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大家给看一下有没有收藏价值?
首先,明确告诉您,这枚币是***,没有收藏价值。
先不谈这枚币的年份和面值,就从工艺来看,这是做工很差的现代仿制品。颜色泛青灰,含银不对;字体呆滞,头像不传神,嘉禾不饱满等现象都不具备冲压机的铸造特点。四周抹一圈灰作为包浆,是最低端的做旧手段。
真币银色白而润,人像立体,麦穗饱满,包浆自然,浆色过度均匀平滑。
再来分析五元的袁大头。钱币制造和兑换比值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很严肃和严格的事情。当时主流通币全部是重七钱二分的模具标准,26.7克,含银约89%,折合纯银23克多。一枚壹圆银币兑换850制钱有严格要求。老百姓的想法很朴素,就是23克银子换850制钱,想多兑换就不干。湖北当时铸造了带“本省”二字的壹圆银币要求兑换1000制钱,老百姓不买账,导致“本省”龙洋退出流通,回炉重铸,如今成大珍。
如果真有五元银币,要兑换4000多制钱就必须含纯银115克以上,银币重量大概在三两六钱。这样就不能用壹圆的模具铸造了,必须专门定制五元的模具。造钱是大事,模具的规格、***购、使用在很多官方部门和民间渠道都有明确记录。所有记录都有据可查,并没有关于五元规格的模具记录。银币可以销毁殆尽,但模具和记录不会消失。所以民国时期是没有铸造过五元面值袁大头的。
收藏老银元关键在于历史价值的“老”,而非金属价值的“银”。在如今大珍多如狗,双龙满地走的年代,常常看到各种稀罕的品种,只要有人肯掏钱,随时可以批量生产,甚至把您头像定制上去都没问题。大家说,这种没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有收藏价值吗?
袁大头银币分四种年号,民国三年(1912),民国***财政部公布国币条例,整顿统一银元的铸造,根据条例对银元成色,重量的规定,天津,南京等省造币厂先后开铸袁大头银币,年号民国三年(1912)有1元,5角,2角,1角,5分(镍质)五种币值。
民国八年(1919)有1元一种币值。
民国九年(1920)有1元,2角两种币值。
民国十年(1921)只有1元一种。
另外民国五年有2角,1角两种,传说是福建省铸币,没有1元币值,而且不是天津或南京民国***辖区造币厂铸币,不能算作一种年号。
以上是袁大头银币四种年号及币值介绍说明,袁大头银币成色为89一90,1元银币的重量为26.5克一26.6克之间,有磨损不低于25.5克。
问题是大家看一下,有没有收藏价值?
图片上的这枚银币,是民国六年造的,而且背面是伍元币值,袁大头银币没有民国六年造的,也没有伍元币值,这枚银币银色银灰色,袁世凯侧面像呆板,是一枚臆造品,连仿品都算不上,没有收藏价值,留着自己把玩还可以,回答有误见谅,谢谢。
路过看到你的这个问题,就把和钱币研究的老师聊天得来的知识写出来。谢邀
1、袁大头在袁世凯***时代的流通货币,也是法定的唯一***货币,所以在袁世凯***时期,这就是唯一。
2、既然是法定的,那就有规矩和条文,目前大部分袁大头都是传世下来的,所以有理有据,现在最大面值1元。
3、根据记载,只有比袁大头1元小的面值,当然材质都会缩水。
总结:你这是当代的伪造,当然看材质有可能含银。
我发图的这几个都是真品,你可以
您好!我是师傅很闲(持续更新文章、视频分享钱币收藏投资价值)也可免费鉴定现代纪念币、纪念钞,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喜欢师傅请记得点赞、关注我的头条号!
麻烦大家给看一下有没有收藏价值?
又看到5元面值的民国六年袁大头,记得在上个礼拜貌似也回答了一个关于5元面值的银元问题。其实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都没有发行过任何面值5元的银币。先不说什么发型是历史简单的一个道理,一枚面值一元的银币,它的重量在27克不到一点。如果是一枚5元面值的银元,那它的重量也将乘以5。也就是要达到130多克的重量才跟他的面值相符。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谁会愿意戴了一枚重量高达150多克的银币到处用?万一再遇到一个找零他要找回多少个铜元你。每天花点钱都跟锻炼一样,谁会愿意。这些只是现实角度来说一下5元面值的银元。
另外你这一枚民国6年的5元面值银元在年号上也是不对的,圆套头的发行年份只有明国三年,明国8年,民国9年和民国10年这4个年份。而且面值都是一元。所以在历史上就根本没有发行过这个品种,那当然它也是属于现代工艺品,不具备任何收藏价值。
您也对钱币收藏有兴趣,欢迎在下方留言。
改一下岳云鹏的歪曲吧!
啊啊六年,你比三年多三年。啊啊,六年。你比八年少两年!
袁大头根本没发行过六年,更加没有五年的面值。所以只能用岳曲形容了。
相声拼到最后的是拼文化,
收藏是开头就要有相应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