知识面,丰富人生阅历,正如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不能改变人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的厚度和高度。
从高考来看,语文试卷的题量不断增多,据温儒敏说,高考试卷可能达到9000字以上,有些学生会做不完。由此可见,用高考倒逼学生的阅读。因此,家长要引起重视,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引导、指导,让孩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形成阅读习惯。
父母不在家,老人的责任不可推卸。老人可以给孩子提供学习环境,不看电视、聊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后进行阅读,如果孩子遇到不认识字词,可以查字典、词典,也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百度一下。只要想办法,总会有的。
总之,孩子的阅读非常重要,无论家长还是老人,都要引起重视,为了他们的前途、未来,多想办法,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像现在孩子不阅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但在小学三年级前,都需要家长陪伴式阅读,但有时碰上家长忙碌,家里老人又不识字的情况,碰上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备一个故事机,连wifi的那种,某宝就有很多,像我家小姑娘平时没空给她讲的时候,她都是自己听故事机或者拿手机听,我家的特别喜欢听凯叔讲故事,下个凯叔讲故事app即可。
我觉得在科技的时代,这种家长没在家,爷爷奶奶不识字的情况,对于孩子的阅读还有有办法的。
一、 首选点读笔,现在的点读笔功能已经很强大,而且市场上有很多点读笔配套的书籍,不管中英文发音都是很标准的。很多书籍都是图文并茂,对孩子的吸引力极大,点读笔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哪里不会点哪里,相对其他电子产品来说,对视力的保护性比较强。
二、 点读机,各类早教机或是平板电脑上的***也是很多,家长也可以提前下载好***,让孩子自行打开来看,这种动态式的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不过视频类的不适合长时间观看,适合当作休闲时间对知识的学习补充,监护人要注意对观看时间的控制。
三、 早教机器人类型的播放器,***也是非常丰富的,很多都能连网并能语音控制,有的甚至能实现远程控制,这些强大的功能充分利用起来,也是可以弥补学习的空缺。相对点读笔来说,孩子只有听,缺少图文对孩子的吸引,适合磨耳朵,多听对孩子来说也是能吸收一些知识。
大家可以根据各方面条件选择适合的电子产品,与监护人做好沟通问题,现在的电子产品都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优点,做好时间控制问题,给孩子形成学习的习惯,多少可以弥补不在身边孩子学习阅读等方面的空缺。
家长不在家,我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一下。
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那还是要家长督促一起完成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和老人做好沟通,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制定计划,让老人帮忙督促孩子来阅读。
无法做到亲子阅读,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资料来代替亲子阅读,让孩子点燃兴趣、听书和看书。
1.能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
准备一些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书,比如孩子喜欢恐龙,就准备一些恐龙相关的绘本,这种绘本即使没有人催促,孩子也会主动去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用关注孩子是否看得懂,关键是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让孩子爱上阅读。
2.准备播放器和适合孩子年龄段的音频
准备一个播放器,里面存放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的音频。家长不在的情况下,不建议用手机APP,因为手机里面有其它比电子音频更吸引孩子的东西,孩子容易被吸引,往往就无法达到听书的目的。所以用播放器来播放电子书或故事音频,也是一种“阅读”方式。
3.点读笔
准备一支点读笔和一些配套的点读书,这样孩子可以边点读边看书,达到阅读的目的。
我以前就有这样的学生,给家长提了个建议是这样的:请家长给孩子买一个能播放mp3格式录音的小音响,到网上查找想让孩子阅读的内容的录音***,存在一个优盘中,孩子自己在家读书时可以把优盘插在音响上,自己看着书听,或不用看书直接听。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认真听语言的能力,也可以让他跟着规范的朗读学识字。低年级的孩子阅读的目的首先是学习更多的新字和新词及其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听”是最好的办法。当然,需要在家的老人提醒和督促。
当然,配书的朗读音频并不好找,但是经典的古诗词文言文还是很多的。只要家长有心,总可以找到一些***。
为了帮助家长,我自己曾经找了一些,也自己录制了一些经典文章的录音,通过QQ、微信等工具分享给他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更多喜欢“听”书,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这也是我“听”阅读理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