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爱好练字的***帮我指点一下,这字写的怎么样?
首先看你的字,有楷书的影子,也有行书的影子,说是行楷吧又不像,字有点僵硬,如果真想写好字,建议你先从楷书踏踏实实的练起来,楷书是根基,根基不牢,其他字体都不可能写好。
《灵飞经》,可以说是小楷的范本,不论你是练毛笔字,还是硬笔字,都可以从中获取许多营养,不断临摹。
练字要做到以下3点。
1、多写
这个很好理解,但却很难做到,多写不是乱写,章法不对,写的越多越不容易改正,最后走向误区,这根练功一样,章法错了,容易走火入魔。找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建议是楷书字帖,看着写,可以慢,但一定要对。
2、多看
多看的意思就是,写字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字的整体架构,字形,以及偏旁部首的长短粗细。看懂才能写好。
3、多悟
没事的时候,脑子里要多想想字的一些形态结构,多思考为什么这样写好看,那样写不好看,结合着写写,练一手好字不是难事。
初学硬笔,怎么做效果最好?
拜读你的书品,硬筆写得不错,似有相当功底。关于如何得法,其实是仁者见人智者見智的,悟空问答中有很多高见可以借鉴。俗话讲“字如其人”,这是讲字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法度是一个人心、智、技艺、修养等的综合体现,所以说书法不是简单笔画重复,是艺术再现,百人有百人舞台,表演就是各位艺术家的享受,真正的领悟,全在自我感受!愿书法为你娱悦身心,不断锦上添花!拙见供参考。
初学硬笔,怎么做效果最好?初学硬笔想要做到效果最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当然是参与专业的书法培训。这样不但可以让你得到专业的指导而且可以节省学习的时间,能够尽快地掌握硬笔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一般来讲我们学习硬笔首先需要确定学习的目的。比如讲你想通过学习硬笔达到写好一手漂亮的行书字体。那么你就需要对学习的先后顺序做一个规划,对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来制定一个目标。包括但不局限于字帖的选择,临摹学习的方法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硬笔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跟毛笔的学习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只不过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毛笔书法是根本而硬笔则是一个分支。学习硬笔也是需要从笔画的学习,间架结构的学习,章法的学习等技巧方面开始学起。而这些方面的学习,我们主要是通过临摹学习法来进行。而这则涉及到字帖的选择。
关于字帖的选择,原则上以符合我们自身的审美为主,毕竟,在这一个资讯非常发达的时代。可供我们选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我们初学硬笔可以从现代人当中选择字帖来进行入门学习,等我们的基础扎实之后,可以通过学习古人的碑帖来做进一步的提升。包括字体的学习也是这样,首先从楷书开始学起,然后再提升到行书、草书等字体上的学习。
硬笔练字,怎么得法?
看了你发的图,有一定的笔画质量。有些唐楷的味道,我分析应是临摹古帖的字。
练硬笔从古帖临摹入手行不行呢?只能说也是一种路子,古人讲:取法乎上。但不应开始练字 就“乎上”,在书法基本功不深不牢认知较浅的情况下,先不要从临摹古帖开始。
硬笔书法有两种属性:实用性和艺术欣赏性。毛笔更侧重艺术欣赏性,硬笔则更强调实用性。 练硬笔两步走:先实用性,再艺术性。从实用性入手,就要先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就好比练武要 先从扎马步开始一样,下盘稳了才能练拳法。实用性练好了,自然能够提高艺术鉴赏性和审美能力, 然后再过渡到临摹古帖,进入到艺术欣赏性领域。这个时候,再看古帖,才能从中领悟更多,获得营养。
实用性怎么练?我给出的建议是:可以跳过笔法。因为你的笔画质量较高,笔法的提、按、顿 、摆、拉、勾、转等这些硬笔的笔法,可以在练习整字的过程中同时加以练习。跳过笔法,就直接进 入到字法,建议到从字法开始。近代大书法家启功说过,“乃知结字所关优甚于用笔也”。“结字” 就是字法,即间架结构。我的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高年级以上(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和成 人)应该把字法放在重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因为卷面书写质量越来越重要,如果过多考虑笔法, 是答不完考卷的。成人在笔法上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硬笔的笔法,加之成人 的理解力强,人生阅历丰富,进入到字法的学习会很快的。字法是打开汉字书写奥秘的钥匙,掌握结 字规律以后,练字有一通百通的效果,有豁然开朗的启迪。
因以对于成人来说,“结字为先”,从字法开始是正道,是步入书法殿堂的阳关大道。民国初 年,大书法家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家喻户晓,学子人手一册。如果字法都掌握了,相信你的 笔法也一定能同时掌握,字法都弄明白了,再开始临摹古帖,相当于从浅海进入到艺术领域的蓝海。 古帖里的营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华书法艺术博大精深。
