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患者怎样锻炼有助于早日康复?
有助于肩周炎康复的锻炼
肩周炎的锻炼主要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为主。增加活动度是为了恢复它的功能。增加力量是为了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1.手指爬墙。
正面爬墙:面朝墙,手搭墙上。用手指慢慢向上爬,到产生疼痛感后继续高一点,再落下。反复锻炼。侧面爬墙:侧身朝墙,上肢外展,手搭墙上,用手指慢慢向上爬。
2.体后拉手。双手背后,用健侧手拉患侧手,缓慢向上拉,反复锻炼。也可手拉毛巾。
3.上肢转动。画圆圈运动:双上肢外展平举,以肩关节为中心画圆圈,可一边画圈一边前后运动。弯腰晃肩法:弯腰垂臂,甩动患侧上臂以肩关节为中心,做画圈运动。
★2018年4月15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肩周炎已经是老一辈的称谓,out了。这个名称不足以描述这个,但大家叫顺口也就顺其自然了。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它的疾病名称其实叫“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这个疾病有其自愈性的,一般1-2年自然好转(不痛了)。
但是,若此期间不能及时恢复肩关节功能,就算2年后不痛了,那这个手也基本上算是残废了!
既然是粘连性,那么所做的动作目的,就是要把粘连拉开、松解,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我们的肩关节可以完成七个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环转。若能每天早、中、晚各做三次这套动作,必能早期实现肩周炎康复!
上述示意图是老办法了,估计运用的人,没有点耐心是根本完成不了的。其实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恢复肩关节功能的运动器材,省时省事,效果又好。比如:太极轮转器。祝早日康复!
★若觉得本回答有帮助,请点个赞吧!
肩周炎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或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是一种自限性以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得了肩周炎只要平时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些大幅度的运动,每次十几分钟,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拘紧、挛缩大有好处。如做甩肩动作,把两臂高举过头顶,掌心向外自然向上甩动,带动腰部颤动,最后做上下左右甩臂动作。前后转动肩关节动作,身体不动以中等速度稍用力的前后分别转动肩关节。再就是爬墙动作,抬起两个手臂,双肩紧紧贴着墙壁,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高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不动,尽量的往上爬。肩周炎患者要忍受一定的皮肉之苦,因为要把肩关节挛缩、僵硬的冻结状态解冻,这些动作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做才会使肩周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刘医生谈骨论筋🌴肩周炎的锻炼🌴
在我坐门诊的过程中,每天都会碰到患有肩周炎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是家中的中老年人,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除了到医院给予药物治疗以外,锻炼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不但可以治疗还可以预防。
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冷凝肩。医学上叫肩关节周围炎症。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有明显的压痛点,并且怕冷。
肩周炎的锻炼主要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为主。增加活动度是为了恢复它的功能。增加力量是为了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1.手指爬墙。正面爬墙:面朝墙,手搭墙上。用手指慢慢向上爬,到产生疼痛感后继续高一点,再落下。反复锻炼。侧面爬墙:侧身朝墙,上肢外展,手搭墙上,用手指慢慢向上爬。
2.体后拉手。双手背后,用健侧手拉患侧手,缓慢向上拉,反复锻炼。也可手拉毛巾。
3.上肢转动。画圆圈运动:双上肢外展平举,以肩关节为中心画圆圈,可一边画圈一边前后运动。弯腰晃肩法:弯腰垂臂,甩动患侧上臂以肩关节为中心,做画圈运动。
4.定手转腰。面朝柱子,用患侧手握紧柱子,向健侧转动身体。至疼痛后回转,反复练习。
5.外旋锻炼。背靠墙壁,患侧上臂握拳屈肘,手臂外旋,使手尽量能碰到墙。
6.梳头、擦汗、摸耳等活动也可以。
7.按摩。用健侧手***患侧肩部,上肢可以自然垂直位或者外展位***。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到。
谢谢你的邀请;
得肩周炎这种病的大部分 是50至60岁的人,我有两同事就得了肩周炎。得肩周炎大多都是由肩部湿气或风湿引起,治疗这类病需要时间,主要的靠有比较长的时间经过锻炼。慢慢排出体内的湿气,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做做仰卧体运动,活动手脚运动等,能缓解病情。简单提示一下手脚运动的方法:手指爬墙,屈肘甩手,体拉后手,展臂站立,后伸摸棘,旋肩,头枕双手,以上几种锻炼如经常坚持对肩周炎的防治会有好处。在就是经常做点红豆汤喝也有帮助。谢谢!
治疗颈椎肩周炎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治疗颈椎肩周炎的锻炼方法有以下方法:1.颏枕带牵引;适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各型[_a***_]。2.颈托和围领:主要用以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病人行动不受影响。3.推拿***:对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颈椎病有减轻挤挛,改善局部血循环的作用。4.理疗:可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松弛肌肉的作用。5.保健疗法:在工作中定时改变姿势,作颈部轻柔活动及上肢运动,有利于颈,肩肌肉弛张的调节和改善血循环。6.药物治疗:目前尚无颈椎病的特效药物,所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弛剂及镇静剂均属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