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映花面花映水,柳延河堤河延柳!推敲一下:延和沿哪个更好?
上句“水映花面花映水”——流水娇花相映衬,流水自淙淙,花姿独婀娜。花香迎面惹人醉,流水缠绵绕心魂,自然天成,温婉静好。
上句美轮美奂。下句,柳延河堤河延柳”中,用“沿”字好,还是“延”字好呢?先看这两字字义的不——“沿”者,边岸也。“延”者,延伸也。
用“延”字的诗意是——如丝绦般的垂柳沿着堤岸生长,轻软的柳条随风轻轻舞动,似乎把河岸拉长了。而淙淙流淌的河水似乎也把柳树延伸了,满眼的绿意盎然,垂柳与河堤相互珍惜,相互扶持,相互成全,构成了一幅静谧悠远的美丽画卷。
如果用“沿”字,诗句的解释就变成单纯的柳树沿堤岸生长,缺少了延绵悱恻的韵味,过于直白,缺乏美感。
因而,我倾向于用“延”字。
延字更好。柳延河堤河延柳,延字一方面更能反映河堤之长,柳条婆娑摇曳在视觉在上将河堤拉长,更有意境,另一方面河水呼应着,仿佛相邀柳枝一起,跃动呼啦。而沿字就相对少了一些神韵。
历史上除了朱允炆以外,还有爷爷直接传给孙子的皇帝吗?
有啊,但凡皇帝命长一点,太子死在皇帝前面。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只不过朱允炆被叔叔夺了位,一把好牌打的稀烂让普通人知道他。
其他几个第一不是主流提到的大一统强盛王朝。第二可能历史不大讲。
元世祖忽必烈
大元的开国皇帝,涮羊肉的发明者,元世祖忽必烈这么鼎鼎大名的皇帝传位给孙子的故事应该很多人知道嘛。
话说忽必烈也是历史上长寿排行榜前六的皇帝。少有的几个寿数超过80.但在他崩逝前,他的皇太子真金已经先他而去了。后来他把皇太子之宝赐给真金的第三子帖木儿。帖木儿就是后来的元成宗。人家可是自然崩逝。没有被篡位的。
当然,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第二个直接传位给孙子的就是元朝之后的明太祖,这个故事的结尾大家都知道了。
非大一统王朝也有几个
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南越王朝创始人,祖籍河北常山(今石家庄)的赵佗。据史书记载赵佗可是活了一百零几岁。把儿子全部熬死了。传位给孙子赵胡。
著名的天龙八部里面的萧峰的结义兄长耶律洪基,寿数69,在历史上可是一个和平使者。没有天龙八部里面的侵宋打算。
他死时也是传位给契丹的亡国之君,他的孙子耶律延禧。
还有一个直接传位孙子的是南齐武帝萧道成。他死后传位给了孙子箫昭业。当然,南北朝时期王朝短命。箫昭业不多久就身家性命不保。所以历史上着墨不多。
历史上共有六位帝王把皇位传给孙子,其原因都是作为皇帝的爷爷太能活了,他的儿子都没能熬过皇帝英年早逝,于是作为皇帝的爷爷只能把皇位传位给孙子。
周幽王姬宫涅,是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最后一位国君。他在位期间贪淫无道,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随后几国诸侯拥立他的儿子姬宜臼继位,这就是周平王。
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去世,而这时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已经去世了,大臣们于是拥立姬泄父的儿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赵佗本是秦国将领,跟随屠雎南下平定岭南,之后便在岭南任龙川县令。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很快就将秦国搞灭亡了,这时中原大乱。南海郡尉任嚣病重,就把赵佗叫到跟前跟他说可以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计划。
之后他将秦朝的官员们都替换成自己的人,又将通向中原的道路阻断。前206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这大大地扩张了自己的领土,并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于公元前203年称帝。
一共治理岭南七十多年,经历了始皇帝,秦二世,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时期。于前137年逝世,享年103岁,是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由于他活得太久,他的儿子赵始早早去世,于是他死后他的孙子赵胡即位。
南北朝时期南朝南齐武帝叫萧赜,他是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二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