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作为心理咨询师,倘若我在咨询室里听到来访者提问,关于如何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我可能会通过以下这些问题,与来访者一同探索适合他,符合他的方法。会有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方面,从“积极主动的习惯本身”1)对你来说,你所提及的“积极主动的习惯”是样子的呢?如果你做到了什么,你会觉得自己是拥有积极主动的习惯的?2)你希望你的“积极主动的习惯”是出现在你的日常生活里,与人打交道中,还是在你的工作场合里?还是都有?3)你希望你的“积极主动的习惯”是24小时都出现吗?还是你希望它在某一些场景或场合下面出现?4)为何你希望“积极主动的习惯”,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如果没有它,你的生活有时怎么样的呢? 另一方面,我会好奇,在以往的生活中,是什么阻碍了你养成你上述提及的“积极主动的习惯”?我们会具体详细地根据上述提及你希望自己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积极主动的习惯”会出现时,在不同的场景下,是什么出来阻碍了它的出现。然后我们会详细探讨那些阻碍背后是一些什么考虑,那些考虑里面哪一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哪一些其实你不太在意,如此,我们可以再找到方式去回应或管理这些阻碍。比如,我们可能会发现,你希望自己能够在上级提出谁愿意主动负担这个项目时,你希望那个场景下,自己能够积极主动,但当下,你可能会考虑到你自己其实未必能够承担好,或你其实可以,但是你怕别人说你太过积极,而放弃了机会,等等。如此,我们便能够看到在不同的场景下,看到我们的需求,我们对自己的期待,以及结合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也就是如何养成一个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积极主动的习惯”。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李晓纯
个人认为一个人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必须从日常做起。很多人做事总是习惯拖拖拉拉,有时候很简单的事都习惯性拖拉一下都好。长此下去,这样的人做事很难成功。
因为有时候做事是拖不起的。有的事情一拖就有可能把好办的事情变得复杂了,而且机会也有可能转瞬即逝。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学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把一件事情学会尽快完成,而不是拖到不得不完成的时候才去做。
一个人的好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想着是完成任务,不要以为都是为别人而做,这样会觉得很累。我们可以把做一件事当成学习,主动去做一件事,等于是主动去学习这件事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这样想,那么做事就会变得更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被别人要求才去做。
特别是年轻人,要明白多做一点累不死,多做事,多学知识和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是有帮助的,为自己将来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好积累必要的经验,这事一件好事。所以,做事不要怕累,只要对我们人生有好处的事,我们都应该积极主动去完成,学到的本事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我们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主动积极的习惯是人的最强竞争力。
态度是从内心的看法、想法、感情以及价值观等的感觉,在为人处事中所体现出来。而习惯是一种惯性。
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抗拒。
在生活与工作中,逃避困难,拒绝改变的人,都是悲观的心态,不会有积极主动的习惯。既然生命是习惯的***体,那就是意味着,在***过程中,如何去掉坏习惯,建立新习惯。
我是讲营销的,比较注重研究学员的成功特点,人的动力因素来自于内心,外界的激励是非常暂时的,这一点冲动很快就用完。
关键还是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推动自己的氛围,并形成一种习惯。
比如:想象力练习,每天都要做,形成习惯,在内心,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信心、热情、积极向上的人。自我肯定度越高,好习惯越多。
最不可取的是两个极端:头顶“天花板”,脚踏“青云梯”,认为自己的能力到顶,或认为一步登天。注定失败!
许多好的习惯都要从小开始养成,对于一个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从被动-主动-自动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是最难的。养成习惯的三个阶段包括:
1.养成习惯的最初阶段(被动过程)
这个阶段一般需要21天,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太概需要60天,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行为。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坚持。最重要的在头7天,这7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强化,也就是在完成这个行为后,我们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坚持下去。初养成一个习惯需要耗费孩子很大的心力,往往不容易坚持下去,需要外物的不断强化***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随着时间后移奖励要慢慢的减少,不能让孩子形成为了奖励品而做的意识。奖励也是有技巧的,前面奖励的频率高一点后面慢慢降低,比如头几天每天都有,后面变成两天或三天一次,而且奖励一定要及时。
2.养成习惯的中间阶段(主动的过程)
经历过初步阶段这个阶段已经能够形成主动的意识。能够主动的去完成这个行为,但是还是有可能偶尔不执行,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偶尔监督一下。
3.养成习惯的最后阶段(自动的过程)
这个阶段习惯已经成自然了,不需要额外的消耗能量去完成这个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了。就像早晨起来刷牙洗脸,哪一天你没做,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帮助一个孩子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是需要技巧的。如果你期望孩子能够自发的养成某种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应该在最恰当的时候帮助他,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在于日常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我觉得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第一是要时刻有自觉力。自觉力就是自己对事物有所认识并且想要主动去做的能力。要想增强自觉力首先要增强自己的责任心。试想如果连责任心都没有,领导安排事了只是敷衍了事,那又怎么可能能够有自觉力呢?其次要懂得自省,也就是自我反省,反省可以使自己认识到自己在做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做事。
第二是做事要专注,最好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做。专注的做事可以使自己体会到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和乐趣,也能让自己把事情做的更好。比如专注的看一本书,你越是专注越能领会到书中所蕴含的道理和作者所表达的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从而激发自己更大的阅读兴趣,使自己积极主动的去读书。
第三是做事要事先定好计划,并坚决执行。有好的***执行起来目标明确,就会感到轻松,这能激发自己的干劲,使自己以更加积极努力的心态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去,久而久之也就容易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