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高速收费站10秒KO两人,练就一身防身术有没有必要?
当时朋友发视频给我看,我第一反应这是一个高票,之所以说是高级票友而不是职业选手,是因为第一次看到的***是掐头去尾的,只看到对抗过程。在我的认知里职业选手一般是绝不会跟普通人动手的。第一他们完全有自保的能力,第二动手对于他们的职业体育生涯可能会造成巨大影响。后来看了完整版的***,我才知道白衣小伙一开始即使被卡脖子都始终没有还手,是因为对方女伴对其动手,自己的女友下车拉扯结果被对方男子推搡,白衣小伙为了保护自己的女伴才果断出手。这样我觉得无可厚非,但凡有血性的男子都不会看自己女伴被人欺负而不顾的。
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两拳,一拳一个,第一拳充分体现了一个拳击手的距离感和精准度,第二拳时机抓的很准,并且追身出拳的速度非常快,这两下别说普通人,即使练过的票友都不一定能做出准确反应。
相志伟看网上爆出来的资料,是2015年陕西省青少赛的并列季军。这个水瓶给大家科普一下,青少年锦标赛一般是商家冠名的体制内比赛,参赛的是各地级市体校的拳击队,基本就都是娃娃。这些孩子在市体校毕业后基本有三种出路,1好苗子选拔进省体工队,从事专业体育。2.当兵 3上大学。也有少部分体校毕业后辍学从事别的行业的。
陕西省我不了解,但一般来说青少赛的并列第三名,基本就是第三第四没有打,直接给个并列第三,因为青少赛拿到名次就可以评二级运动员,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
所以向志伟当年在专业队的经济水平一定不是队里拔尖的。但即便如此,那也是人家专业水平内比较,一个专业训练过的运动员,打普通人,就是***里的效果,来几个都白给。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呼吁票友们不要动手,如果你技术过硬,对方不持械的情况下是很难伤害你的,第一时间报警,一切交给警察叔叔处理。真要动手,你还不一定像人家能控制的住,搞不好就是刑事案件了。
当然是有必要的,有功夫总比没有功夫强的多。不过光用功夫也是不行的,还必须敢于出手,毕竟胆量才是第一位的。单单只有功夫,但是关键时候不敢出手,那么再强大的功夫也是徒劳。
一个瘦瘦的小伙骑着车子路过广场,不知什么原因和两个混混争吵了起来。小混混动起了手,小伙也不甘示弱,而且功夫了得。说时迟那时快,小伙用了一个鞭腿一下子踢到一个混混的脸上。那个小混混瞬间倒了下来,脸上鼻子上全是血。另一个混混又冲了上来,结果也是同样的结局,又被一个鞭腿瞬间踢倒。
明显的骑自行车的小伙处于上风,但是那两个混混爬起来死死的抓住小伙不放。小火见两个混混脸上都是血,心有些虚了。其实这时候再给这两个混混两拳或是两脚就可以跑路走人了,但是此时小伙明显心软了。后来那两个混混打电话叫来了附近的好几个混混。后果可想而知,骑自行车的小伙最后被六七个混混打的头破血流。
所以还是水浒里的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再加上胆量和功夫才是制胜的法宝。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儿——
关于问题中男子高速收费站10秒KO两人的***,已经是风靡全网,可谓人尽皆知,讨论的也非常多,我这里从武术从业者的角度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我看了这名男子的微博认证,名字叫相志伟,应该是刚刚认证的,12月16日,陕西高速路口冲突***当事人,国家二级运动员,他自称是拳击运动员,说实话,达到拳击二级运动员,这个不是业余训练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半专业甚至专业跟队训练都有可能,当然这也是很多普通在校学生和工作族难以达到的。18日当事人也回应,自己是名拳击运动员,当时在高速取卡时对方变道因自己没有及时礼让,发生口角后被对方两人拽下车,在拉扯过程中因女友被推所以才做出反抗,好在双方都没有大碍,目前已在警方调解下和解。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对公众造成了不良示范,他本人也对此深表歉意。
从防身的角度来讲,对方没有造成轻伤害或重伤害,不然这个道歉***有可能不是在现在的场合拍摄,这个成年人都懂的,其实这件事一旦按理说,很多老百姓其 实是不服气的,两个打一个,被揍了,还有脸说?是的,这件事一来两人推搡是一件事,动手***是升级,也可以归为另一件事的可能,会分开来看。如果只看推搡到***,确实有些解气,但是事后还是静心一想,能不动手最好,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双手行凶跟持械没有多大区别!不是说运动员就该挨打,我也曾经也是运动员,管理运动员要比普通人更严格一些,因为我们的轻描淡写有可能让我们从“有理”变成触犯法律红线!
从这件事也看出来,多进行拳拳到肉的实战的一些对抗运动是在防身上可取的,一些模拟危险可能的训练,说实话,对有实战经验或经历的人有用,对老百姓,尤其是生性善良的老百姓来讲,意义不大。所以我的截拳道训练,都是拳击、搏击开始,对距离、节奏、时机有一定的掌握了,学其他才有用,没有实战三要素,和拳拳到肉的心理素质做依托,都是陆地习泳,跟舞蹈区别不大。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给孩子选择防身术有必要,因为警察帮助你,往往在***之后,尤其是现在一家一个孩子,一些负面的信息传播又快,家长对孩子安全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