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不稳的情况下能进行锻炼吗?
可以在腰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所谓的腰椎不稳,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指许多脊椎的某些共同临床表现。腰椎不稳的话可导致脊柱的过度活动、疼痛、潜在的脊柱进行性畸形、神经组织的受压迫损伤等危害。就好比跟椎间盘突出症一样,根本原因与椎间盘的退变,正因为如此,这一理论对临床的治疗与功能锻炼着实有极大的帮助。
腰椎不稳一般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造成的,例如久坐啊,坐姿不正常,以及经常做软沙发啊等,都会增加腰椎负担,想要治疗好,必须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而进行锻炼也是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通过锻炼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疼痛感,增强自己的抵抗力,不过也要注意饮食搭配尽量做到健康营养哦,不然肯定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再就是如果很严重的话,最好在专业的医嘱下积极配合药物结合起来治疗,这样可以让腰椎不稳的患者得到缓解。
每天都要多走路。因为走路可以腰、臀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其可以增强身上运动的协调性;在走路的时候尽量迈开步伐挺胸收腹,由脚掌落地再到脚尖,可缓冲膝、踝关节,大概走40分钟以上,便能达到一定的作用;且游泳也可以锻炼腰背肌肉,长期游泳队增进腰肌,改善椎间盘突出都很有帮助哟。
拱桥式、深蹲式、平板支撑以及搓腰等日常保健动作都可助于缓解腰椎不稳状况。
腰椎不稳这个诊断,不是一种精确描述,只是对于腰段脊柱退变到一定程度的概称,例如,骨质增生、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异常、椎弓崩解等,都可以归于腰椎退变的一部分,多个问题就可叫腰椎不稳。
锻炼之前准备
对于失稳的脊柱来讲,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加强腰部的力量来稳定腰椎,可是在这之前要做好几件事情,第一,先要消除腰部的症状;第二,消除肌肉的痛点,平衡肌肉的力量;第三,矫正紊乱的关节,使之趋于正常位置。
上面三点是锻炼之前的基础,如果肌力不平衡或者存在着关节突关节半脱位,锻炼的时候就会出现疼痛,或者相对健康的部分过度用力,损伤的废用,时间一久更加不平衡,让腰椎变得更不稳定。
肌力与平衡
如果上述基础做好,锻炼也要循序渐进的来,不必每天都练,给身体恢复的时间,腰腹部一定要一起练,如我说的,左右的肌力平衡,前后的拮抗肌群平衡才会让腰椎变得稳定。
锻炼动作推荐躯干前屈(卷腹)和躯干背伸(拱桥、小燕飞),也要适当的做一下侧屈活动,维持我们腰椎的正常活动范围,骨盆对于脊柱稳定也极其重要,如果失稳也要同步锻炼。
腰不好的人,怎么安全地锻炼强健自己的腰?
腰痛的人往往不喜欢锻炼,但其实正确的锻炼有助于缓解腰痛。因为这可以让背部、腹部、[_a***_]的肌肉更强健,能更好的支撑脊柱。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分别是不该做的运动和可缓解腰痛的运动。
腿伸直弯腰触摸自己的脚趾会给脊柱中的间盘和韧带带来很大的压力,还会过度拉伸下背部肌肉和肌腱。
2.90°仰卧起坐
大多数人做仰卧起坐的时候都倾向于使用臀部肌肉,而不是肌肉或腹部肌群。这样大幅度的仰卧再90度坐起,可能会给脊柱中的间盘组织带来许多压力。
3.平躺双抬腿
平躺着抬腿对核心肌肉的要求很高,核心肌肉力量弱的人反而会加重腰痛。
但是可以躺在地上保持背部紧贴地面,伸直一条腿并且弯曲另一条腿的膝盖。慢慢将伸直的腿抬高15厘米,坚持一小会儿,再慢慢放下。每条腿重复10次,然后换腿继续。
如何定义腰不好?其实就是一个大工程,不管你是从影像学上得知,或者你主观地认为腰有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存在疼痛及放射痛,腰痛的治疗有非常多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从问题中提到该如何安全地锻炼,至少证明你知道只有透过主动练习,才有可能缓解腰痛,治疗腰痛.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以下就我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来跟你分享一下,脊椎的健康维护必需分为两大部分:活动度与稳定度.
脊椎的组成是由24个椎体所构成,我们根据形状大小功能的不同,将之区分为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上方承受头部的重量,往下承接骨盆,在人体中形成中间支撑,也可以让人类呈现一个直立的状态.每个节段的结构不同.因此具备不同的特性与活动度.比如颈椎七节,结构呈现前凸,拥有前屈70~80度,后仰20~30度,左右旋转90度,左右侧倾45度,这些灵活的角度,保证了颈椎可以有效地提供头部的运行与视野,同理可证,腰椎因为结构的特殊性,可以允许腰椎做前屈60~75度,后仰30~45度,但是腰椎不擅长做旋转与侧弯,这两个动作大部分应该发生在胸椎,这些基础的活动度是保证脊椎运转的重要元素,如果任何一个节段发生问题,都可能发生连锁反应,使脊椎产生活动度受限的状况,而一旦活动度下降,就会影响软组织的运行及肌张力的改变,很多时候,我们的腰痛是先发生了活动度受限的问题,因此不应该先做腰部锻炼的工作,应该是透过排查,从而发现脊椎是否有活动度受限的状况.黄教授治腰痛从来不会只关注腰的问题,很多时候是脊椎其他节段发生问题,才导致腰痛.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脊椎的组成,虽然结构上可见椎体,椎间盘,及韧带,但光靠这些结构要撑起人的直立姿态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演化过程中,我们在脊椎周围配置了许多的肌肉来加以巩固,黄教授在其他文章中分享过如何提升腰椎稳定度的文章,今天我就专们挑一个大家长期忽略的问题加以说明,那就是如何完美的控制浅层肌与深层肌肉的机制.
提醒一下:在急性腰部肌肉拉伤、腰椎盘脱出期间,一般是不推举做锻炼的,因为在脊柱轻度负荷下和快速扭动时,容易引起纤维环的损伤破裂,反而使病情更严重。所以不建议!
这里指的腰不好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劳动,可能形成了腰椎慢性受损或腰肌劳损,引起生理性酸痛难受的情形。像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调养来康复的,但是不能操之过急,锻炼只能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锻炼就是要提升腰肌的收缩张力,促进腰部微循环的活血畅通,使之有力度维护、有助于脊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和强健腰部的目的。
练腰的动作方向正好和练腹相反,锻炼腹肌时上身或腿是发力往前拱屈(如各种卷腹);而在锻炼腰部时就必须往后做反弓动作,这样才能***到腰肌。推荐动作如下:
一.倒走 倒走也能改善腰部舒适度,并且也能提升腰部肌肉的张力。倒走时要放松腰部,保持直而不僵的平衡的状态;在脚向后退时,需脚尖先着地,脚跟后着地,小腿不宜向上太弯,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二.平板撑 静力性锻炼。俯卧身体在垫子上伸直,大小臂弯曲固定成90°角,用双手前臂支撑整个身体,过程中双脚打直,腹部收紧,静力支撑2—3分钟为一组,多练几组。
三.臀桥动作 仰卧在垫上,双腿屈曲略宽于肩,脚跟踩地发力将臀部抬起至大腿与身体呈一条直线,臀部抬起时上背部支撑地面下落时下背部贴地,但臀部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