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健身跑步一小时,控制饮食,体重还是不下降?
首先得弄清楚跑步的强度和控制饮食的程度是怎样的,包括锻炼者原本体重的大小。
1. 跑步的强度大小
跑步一小时,运动时间是明显足够了,其次就得看运动强度,也就是跑步的速度。跑步速度快,运动强度大,总运动量自然也就越高。运动量代表着热量的消耗,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的热能消耗自然比低强度长时间运动的热能消耗要多。
体重,又称身体重量,其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和脂肪等物质的重量。体重一般可以由身高体重计直接测得,即整个身体的重量。而体脂指的是身体脂肪的重量,其一般出现的形式以体脂百分比的形式比较多见,体脂百分比即是身体脂肪重量占身体总重量的百分比,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否在肥胖的范围内。
3. 锻炼者原来的体重大小
很多体重其实在正常范围内的人也会进行体重控制,可如果是体重基数本就不大的人群,
即使是运动加上饮食控制也不一定能够在体重上产生变化,关注含量,可能还会因为运动的作用,使得骨骼肌含量增加,体重反而变重一些。
所以,体重暂时没有减轻也不用着急,体重没有下降不代表脂肪没有减少,只要坚持运
动和饮食控制体成分一定会发生变化,脂肪含量一定会有所降低的。减肥只看体重变化是很多人减肥的误区,减肥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体成分的变化。
有很多人锻炼了一个月,两个月,发现自己体重还是没有降下来。运动了却不能减轻体重是因为方法有问题。运动分为增强肌肉的运动(无氧运动)和消耗脂肪的运动(有氧运动)。
增强肌肉,消除脂肪。只要肌肉发达,即使每天坐着不动也可以消耗掉一天摄取热量的60%。如果肌肉发达程度只到原来的一半,那只能消耗掉30%的脂肪,剩下的30%进入存储状态。控制饮食不如增强肌肉。现在吃货越来越多,何必牺牲了饮食的快乐?! 过分压抑本能的需求也不好。所以还是要增强肌肉消耗脂肪,而且还不容易反弹。
增强肌肉其实是在增强肌肉细胞的无氧运动,于血流成正比,锻炼肌肉就是扩张血管。肌纤维的数量是不变的,只能增大肌纤维。增强肌肉必须先在肌肉里隔断氧气,一旦供氧不足,造成苛求氧气的状态,为了供氧就增加毛细血管。肌肉是处理脂肪的工厂。增强肌肉的运动是强力训练,比如举重,哑铃。 肌肉不够的人很难消耗脂肪。
消耗脂肪的运动是慢跑,步行,运动量不大时间长的有氧运动。为什么剧烈运动不能消耗脂肪呢?消耗脂肪需要氧气,剧烈运动本身就需要氧气,没有多余的氧气消耗脂肪。不能靠百米赛跑来消耗脂肪。有氧运动更有利于消耗脂肪。氧气+脂肪=水+二氧化碳。
饮食要少吃脂肪,饭中,饭后少吃糖,这样血糖值才低,脂肪更容易进入消耗状态,慢跑,散步中间最好不要挺下来,停下来血糖值会升高。同时体操,瑜伽类拉伸也有很好的瘦身,保持体形效果,不仅可以使肌肉富有弹性,还可以增强骨密质,保持肌肉量,消耗脂肪。
饮食。人需要蛋白质,肉类里有很多蛋白质,同时含有脂肪,那只好找替代品了,最好的替代品就是大豆,还有豆腐,腐竹等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米饭和大豆搭配的话可以构成理想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预防血管堵塞,造成血管堵塞的最大原因就是脂肪。年龄大的话,容易引起心肌梗赛和脑血栓。有钱难买老来瘦。同时还要多吃含有维生素A C E 的黄绿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