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所谓“一传论”之争,就是张常宁与李盈莹的国家队主攻位置之争,对此你怎么看?
接不接一传,那是自己的事情,能不能打上主力,更是自己的事情,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这么清楚的事情和谁都无管,再说这个东西谁说也不算,完完全全看自己啊!
李盈莹接不接一传真的跟张常宁没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不是张常宁首发李盈莹就是一传问题,张常宁不首发李盈莹的一传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国家队什么用这两个人是张常宁说了算也不是张常宁的粉丝说了算而且国家队主教练郎平说了算的,更确切的说是现实的需要说了算的。一个主攻如果不能够做到全面是没有办法在国家队立足、国际排坛有一席之地的。即便郎平这两年可以把李盈莹推上主力,郎平退休之后呢?下一任主教练会继续重用不会接一传的李盈莹吗?
王一梅在黄金一代女排女排后期从来没有人讨论王一梅的一传问题,可是离开了黄金一代女排下三路技术的“庇护”,离开了***和主攻可以不接一传的体系之后,王一梅的巨大争议就开始突显出来,这就是技术不全面球员的必然结果,因为每个教练的执教思路不同、每一届国家队的现实情况也不同,技术不全面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李盈莹实际上新赛季还是很少接一传,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她一传今后突飞猛进的可能性非常小,有什么的因必然就有什么样的果,这是必然的。
一说李盈莹的一传,她的忠实球迷就说这是为张常宁国家队主力找借口,实际上张常宁是否是主力跟李盈莹需要不需要一传没有任何关系。朱婷的对角需要具备六轮一传能力的情况不是因为张常宁而存在的,而是中国女排现阶段最合理最能发挥出朱婷进攻威力的选择,很多人会说那世锦赛上张常宁被换下去往往是进攻出了问题而不是她的一传出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张常宁被换下确实是因为进攻,这是因为她受伤病影响连前排渡轮的能力都没有,这当然就需要把她换下去了,实际上张常宁即便打满全场的比赛,张常宁的得分也很少,因为她出手的机会有限。张常宁在场上和李盈莹在场上,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完全不同,李盈莹不接一传的体系会是中国女排得一种选择,但是若是她一直没有一传,那这种选择就只能是被动的、不可能是主动的。李盈莹多锻炼一传对她本来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编辑:梅长苏
根本不是位置之争。而是一个球队技战术正确与否的争论。世锦赛,世俱杯,哪一个优秀的主攻技术不全面?很多人希望李盈莹在一传上再进步,不是黑她,是希望她更快的成长,成为一个真正全面的优秀主攻。这一点不仅是球迷的希望,郎平教练也对她很期待,甚至天津教练也在加强她一传的训练。难道这些教练还不懂行吗?说不用一传也能成功的人也有,大多是自以为是,为捧而捧的粉丝。粉丝与球迷是有区分的。粉丝是不管你怎样都爱你,球迷则是更加冷静的,是带着期望的。不能把所有对李盈莹的期望都看做是黑她。至于主攻位置,不是球员自己能争的,更不是粉丝呼吁就能做到的。这是教练组根据球队本身技战术需要集体决定的。不管是李盈莹还是张常宁的粉丝,都别期望用呼声影响一个国家队的决定,如果国家队听粉丝的,那就太业余了。所以粉丝最好还是别给自己喜欢的球员添乱,做一名真正球迷也不错。
各位,就在我们都在为李盈莹要不要接一传,张常宁和李盈莹谁做朱婷的对角更合适等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李盈莹正按照郎指导的要求,一丝不苟练习着一传基本功!不仅如此,她还不断拓展自己的进攻领域,二号位的后排攻已经打的有模有样了!俗话说艺不压身,多门手艺多条路,小姑娘冰雪聪明,她可没功夫扯闲篇,先把本领练到家、学到手再说!
