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和张飞谁更能统帅军队?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曹仁就开始跟随曹操了,开始任厉锋校尉从公元193年一直干到223年,共30年,死后与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要知道谁更能统帅军队,我们可以先看看曹仁和张飞的功绩
193年:在曹操与袁术的战役中,曹仁担任前锋,击败徐州刺史陶谦
195年:在曹操与吕布的战役中,曹仁攻句阳,成功拔城,生擒吕布手下将领刘何
198年:在曹操与张绣的战役中,曹仁起而激厉将士最终击破张绣
199年:曹仁渡河击眭固在犬城斩杀眭固
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汝南刘辟与刘备趁火打劫,进攻许昌 曹仁击败刘备,大破韩荀,后曹仁又拦截烧毁袁绍辎重
205年:曹仁进攻壶关,说服投降,曹仁因功封都亭侯
曹仁和张飞都是统军作战的大将,但是从统兵能力上曹仁明显更胜一筹。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堂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陈寿《三国志》评曰:“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说明曹仁具备严于律己的特质,这是作为军队统帅必须具备的。
在曹军诸将之中,曹仁似乎并不出彩。远没有许褚裸衣斗马超,张文远威震逍遥津那般令人耳熟能详的牛逼战绩。《三国演义》中更是描写了徐庶指点刘备破了他八门金锁阵,被关围困在樊城。为数不多的南郡大败周瑜也变成了看了曹操留下的锦囊才打赢的.
真实的曹仁又是如何呢?曹仁在属于很早就跟随曹操的宗族将领,跟随曹操东征西战,履历战功,在曹魏军中几乎可以说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将,只是在《三国演义》中被弱化了而已。
曹操将曹仁放在身边,作为统军大将培养。不仅在攻打陶谦、征讨吕布的战斗表现出色,更是在官渡之战时帅兵击破在曹操后方搞事的刘备,曹操赤壁兵败,更是留下曹仁防守江陵,使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张飞被部将所杀,曹仁在军中病死,谁善于统帅军队就一目了然了。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也是曹操的大将,屡立战功。《三国志魏志》说他“好弓马骑射,年少时不修行检,待到长大成人并成为大将以后,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可见他是一个不断克服自己缺点、不断进步的将帅。
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又是刘备的大将,也是屡立战功,属于万人敌的猛将。
但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但张飞根本听不进去,果然,张飞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一个万人敌的猛将,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在军营里,死在了自己士卒手中,也是一个将帅的悲剧啊!
《孙子兵法》上说:为将者,要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司马法》上说:士卒的心,就是将帅的心;将帅是身体,士卒就是四肢。
所以说,作为一名将帅,除了要具备将帅的军事素质外,重要的还是要爱护士卒,充分发挥各级将领及士卒们的积极性,达到全军上下齐心齐德,这样才能战胜敌人。
历代名将无不爱护士卒,廉颇、李牧,士卒没有吃饭,他们就不吃;士卒没有休息,他们就不休息。吴起,亲自看护伤病员,给伤口发炎化脓的士卒,用口吸出脓血,感动的士卒战场之上足不旋踵,誓死报效。
如果把益州换成幽州诸葛亮能不能成功匡扶汉室?
