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八十多了,走路腿没劲,该补充点什么营养?
俗话说的好,人老腿先老。八十岁的老人走路腿没劲也是自然规律。老年人40岁以后就面临全身退行性改变,80多岁全身各统都己经老化。
1,骨质的流失,造成骨质疏松出现腰酸腿软全身疼。
2,老年脊髓病变,包括颈椎间盘和腰椎间盘椎管狭窄,脊椎肿瘤等压迫脊髓造成下肢无力,走路时像脚踩到棉花。
3,老年肌萎缩,40岁以后,每10年肌肉萎缩5%~10%。加上老年女性没有运动习惯,所以肌肉萎缩的会更快。下肢无力也是老年伴隨的症状。
4,老年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是低钾和低钠,多因摄入不足。但不排除身患肿瘤,抗利尿激素增强造成的低血钠,病人的主述就是走路没劲。
5,帕金森也也叫震颤麻痹,多见于老年人。往往一侧下肢无力发展同侧上肢,然后发展到对侧肢体。伴有震颤、強直、运动迟缓。
6,颅脑疾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肿瘤、脑炎等多为一侧下肢无力。
7,周围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多表现下肢对称性无力。
老年人小腿肌肉萎缩能怎样锻炼呢?
人体肌肉萎缩,定义为肌肉质量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症状叫做 肌肉减少症,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的减少。研究结果显示,人体达到了30岁之后,每年肌肉都会开始以每年0.5%-1%的速度减少。60岁之后,全身肌肉将丢掉30%,超过80岁,超过一半的肌肉会流失殆尽。至于卧床的人来说,大腿前侧肌肉只要2天没活动,肌肉量就会减少1%,等同于老化1年造成的骨骼肌肉减少量。换句话说,30岁之后,每十年平均可以失去6斤肌肉;卧病在床2天大腿就等于老了1岁,而2周就老了7岁,相当于失去了8.4%的肌肉质量。
如果不进行干预,肌肉萎缩可能伴随其他影响神经肌肉系统的症状,包括:平衡问题(行走困难和跌倒);说话和吞咽困难;面部无力;记忆力减退;四肢发麻或四肢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等。
适当的营养和训练是肌肉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的生长需要足够的卡路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提供了一种叫做氨基酸的分子,它可以作为创建肌肉的构件。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特别是加强阻力运动。研究表明,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的力量(阻力)的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肌肉减少的趋势,而且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不要担心,下面的练习很温和,但是如果年龄偏大,不建议一开始就使用阻力训练,慢慢建立肌肉感觉,并逐渐增加每次锻炼的重复次数。例如说从小重量开始,手里拿两个满的矿泉水瓶。每周至少2-3次这样的练习。
下面是针对于全身的运动:
如何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力量训练计划?老年人练农夫行走能取代深蹲硬拉吗?
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在适合力量训练了,如果没有基础病的人可以慢慢的小的重量开始器械训练,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不建议盲目这种爆发力量训练,行走的运动只能算有氧运动不能替代深蹲硬拉,有[_a***_]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建议再去做这种运动,有运动基础的老年人可以进行器械力量训练,但是要量力而行不能与年轻人同比。
要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力量训练***,需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他们可能缺乏灵活性和平衡术,对抗理力也可能下降。 因此,老年人的力量训练***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老年人需要做些低强度和低冲击力的锻炼,如体重练习、轻度核心锻炼和平衡练习。农夫行走是非常好的锻炼平衡、核心力量和手臂肌肉的方法,可以取代深蹲和硬拉,但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来确定是否适合这种锻炼方式。
2. 逐渐增加强度:老年人需要逐步增加锻炼强度,不能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适当增加重量和重复次数,以帮助老年人逐步适应锻炼过程。
3. ***设备:老年人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可以使用一些***设备,如卷轴和弹力带,来帮助他们进行锻炼。
4. 增加锻炼频率和持续时间:老年人可以增加锻炼的频率,逐渐适应锻炼,但要避免疲劳和过度锻炼。
老年人训练以量力而行,适度就好。一般尽量以力量和有氧运动相结合,力量则以自身能力为主,适度配合小型轻便的器材***完成,同时又以小动作,小重量,小组数进行,切不可做深蹲硬拉或大动作的弯腰,扭转,杠上回环,旋转等超出自已年龄的动作。而应以快走,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