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捏脊?
捏脊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拔腰筋”,捏脊是家长经常给小孩做简单保健运动的一种。捏脊是家长通过连续不断的对小孩的腰脊位置进行捏拿。捏脊有助于孩子舒缓皮肤,舒筋活骨,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孩腹泻,因为捏脊有利于帮助小孩促进消化。适度适量的给小孩进行捏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给小孩强身健体。
捏脊的时候要让孩子趴在床上,也就是让孩子俯卧,然后家长把宝宝的衣服掀开,让孩子的背部露出来,接下来就是家长实际操作的时刻了,家长要用到大拇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用这三个手指从腰部底从下往上捏起孩子的腰部皮肤,然后重复捻动,一般三到五分钟就好了。
在捏脊的时候操作的家长要十分注意哦,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嫩,所以操作的家长要把手指甲剪了,还要在接触孩子皮肤前把手洗干净,同时还要注意孩子捏脊的室内温度,温度不要太低,以防止孩子着凉感冒。
单纯的捏脊可以促进孩子的消化和有助于孩子强身健体,如果在给孩子捏脊完成后,再配合一点对孩子穴位的按压,那么效果还会更好。
第一,我们大拇指的外侧,靠近手腕的那一侧,是我们的补脾经,操作的家长用自己的拇指指腹从上到下的反复轻柔摩擦孩子的补脾经,一般一次运动重复五百次比较有效果。
第二,家长用自己的手掌位置轻柔的按压孩子的腹部位置,注意在按压的时候千万不能太大力,只是按压孩子腹部的皮肤。以上就是捏脊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指导专家:石计朋,主治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三甲医院工作近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宝宝不、消化不良、易感冒,在家里给宝宝捏捏脊,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强身健体,防治这些疾病的发生,真的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捏脊法不***,不吃药,在家里就可以操作。但是捏脊是需要手法和掌握力道的,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的捏几下就行。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但是要根据孩子的反映来变动,比如孩子感觉不舒服可以手指松一松,或者多捏少提等,尤其是刚开始时孩子不习惯,会感觉到疼一点,所以父母可以轻一点,起初不一定非要有效果,只要孩子先适应了,接受了就行,以后再慢慢增加力度。最后建议这位妈妈可以让专业推拿老师给孩子按摩两次,自己在其中学习一些经验再给孩子捏,这样以确保自己的手法及力度都是正确的,以免自己做了无用功。
中医认为,小孩身体健康,没事不要乱推拿。如果孩子身体出现了状况,如经络不通、气血也不流利了, 中医推拿可以为孩子缓解病情,这是我们通常推荐捏脊。
首先,我们要知道要捏的“脊”在哪里?如下图所示,家长用指头顺着孩子的背部中间位置,由上到下轻轻抚摸,能很容易摸到孩子的“脊”。
接下来,就是让小孩自然的趴在床上,开始捏脊。
手法如下图所示:用手捏住脊背上的皮,把这个皮慢慢地往上赶,从尾椎一直赶到脖子。在往上赶的过程中,可以赶三下就往上轻轻地提一提,在提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啪”的一声响,这个是气血宣通的一个标志。当然,如果没有听到响声,我们也不要刻意地去追求这个。
捏积,据说对小儿积食有效果,本人小时候也让中医大夫捏过,记忆当中也很疼,但总算能忍受,捏的过程中能够听到后背有噼里啪啦的声音,据大夫说那就是有效果了。这种方法用现在的医学来评价,是不是科学,还有待于商榷。
如果想要有效果,必然会有疼痛,如果不疼,可能就没效果,这也是挺矛盾的。
小儿捏脊能够健[_a***_],提高免疫力,还能够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能够调理脾胃,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使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自然就能够安然入睡了。而且捏脊还可以通过***督脉和膀胱经,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通过捏脊***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的发育,还能够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操作】
手法一:捏脊时,两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对应用力,捏住小儿脊柱两侧肌肉,拇指在后,另外三指在前,三指向前捻动,拇指随之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可从尾骶骨处开始,和缓地向上推移,至项后枕部为止。
手法二:手我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相对,劫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指向前捻动,食指随之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从尾骶骨开始,逐渐向项后枕部推移。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多为保健,食指在前、拇指在后多为治疗。
建议每天做一次,一次做5-10遍。捏脊的过程中不可捏提一下然后松开,应保持一路紧凑上行。在孩子发烧的时候,沾水捏脊对退烧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