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老物件,你家里还有几个,都是什么?
我家的老物件:今年春节父亲终于把他珍藏多年的“宝贝”传给我了——一块怀表和两枚抗美援朝的纪念章。
这是当年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上级配发给父亲的怀表————梭曼 · 总统表,别看现在其貌不扬的,这可是14K金壳瑞士名表哦,当时上面还有一条银链子,可惜这块名表被我小时候偷偷拿出来玩给破坏掉了,想想真是可惜,这么好的名表就毁在我的手里了。
这两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也是父亲的珍藏,这些都是父亲一生最辉煌的见证,想当年为了保家卫国、抗击美帝,父亲义无返顾的参加志愿军远赴朝鲜参战,并两次光荣负伤,这是父亲传给我的最珍贵的物品,我一定会好好珍藏的。
我家的老物件可多了,以前的韶峰14寸电视机,记得我们院落我们家是第一个买电视机的,夏天的夜晚,太阳刚落山,村里人赶紧洗完澡做完家务,全部围到我家的坪院里,等着每晚两集的电视连续剧,我记得有《白眉大侠》还有《海东***》,那时候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只有晚上的电视剧才能给劳累了一天的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还有我爸20多岁时候买的红旗牌收音机,我爸现在79岁了,应该有60年了,听说当时拿回我们那偏僻的山村,引得村里人奔走相告,全部跑来看稀奇,听着收音机里的播音员播报新闻,播放各种革命样板戏,又惊奇又兴奋,一些没见过世面的老年人说:这个盒子这么小,怎么装得下这么多人。
更老的老物件是我家有一个小台柜,也不知传了多少代了,从我记事起,就摆在我爷爷的厨房里,上面有雕花,烟熏火燎,留下岁月的痕迹,看起来古朴老旧。还有一个青花瓷的小坛子,另有一个彩绘的瓷瓶,我猜想应该是民国时期的吧,如果有谁能辩别出年份,欢迎留言。
老物件我家倒是有几个。先说说第一个蝴蝶牌老式缝纫机,这是母亲留下的。
回想当年母亲用这台缝纫机给我们全家做衣服,一家六口人的衣服棉的单的衣服还有鞋和鞋垫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后来买了缝纫机,就减轻了母亲的负担。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条件好了,衣服啊帽子的鞋都买着穿,缝纫机就只扎鞋垫。大概是九十年代末缝纫机就下岗了,后来父母去世了。一些物品就般到我家来,一直放在仓库里闲着。
第二个老物件就是老式挂钟。老式挂钟有好多年了,一直在仓库大山墙上挂着。没人去动它,仓库地方大,也不碍事,就一直在那挂着。
第三个老物件,那就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不记哪年买的台电视,我家只有看电视的时候气氛是欢乐的。这台电视给我们全家带来笑声带来少有的幸福感,电视?是对父母的怀念,也是我在娘家儿时的一种回忆!
虽然经常听到有喇叭喊收老物件,但我一直没卖,其时也卖不了几个钱就放在那吧,偶尔看看这些老物件,想想几十年前的样子,好像父母还活着,这些老物价都是满满的回忆!
我家有一个使用时间最长的电器已经用了整整32年了,而且目前还在正常使用,也算得上老物件了吧,就是这台吹风机,1988年我结婚时买的,我老公每天都用,从来没有坏过,上海电器六厂生产的,不知道这个厂现在还在不在,我只能感叹那个时候电器质量真不是吹的,希望还能好好的为我们继续服务[呲牙]
曾经的老物件,我理解应该是生产和购买、使用年限至少在三十年左右的,才能称之为老物件。
目前,我使用过的老物件,年头最长的已经有三十七年的时间了,是1983年,我在大学二年级时花了90多元钱买的一部天津产东方牌135胶片相机。我用这部相机开始学习摄影,成为摄影爱好者。这部相机我一直用到参加工作,单位给配发了一部美能达135单反相机后,才停止使用。现在这部相机放在老家里,还能正常使用。
再有两个老物件,就是我另外两部相机。一部是佳能相机,机械电子式AE—1。1992年前后入手的,配一只50毫米镜头,后来我又从同事手中买了一只图丽70——210F4变焦镜头。另一部相机,是理光牌自动相机,俗称傻瓜相机,是1990年前后从香港买的,当时的售价要比大陆便宜几百元。现在,这两部相机也都能够正常使用。
还有一台年头比我年龄都大的缝纫机,上海产飞人牌的,是妈妈去世后留下来的。妈妈就用这台机器为我们几个孩子缝制衣服,这台缝纫机的年头至少在60年以上了。目前这台机器已经被拆成了零件状态,放在一个木箱子里。另有一个铜制的小杆秤,似乎是称量中药用的。这也是父母去世后留下来的。这两件东西年头都比我年龄大,也是我从来没用过的。现在都留作父母的纪念。下图是佳能和理光老相机,图丽老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