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谢谢邀请。
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在我们周围,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积极性很高,也曾经因为运动的方式进行过争论。
户外运动简便易行,时间安排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入到运动状态中去。
长期坚持这些运动,会使自己四肢健壮,体形、体重适中,身体素质会不断得到提高,体力、精力会更好,做起事来效率高。
尤其是对于打工者来说,工作累,休闲时间少,可以随运动,进入状态。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使身体处于运动状态,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终日紧张而忙碌地工作,再加上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操劳,一天下来已是精疲力竭。于是他们学着善待自己,去一些休闲场所消遣,比如:酒吧、迪厅、***等,然而渐渐他们发现这些***活动只能一时放飞心情而无法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人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一方面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几率。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意志和耐力,增强自身体质,有效地保持脑力和体力的协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些简单的运动可以使我们从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以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每天的工作。
首先,最简单的运动要属散步。它是没有任何压力而适合任何人群的一项运动。有关报告表明:一个人如果每天能用30分钟来散步,一个星期只需三天这样做,就可以保持足够维持健康的活动量。因为散步不仅能保持头脑清醒,缓解疲惫,还可以增强人体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其次,是骑自行车。它是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污染环境的运动。第一,骑自行车的运动量比较大。它可以让人保持健美的体形和良好的健康状况。第二,自行车不用耗油。这又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第三,它节省了一些时间。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大大提高,交通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时常出现交通拥挤堵塞的现象,而骑自行车可以自行其道,而且又无需为等车而焦虑。这就为生活减少了许多的紧张和焦虑。
最后,是爬楼梯。现代人已习惯了坐电梯,几乎没有人能忍受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楼梯。但爬楼梯可以增加人体肌肉运动和氧气消耗,同时,也加速了人体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从而改善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当我们爬楼梯时,身体总是在上下运动,肌肉不断节奏性地收缩和放松,可以增加我们背部及腰部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关节灵活自如。
以上这些生活中既简单而又省钱的运动,你是否也在做呢?其实你不需要花昂贵的费用去买健身器材或投巨额资金去俱乐部健身,生活中的有氧运动无处不在,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就试着散步半小时,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或是爬楼梯,你会发觉健康就这么简单。
因人而异,各有爱好。但有一点是要提醒各位:运动要有***,选择要有雄心,最好启动桓心,别人怎么炼不重要,根据自身情况最重要。运动要选择自己的爱好,热爱是最好的,用心去运动,用情去锻练,身心愉悦,持之以恒,欲速而不达。
谢邀!记得在校时,早读之前都会在操场跑几千米步,高中阶段配合马拉松长跑报名还一度参与全班早煅集体长跑(南昌一中至南昌火车站往返)。工作之后,参与单位组织的每天上、下午的十分钟工间操。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体型,兴趣等。
对于身体偏胖,有减脂需求的人来说,应该选择快走、慢跑、动感单车,[_a***_]机,健身操,瑜伽等有氧运动。坚持有效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减脂,但是必须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
对于身体偏瘦的人来说,想要使身体强壮起来,应多做各种器械为主的无氧运动。坚持做无氧运动,可以增肌增力,也可以有效塑型;在提高体质同时,使身材匀称好看。
兴趣是坚持运动极为重要的因素;有兴趣,才能身心投入,有兴趣,才能一直坚持,有兴趣,才会力争上游。对于起初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运动方式的人,应该在改善体型,提高体质的运动过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以之为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坚持下去。
骑自行车和走路,哪个锻练方式好?
我建议骑自行车,因为你说那个运动更好,肯定是带有目标的,比如减肥,或者锻炼心肺功能,强身健体等。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走路都很难达到能强身健体的强度,所以骑自行车还是要好,但是要注意强度。
正常人静态心率一般65-85
无论快走还是骑车,建议按心率来看:
热身心率 100-110次/分 达到此心率后保持十分钟 即可充分热身。
有氧心率120-140次/分,持续半小时有减脂作用,男士请注意 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心率 可能导致ED
无氧心率/强有氧 140-155次/分,这个阶段已经不算日常锻炼了,已经开始增肌 增加乳酸阈值了,简单说就是练肌肉 增加肌肉耐受力 让你运动时感觉的酸痛耐受力增加。
强无氧165次/分以上,平常不运动的人禁止保持此区间,此类人士如果保持此区间 非常容易导致心脏受损,甚至发生重大后果!就算日常运动的人,也建议配合身体情况适当练习,而且一定要有懂急救常识的人陪伴。
所以无论骑车还是走路,如果不能做到心率达到热身或者有氧,都是无用功,甚至可能因为器材或者方法不对造成运动损伤!