具体如何学习字法,“今日头条”里这样的文章和视频有很多,本人也将在近期推出系列字法教学的*** 。最后,自信和坚持是你深海游泳的两条臂膀。(盛力老师原创)
学习硬笔,比学习毛笔要容易许多,一般来说,只要方法正确,两三个月就会见到成效。
学习硬笔,我觉得有必要同时练一下毛笔。硬笔书法由毛笔书法发展而来,学习毛笔能正好地理解笔法,这对硬笔的学习很有帮助。
记得我小时候就是两种书法一起练,结果毛笔还没找到感觉,硬笔就有一些模样了。
其次,练习硬笔不必死守先楷书后行书的次序,完全可以楷书、行书一起练,甚至可以直接从行书入手。
硬笔毕竟不同于毛笔,对笔法的要求并不高,它更注重结构的合理性,所以跳过楷书对学习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再次,学习硬笔可以临习毛笔碑帖。学习书法,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我都不主张练习现代人的字帖,因为现代人一旦写错了,我们跟着学的就全错了。
而古代的碑帖,能流传下来的经典,都是经过大浪淘沙了的,是经过检验的范本,所谓“取法乎上”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求形似
形似之后再追求运笔,神韵。然而形似这条就难达到,需要花时间来练。
但是一定要是有效的练习,不能在头脑发呆的时候去练习,练习要学会总结,每天都能体会到更多笔画轻重变化的韵味。
如果有时候练字让人难受,进入无法提升的阶段,可以去看看古帖,放轻松心态缓和几天再试。
总之需要时间,天赋。
临习小楷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也就是说,中楷成熟之后,可以进而书写小楷。
我觉得习字最重要的是踏实下来。多临帖摹帖,小楷有诸多传世佳作,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经典小楷代表作有: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文徵明小楷以及《灵飞经》等。
多临帖、摹贴,不管哪种,不是草草了事,也不是“画字”,最重要的是踏实下来,写过了,分析分析,自己差在哪?是不是中锋行笔、顿笔不足之类的。再次,踏实,贵在坚持,都说习字,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每日功课练习,总会长进,只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是个漫长过程,你不容易发觉而已。
小时候临习过一点颜体,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学过,因为根本就没坚持下来,步入而立,提神静气,握笔临习文徵明小楷,半年……我拿出当初的和现在的比较,多少有些进步的。坚持就是进步!
小楷要工。工笔小楷才好看。
总之,书法这东西就是修心养性,要完全沉静下来,置身事外,物我两忘,力注笔尖,全神贯注。这样控笔就稳,笔就听你使唤,写出你心中所想的字。用个专业术语代替,就叫意在笔先。当然,循序渐进尤为重要。祝进步。
小楷讲究精、秀、逸、动。
要达到精秀逸动,对笔纸墨砚的要求比其他的书体更高,特别对笔十分挑剔。
书写小楷的毛笔,笔毫的韧性要适中,太软太强都不行。锋颖要尖,按下去运时要齐整,不能有贼毫分叉。笔腰要劲健,笔身要圆。以狼毫、兼毫为主。
纸张的选择,以不洇墨的熟纸书写。粉彩,状元笺,绢纸,泥金纸,泥银纸,都是很好的小楷书写材料。
墨不宜过浓,过浓粘笔,不利于书写。不宜过淡,过淡伤神,影响观感。每次倒出当天的书写量,加入数滴清水。另备一个水盂,每感笔粘时,便蘸一点水,再把水用吸水垫吸去一部分又再写。
字帖的选择,小楷临写,讲求精细,选择好一本字帖,就应对字帖中的笔法、结构做深入的研习,不可泛泛的临写一通就更换字帖。这样的临习无法掌握字帖中的精妙。应先专精于一本字帖,完全领会以后,再改换书风相近的其他字帖。
小楷字帖以墨迹本为佳。不要一开始就以石刻拓片字帖进行练习,拓片中的笔法细节看不到,临写出来的字生硬刻板。缺少灵性。
以上几点是我长期书写小楷的经验。
要写好小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难,并不在于字小和用笔的精细,也不在于其严谨的法度和至到的功力,真正的难,在于其高雅而清新的气息。
写好小楷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矢志专一
从当今书坛的现状来看,十有八九都是业余时间学习书道的,因此在时间、精力丶财力上都很难与古人相比。
故有志于书法者,当先择定一家,寻求突破,再及其余。小楷以法度见胜,以功力见长,学书者务必以此为根基,苦心修习,方能积学而成。
历史上许多以行草见长的书家,其小楷都写得很好,只有矢志专一,才能精益求精。
2、当从大字入手
学习小楷,最好能从大楷入手,原因有三:
一是小楷大楷基本笔法是一致的,但大字可以比较清晰地表现出用笔中的许多微妙手法,只有将这些用法方法运用熟练,写小楷才不致失误。
二是学习大楷可锻炼笔力,让初学者比较容控制和驾驭毛笔。若直接从小楷着手,笔力不沉劲,易犯浮薄轻佻之病。
练习小楷是有程序与步骤的,决不是随便选个帖,拿过毛笔和练习照着写!
首先,要做好准备[_a***_],比如,选定好范本,准备与训练步骤匹配的,毛和练习纸等书写训练用具,如图:
其次,一定要按照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套路进行,避免误入岐途。如图:
在正式练习的时候,前期先用铅笔练,重点熟悉指法、笔法、笔画、字形,似类练硬笔书法。后期再用毛笔练,对细节进行精研。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用合适的执笔法。最好***用 “拨灯法”,或〈潘氏三指执笔法〉。千万不要***用当今流行的***冒伪劣“五字执笔法"(不是正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