如果把益州换成幽州,诸葛亮能成功匡扶汉室。就是说益州幽州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变,只换了地理位置。也就是按蜀汉的国力计算,外加一个汉中,也相当半个冀州。以冀州为南下窗口,诸葛亮北和诸戎,内加治理,出十五万大军南下,夺濮阳,取许昌,攻洛阳,定中原。就可以匡扶汉室,再平定各地诸侯。若以幽州偏远之地,物产稀缺,人口又少,又没有冀州附加,仅凭幽州之力,诸葛亮就是大罗神仙也南下不了,在冀州之地就会被消灭。攻伐进取,要天时地利人和加势力,才会成功。
如果真的把益州换成幽州?那我认为诸葛亮不但不能匡扶汉室,而且蜀国灭亡的会更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来做一下对比,为什么幽州不如益州。
一、地理位置对比。
幽州和益州在当时都是偏远地区,幽州位置处于当时统治区的最东北角,而益州是最西南角。
在这一点上两者来说并无差异。
二、面积对比。
幽州:河北南部,北京市,辽宁西部以及朝鲜西北。11郡,90县。
益州:四川,云南以及贵州大部分,还有甘肃,陕西,湖北的小部分范围。12郡,118县。
这一点上益州完胜幽州,因为当时的益州是最大的州,幽州只能说排在当时十三州的中下游水平,如果益州单换幽州那肯定就亏了。
三、地形对比。
幽州:完全处于平原地区,在这一点上很多人会觉得益州会略逊一点,因为平原地区人口较多,而且适合种田,这两点是当时打仗的必备啊,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当时的幽州并不像后来唐朝或者宋朝时期那么重要,当时的幽州并不是繁华地带。
幽州确实是个好地方,这个地方放在明清是京畿直隶省,搁在现在是京津冀,可了不得了。放在西汉,也是个民风彪悍的地方。从西汉始建幽州以来,这个地方就是西汉历代皇帝的防御塞北游牧民族的重要区域,常常再次组建强大的骑兵。
特别是西汉末年,中原比较乱,而幽州相对安定,刘秀起家的政治经济力量依靠的南阳的河北(这里的河北指的是中原黄河以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啦)豪强主力集团,而军事上是以诞生于幽州的突骑为支撑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吴汉、耿合异、寇恂、景丹、盖延、王梁都与幽州的突骑分不开关系。
可以这样说,幽州这块地方,其他可能不太给力,但真的盛产骑兵。公孙瓒大名鼎鼎的白马义从,不就是幽州骑兵嘛。
可是,坐拥四州之地的公孙瓒都败给了袁绍,而袁绍也败给了曹操,这说明此时的幽州要想争霸天下,本钱还是不足的。
我们翻看整个中国古代史,就能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没有一个政治集团是以幽州为大本营统一全国的。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其一,除了朱元璋以外清一色以北征南结束乱世,其二,最后统一全国的***,发家的地方无疑不是整个中原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毕竟,打仗打的是人口和钱粮。
秦统一天下,是因为关中人口经济反超六国太多,刘邦战胜项羽,关键在于占据关中,以此与项羽形成对峙,最终韩信打野消灭关东(函谷关以东)诸侯之后合围项羽才有大汉天下三百年,刘秀起家与南阳盆地,这里全国经济仅次于关中的地区,再加上幽州的彪悍骑兵,以及对手不给力种种自然原因,才有了汉武中兴。唐据天下,也是以关陇(关中陇西)起家,宋结束五代,依靠的是河南汴州(开封)在乱世之中长达百年安稳的经营,元灭南宋,是占据了中原之后的事情,明伐元胜,乃是拥有江苏地区这块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为后盾的,清灭南明,一样是从李自成哪里捡便宜,完成游牧帝国向农业帝国转型后,依靠中原山东之地的赋税根本,才能支撑得起长达20年的战争。
幽州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中原王朝抵抗游牧民族的最前线,这里的军事设施相当齐备,物资上也算充裕,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农业生产潜力,所以一开始以幽州起家的势力会表现得非常强劲,比如安禄山,可后续乏力,经济上根本拼不过,安史之乱后这一地区的藩镇也是唐王朝最强之藩镇,割据150年,然而却从来没有公开反叛唐廷,只是不尊朝廷而已。可见,幽州真的不是一块适合争霸天下的根据地。
说实话,幽州跟益州的情况刚好相反,益州天府之国,经济潜力很大(东汉三国还没有开发出来,要到安史之乱后,四川跟江南承担了唐王朝主要的赋税来源),相当拥有发展潜力空间,但是,军事上就十分尴尬了,幽州的防御纵深是防北方游牧民族的,而南下一马平川,骑兵浩浩荡荡指哪里打哪里,然而益州呢,四川盆地,说好听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自己想要打出去就不容易,运送粮食就是个大问题。自古以来在益州割据的***多如牛毛,却没有一个打出去的,可见这个地方的军事力量真的一言难尽。
如果把益州换成幽州,这个问题就不是诸葛亮能不能成功匡扶汉室,而是诸葛亮能不能保住刘备***了
东汉末年,中央******无能,既不能平定黄巾起义,也不能诛灭阉宦势力,再加上天灾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国家因此大乱。董卓之后,各地势力不听中央号令,开始各自为政兼并土地,经过数十年的战争,中华大地上终于呈现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
蜀汉的立国基础是益州,如果换成幽州,局势恐怕更为糟糕
当时的益州是东汉最大的一个州,不但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没有受到中原战乱的波及是真正的帝王基业。其实诸葛亮能以益州抵抗曹魏北方***,除了自己的谋略,益州人口众多且地势险要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换成幽州,先不说能不能养活十万军队,就说没了山川之险,蜀汉还能敌得过曹魏的数十万精锐步骑吗?我看很悬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