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油画特别喜欢画大海,国画以大海为主题的画很少见?
中国画不考虑具体的问题,你以为画山就是具体那座山?其实不是,都差不多。中国人一般不直接画水,画条船画只鱼就表达鱼了。主要是中国人觉得画的太像太low ,你怎么不问怎么中国画都没***。
一是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意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隐,始终是知识分子的一个思想归宿。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体现在山水画中,多是一种灵空的意境,即可居可游,可赏。大海,这一体裁,似乎与这一思想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主要因素。
其二,受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所限。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天空,水多用留白体现。
中国是大陆型国家,对海洋的关注较弱,历史上多有海禁。作为中国画,传统的文人墨客,把高山流水作为精神寄托。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处的水不包括海洋。精神上有封闭性,而海洋的扩展与张扬不是其精神范畴。不仅是国画,就在文学里比如唐诗,对海洋的表达也很少,绘画材料相似,在日本画里对海洋的描述很多。西方是海洋扩张型国家,有海洋文化,对海洋的描绘浩如烟海。符合其民族性格。
国画基本是以物体的本色上色,所谓‘‘随类赋彩’’,对光线强弱带来的变化不太重视,大海景色单调,如果再没有体现出光线带来的变化,那就很单调,所以国画以大海为对象的作品很少,即使有,也都是作为背景,而且也很单调没什么变化。
用油画创作人体作品,有什么样的艺术目的?
人体油画创作源于西方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号召艺术家学习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精神,促进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中全面发展,否定神学思想,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油画更能体现人体风情万种的姿态,讽刺神学思想的权威,人体油画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肯定,表达了对唯美世界的追求。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就已经构思好整个创作的过程了,就连为何要这样创作都已经布局好了,自己的艺术作品要表达的寓意都一清二楚,这叫“意在笔先”,有智慧的艺术家都是这样子,问题来了:用油画创作人体作品,有什么样的艺术目的?
用油画创作人体作品的艺术目的
开篇已经简单提到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就已经构思好整个创作的过程了,用油画创作人体作品的艺术目的有很多种,首先:为了满足艺术家自身的私欲,为什么会认为满足私欲是艺术家创作的首要目的呢?这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对女性人体的好奇,
艺术家用真实的女性人体模特,进行创作,可以边画边欣赏,对有些人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明目张胆,人之初,性本善,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最有理了,在人们的印象中,艺术是神圣的,所以人们不会去指责艺术家创作人体作品的行为,不会认为这艺术行为不雅,
然而,在众多艺术目的中,用油画创作人体作品,是为了寓意生命价值之美,要了解生命的价值,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人体,因为人体是思想精神、生命灵魂的重要载体,这句话是很容易理解的,只有健康的身体,也才可以享受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当艺术家将有血有肉的人体,用油画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之后,人体形象显的更加美轮美奂,充满高级的艺术感,人们由此而惊叹,感慨身体存在的意义,从而更加珍爱自己的身体,综上所述,***不只是为了表达深奥的“人文主义”思想精神,更表达简单的生命的价值。
人体作为油画最喜爱表现的题材,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仅从油画在表现人体的艺术追求上来加以说明。
一、“以人为本”一直是人体油画追求的艺术目标。
人性是渴望自由的,这种渴望首先表现在身体的自由——当你应酬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往往是脱去礼服,解开领带,因为这些装饰品束缚住了身体自由;很多人喜欢裸睡,因为身体在完全除去外衣的束缚后,会无比的放松,从而获得好的睡眠。用油画创作的人体作品就是在追求人性的释放和自由。
二、“人是平等的。”用油画创作的人体作品一直在无声地为之诉求。
原始社会的人都是赤身***的,人们之间没有上下等级之分,没有贫贱之分,可是自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之后,人的等级便可以通过着装来区分了。油画创作初期,乃至当下的许多油画作品仍然希望,通过人体油画这样一种视觉艺术来让人性回归本性。
三、人体油画符合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规律。
只有爱人的身体,才会爱人的灵魂。身体是物质,灵魂是意识。油画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无比圣洁的人体,其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对身体的敬畏,从而在灵魂深处杜绝邪恶和***的念头。
四、让美永驻人间——油画是人类早期记录人体之美的最好艺术形式。
人体之美是无与伦比的,人体之美又是短暂的,所谓青春易逝,容颜易老,便是最好的写照。在人类尚未发明照相技巧之前,与各种绘画形式相比,油画是记录人体之美的最好的艺术形式。
艺术目的不同,人体油画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细细观摩一幅幅油画,你会发现有***乐舞的超脱之美,比如布拉格的油画《爱与灵魂》;有鲜明的形态与神态之美,如布拉格的油画《听海螺的女人》;有佛教式的虔诚之美,这种美充满了不悲不喜的悲悯情怀,如布格罗的油画作品《维纳斯的诞生》。(注:上述三幅画不适合在此贴图,有喜爱的可百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