作为球员,你在球队和教练心里的位置如何,是不可或缺还是可有可无,说到底并不是由教练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球员自己。比如朱婷是球队核心,是因为朱婷的实力摆在那,对李盈莹的使用也是如此,初入国家队,她的长处和短板同样明显,让她打主力肯定不行,只能当奇兵使,比如世锦赛大多场次,郎导都是这样用的李盈莹。最后一战,让小李首发,也是一种权宜的用法,郎导得舍掉朱婷的进攻去给李盈莹做保护,而这不可能成为中国女排的常规打法。
许多喜欢李盈莹的球迷,包括我自己,都习惯从我们的角度岀发考虑问题,比如我们都希望郎导,能根据李盈莹的特长,专门设计出一套打法,让李盈莹的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等等。其实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是教练,我们当然希望场上队员***是全能战士!对李盈莹,我们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尽可能把她进攻特长挖掘出来,但说心里话,这样的李盈莹,终究不如放在那个位置都能用,都能发挥作用的朱婷好使,所以有短板的李盈莹就永远成不了朱婷!
要让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全面起来,强大起来,如果我们的盈莹一传过关(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小李是有基础的,在青年队就是接一传的,而且今年联赛曾经有两场比赛接过六轮一传,成功率达到65-86%),防守过硬(实际情况是,在比赛中也常见李盈莹的飞身扑救,单手将球捞回救起来的场景),并且进攻手段更加丰富(比如二号位的后排进攻,现在已成为李盈莹的常规性进攻手段,每当轮转到那个位置,姚迪都会把球传给她,并且下球率很高),那么这样的李盈莹郎导干嘛不用?不但用,还要作为骨干用,就象用朱婷那样得心应手的用!全能的李盈莹既可打主攻,能攻能防,可有力撑起朱婷的对角;也能打接应,必要时这也是一种强化中国女排二号位进攻火力的出其不意的手段。
切莫说这只是小编的一厢情愿,也不要说什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样的调侃之语,其实李盈莹现在正在脚踏实地做着这样的努力!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球迷,为了今后国家队变得更好、更强大,就应该给予她充分的信任和鼓励,而不是无尽无休、毫无用处的争论,和无休止、不负责任的讽刺挖苦!
之前就有不少人说:所谓“一传论”之争,不过是张常宁与李盈莹国家队主攻位置之争,练不练一传只是由头。这个观点在我这是讲不通的。前有世锦赛,近有世俱杯,还不够说明问题?一个主攻讲究全面型比什么都重要。 从世锦赛看,国内联赛得再多分都不足为喜,必定对面的拦网防守水平和世界高水平差距太大。对李盈莹而言,在能有机会的前提下还是最好出国去高水平联赛锻炼,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在国际比赛中进攻成功率和有效率,另一方面一传防守上会有更多的锻炼。做为主攻,国际比赛中不接或者一传比较差都是无法立足的,不像国内联赛,全队保她一个人进攻就行。
国家队即使全队去保她进攻,成绩不会好,必定对抗面不同。国内联赛都只接一轮一传,实在不是好事。倘若不早出去,可能就步张常宁后尘了。这几年张常宁进步不大,反倒伤病不断,严重影响了自己运动寿命。讲真,地方俱乐部这么注重成绩,很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就应该让李盈莹慢慢学会参与一传,盈莹在世锦赛后面的比赛一传接的也不错,比以前强多少倍都不止,在国家队一传练的好好的,回到地方队又不接一传,那很久不练肯定会退步的,这怎么利于球员的发展。还好本赛季以来,李盈莹肉眼可见的进步,相信未来绝对可期。
张常宁标榜的是,我是一个回撤接一传的主攻。李盈莹的出现,告诉世人,作为主攻手,扣球拿分才是硬道理,6轮一传是伪命题。主攻回撤接一传,对扣球拿分没有帮助,还降低了对其他位置的要求。
一场球,十扣一中当什么主攻手?场场球20分以上,你卻苛责她不会接一传,我的天,这是哪家的道理?
随着李盈莹的出现,必將有更多球队迷恋李盈莹模式,我能扣球拿分,我能拦网制敌,我能发球冲垮对手一传,我能防守起球,这様的攻手才是一个宝。
醒醒吧,6轮一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