以上 手打,希望能帮助到你,
步行更好
因为
促进全身健康不间断地步行运动20~30分钟,相当于每小时行走4000~5000米,能使心血管系统持续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和氧气遍及全身,可以增强心肌、肺脏和肌肉的功能,并促进血液循环。
有规律地锻炼,可以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保持动脉系统的清洁和健康。有规律的步行运动能增加肺容量并减少便秘的发生,受益最大的是足。
步行运动可以强壮足部的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有利于防止日后的损伤和疼痛。
医学专家们发现,长期徒步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喜欢乘车的人。
步行作为一项运动,具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增强腿部和臀部的肌力,提高肌肉的防御抵抗能力,消除扭伤或痉挛,使躯干肌肉得到运动,从而改善脊椎的姿。并可以防御背脊疾病,减少膝盖和髋关节负荷,制止骨骼退化并预防骨质疏松症。
专家指出步行能增强血管的弹力,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功能,使人心跳慢而有力。增强忍耐力,使人心境开朗、精神愉快。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聚积的可能性,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降低血糖,减少血糖转化成脂肪的可能性。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发病率。
都可以,关键是动起来,和保持一定心率。
首先,只要练就比不练好,无论你是选择什么常见的体育锻炼方法,比如打球、游泳、跑步、健步走、骑自信车等,都是可以的,包括广场舞、课间广播体操都是锻炼身体的方式。坚持一段时间,就能自我感觉到体制的改善,基础越差的人感受越明显。
其次,运动要保持一定的心率,才能起到更好的燃脂和健身效果。尤其对于健步走和骑自行车来讲,容易运动过缓,健身效果不佳。具体参见以下计算公式。
最大运动心率=220 -岁数
合理运动负荷心率的上限=最大运动心率乘以85%
合理运动负荷心率的下限=最大运动心率乘以65%
比如,年龄为40岁的人,他的最大运动心率为220 ~40 = 180〈次/分〉。那 么,合理运动负荷心率:
上限应为180 x85%=153(次/分)
下限应为180 x 65% =117(次/分)
这就是说,锻炼时的心率在117 ~ 153次分之间,运动负荷是合理的。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就要适当减小或增大运动负荷,把运动心率调整到这个范围之中。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运动锻炼内容,应该如何安排?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根据其身体发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
一、了解儿童进行运动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协调。
二、了解儿童不同的身体素质最佳锻炼时间。在儿童的成长中,身体素质的发展不是匀速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做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只有根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特点,***用最佳运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在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内,重点发展该项素质。(见下图)
三、了解各项素质的锻炼方法。
1.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有:听指令指自己的身体器官,听指令蹲下、站立、跳起等。动作速度训练方法有:敏捷梯练习、20秒开合跳计数等。位移速度训练方法有:冲刺跑、下坡跑等。
2.力量。训练方法有跪姿俯卧撑、单杠双手悬吊、跳台阶、单脚蹲起等。
3.耐力。训练方法有间歇跑、中长跑。
4.柔韧。静力性拉伸、动力性拉伸(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容易拉伤)。
5.灵敏。训练方法有8字形跑、躲避发射来的海绵球、听指令向前向后变向跑等。
6.平衡。训练方法有单脚站立、走平衡木、走BOSU球等。
运动锻炼对孩子们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如此多的好处,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适宜运动。
1岁到3岁的幼儿期:此期要选择能够帮助提高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运动锻炼,要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爬行、攀登、跑、跳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3岁到7岁的少儿期:此期的孩子们更适宜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做操、跑步、打球等。较大年龄的孩子适宜选择以弹跳为主的运动,特别是摸高、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对身高的增长都有益,同时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双杠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应当注意避免选择铅球、举重等运动。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年龄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大致可以安排这些运动内容:
5岁前:年龄小的可以安排简单运动,例如爬行,走,跑,跳;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学着骑自行车来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5-7岁:幼年后的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但不能承受大强度,长时间运动,这个阶段重点在[_a1***_]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例如趣味性的滑冰、游泳;
8-11岁:身体已经有一定基础,可以发展孩子的基础素质,但仍以兴趣导向为主,需要注意避免强对抗、高风险的项目,避免出现损伤,影响孩子的兴趣甚至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