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章莹颖案画像的中国警官是一位怎样的人?
谢谢邀请!
百度后分析,林宇辉警官根据模糊影像和描述来作画,外国侦破电影上看过非常流行,他想象力必须很强,需要精通人内心和语言表达的衔接,还要精通不断变化光线到达面部凸起凹陷细微到每一个点才能作画,多次筛选定型。经常手熟了习惯了就会形成一种技能。
林宇辉,男,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祖籍烟台。
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公安厅首席模拟画像专家,山东省美协会员,孔子儒学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
他自幼喜欢绘画,擅长炭笔画及工笔画,作品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许多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
现为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物证鉴定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国际刑事科学法庭画像专家,一级警督。
从事模拟画像以来,先后为数十起重特大案件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现致力于研究用模拟画像与模糊画像结合的新方法解决监控录像中人像不清的难题。
参与青岛“2·8”***碎尸的人像复原工作;
新泰“8·21”特大纵火案的模拟画像工作;
陵县“2·11”抢劫***案的画像工作;
莱州 2009年“1·29”入室抢劫杀人案;
德州“6·20”抢劫***女出租司机案;
林宇辉是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物证鉴定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一级警督,同时他也是一位模拟画像专家。他没去过美国,也没见过章莹颖,可就是他,通过模糊的画面,画出了嫌疑犯的图像。
林宇辉告诉记者,美国警方也找到的李昌钰博士,请李昌钰博士的案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李昌钰博士有七条意见,其中有一条是嫌疑人的形象和特征。
通过模糊的视频、有限的信息加以分析,将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绘制出来,这一过程的学术名称叫做模拟画像。李昌钰是美籍华人,知名的刑事鉴识专家,在美国和全世界都享有盛名。李昌钰委托助手找到了林宇辉。
林宇辉说,接到对方的电话时他正在住院,但听说是章莹颖的案件,他很快办理出院投入了工作,后来的工作难度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也让他倍感压力。“与我平时接的案件比,难度挺深,因为嫌疑人就在车里,头部也没暴露出来,而且车速都比较快。”林宇辉说。
当时的监控***,监控探头在马路对面,是距离章莹颖上车最远的位置,整段***只有一分十秒,清晰度不高,甚至看不清车牌号,而且犯罪嫌疑人并没有下车,想要看清他的容貌,可以说难上加难。
林宇辉介绍,我们的专家经过两天的分析,最后从200多帧里边,只有2帧看到了嫌疑人的侧面,而且比较黑,后期进过技术上的一些处理吧,我们发现还能看到嫌疑人的特征。
***是由静止的图像组成,一幅静止的图像叫做一帧。从一分十秒的***里,也就是从1680帧里只挑选出了2帧进行技术处理,可见***处理的难度,此外,***本身质量的短板,也给模拟画像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林宇辉共画了两幅,一副带着棒球帽,另一幅不戴。发过去之后,他本人也没有太在意。直到美国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抓捕归案并向媒体公开。大家才发现,林宇辉画出的模拟画像居然和犯罪嫌疑人高度相似。
看到高度相似度的模拟画像,章莹颖案的代理律师第一时间联系了林宇辉,“我特别想跟你讲的是,这个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和你画的这两张素描(画像)非常非常接近,我们都表示非常钦佩,也感谢你为这件案子所做的贡献。”
有啥好炒作的?真是见不得,马后炮,在中国电视新闻里经常对嫌疑人马赛克,国外就不,公布了照片了,再画一张似像非像的。就说是厉害了,画出来又怎样,你怎么不在公布前画出来啊。就算是这样又如何能起到啥子作用
照片糊成马赛克,他也能在人群中找到你!
48位着装相同,长相相似的助理,先用监控画面拍下来,然后随机截取三位,做成马赛克头像,他通过被放大到只剩下像素块的图像,进行画像还原,并根据模拟绘图,准确地找到三位头像的主人。
山东民警林宇辉在央视综合节目《挑战不可能》中的惊艳表现,令在座观众及评委惊呆不已。
林宇辉1958年出生于济南,受祖父影响,7岁开始学画,参加工作后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尤其擅长素描头像。
扎实的绘画基础、严谨朴实的作风,表现在林宇辉的作品中就是精准的结构、合理的布局、流畅的线条,尤其是他的炭笔画作品,下笔准确,有力度。大批优秀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有多幅作品在全国和省级大赛中获奖。
2004年,林宇辉因工作需要调到省公安厅刑侦局后,产生了要在山东发展模拟画像的念头。从此,火车站成了林宇辉最常去的地方。那里熙熙攘攘的人流来自天南海北,一个个行色匆匆,往往几眼间就消失不见。
林宇辉站定一处,一个本子,一支笔,匆匆一瞥,锁定目标,“刷刷刷”飞快动手,接着又锁定下一个目标。冬天顶着寒风,夏天冒着酷热,他往往一站,就是一下午。
后来,为了练眼力、练记忆力,练手快,林宇辉跟着公交车一趟一趟地转。窗外飞闪而过的人,有时只能看到轮廓,有时只有半张脸,就一眼,这个人的面貌已经在他的脑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