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兵连,有哪些难以忘记的事?
我是七0年底入伍参军的,最难忘的是在平度县人武部第一次穿上了军装,心里非常高兴喜悦,第一次坐火车从高密火车站坐车去北京,可惜火车到丰台站就停了,然后发了皮大衣坐解放汽车连续行程数百里,到达了太行山区当年抗日根据地涞水县某地。当时是零晨三点多了,在团部大礼堂吃了一顿热面条,然后全副武装步行十余里来到了一个小山村老乡家里。当时我住的老乡是当年抗日的老党员,对我们非常热情,烧了满满的一大锅热水让我们都洗了脚,然后就睡在了老乡给我们烧好的热坑上了。我们在老乡家住了三个月,圆满完成了新兵训练。然后分到了连队。终生难忘的是当时老乡的热情!天天给我们烧热水让我们洗脚温暖身体!离开多年后我还专程去看望过两位老乡!
我入伍在新兵连没吃多大的苦,那是因为在家就是䢶干民兵,训练过了,九发***打了一个九十还,三个月不到就上山平叛去了。在平叛期间那才叫吃苦,在5千8百米高,常年是冰,一去就是半年。
我的新兵连是改革开放初期到新兵连难忘的事是终于能吃饱饭了,第二件事是部队的老班长是河南驻马店人叫陈秀林对我们非常关心特别严从生活细节包括洗澡洗脚讲卫生做起,训练特别严。就像个大哥哥,虽然39年前的事了一想起好像昨天,我珍惜当兵的岁月我难忘我新兵连部队的生活,更难忘江西景德镇黄泥头新兵连三个月训练由民到兵变化的人生重要的三个月的人生转变的日子。
谢邀!
“口令?”
(网图,侵删)
想着看过的战争片上当兵的遇见都要问口令,反正当时也不懂就回答:
“我是新兵,找不到回新兵连的路了。”
(作者战友存照片,侵删)
就是第一次带上军衔的那一刻,哪个场景真的是很神圣,现在想起来都是有点感动,一群人授完军衔,宣誓。
我是中国人民***,我宣誓......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背叛军队。我感觉那时起,自己才是从一个地方青年到***战士的转变。
这个场景是我最难忘的,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跟我是一样的?
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有多难?
造一艘***有多难?
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1993年,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对俄罗斯总理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俄罗斯总理问道:“为了将舰完工,究竟需要什么?”他回答道:“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这个伟大的国家已不复存在了。”
首先,造航母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大专业院校学科的支持,现在造航母,肯定远远不止600个专业,而是几千个专业了!
有了技术人才,还需要数以万计的工厂为***生产零配件。***,是目前为止,人类制造的最大海上舰艇材料和技术指标很变态!就拿不太起眼的螺旋桨来说,全世界,都没有几家能生产。英国想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因为没有够大的龙门吊,跑来中国求助。说起伊丽莎白女王级,我感觉真实丢了大人了。别的航母,都是舰载机找船,她是不远万里跑美国接受舰载机测试,没办法,五代机英国造不出来啊!
有了技术人才梯队,有了技术指标达标的工厂,接下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筹规划。造航母不是一拍桌子就开始干的,立项之前,可行性调研可能就要几年时间,然后开始论证,再然后是预研,随后是难点攻关,当技术难题解决完了,就开始招标***购开始造了。
因为***不比其他产品,往往是科研费用非常高,但是生产量非常少,所以价格非常贵!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费用可能以万亿来计算。
当年刘华清将军的航母梦,到辽宁舰服役,就隔了几十年!
山东舰14年开建,19年服役,用了5年时间。
谢邀!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就要先谈一谈,历史上第一艘具有现代意义的航母,就是英国对意大利商船“库帝罗索”号的船体进行改造,建成世界上第一艘直通型平坦飞行甲板的“百眼巨人”号***。二战时期,航母的作用才真正体现出来被称为“移动的飞机场”而如今航母更是大国力量和大国威慑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海军的标志,其作用不言而喻了。
然而航母那么重要,世界上却没有几个国家有能力拥有航母,世界头号强国,现役11艘全为核动力航母
,中国两艘(第三艘正在建设中),法国两艘,英国两艘,俄罗斯一艘,印度一艘……这些国家可谓是世界上主流国家,然而,真正有能力建造的,却只有中美英法俄。原因之一便是造价高昂,其二是技术瓶颈,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的建造价格便是希腊一整年的GDP,这还不说,建造航母还需要大型的船坞,港口,起吊台等先进设备。即使有些国家突破了技术瓶颈,然而,部分国家也不愿意去建造航母,因为航母不仅建造起来,耗资巨大,其保养维修费用更是可见一般,一艘航母80%以上的时间都是保养期,可谓是耗资巨大。
综上:只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和综合国力靠前的主流国家,才真正有能力建造和保养一艘航母。
(图一为“百眼巨人”号,图二为美国尼米兹级***)
很多人不理解航母造起来为什么难,恐怕是觉得二战时期的航母可以批量下饺子,还可以用其他船只改装,所以才有这种印象流吧。现代能造大船的国家造一条二战时期的航母,的确没什么困难,可能很多人觉得,相对于各自时代来讲,现在造航母跟70年前造航母没什么差别。但真相是差别太大了。现代航母技术门槛中最难的东西就是舰载机。
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没有先进舰载机航母什么都不是。这不止是说舰载机本身多难造,更在于为了保障舰载机的战斗力,航母需要一整套复杂得令人发指的系统。
二战时期的舰载机,很轻,战斗机一架一到三吨,轰炸机和鱼雷机一架最多五六吨,现代喷气舰载机,为了保障其性能,一架二三十吨,飞行速度是70年前舰载机的两三倍。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首先高速飞行的重型舰载机需要喷气发动机,而喷气发动机尾焰对甲板的侵蚀极大,这需要现代航母甲板由抗高温的特种钢制造。特种钢需要特殊的配方、特殊的冶炼技术、精密的焊接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各种高精材料的分选、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制造这种特种钢材的国家两只手数得过来。
航母甲板长度有限,重型舰载机不能随便起降,起飞还好说,可以靠滑跃,但降落就必须用拦阻索。拦阻索必须能够拦下几十吨的飞机,又不能损坏飞机,还要保证自身重复使用下的可靠性,拦阻系统必须有效缓冲飞机降落的巨大动能,又要有一套复杂的机械系统加以控制,这又是一个重大难题。
▲“福特”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源于一战,并在二战中发展壮大,随后更是一路下来取代了战列舰,从而成为了海战场上真正的霸主。
▲航母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真正源泉,图为F-35C隐身舰载战斗机准备起飞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从外观来说,一般的***并没有像其他军舰那样布满了导弹、火炮等武器,只是根据需要布置了一些用以近距防御的武器系统(比如近防炮、近防导弹等)(当然,苏联时期的载机巡洋舰除外),因此,单从其自身的武备来说,是很有限的,而真正让***发挥出战斗力的是其搭载的各类型舰载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之海上浮动的机场,那就以飞机来说,由于其在海战中的出现,使得海战从早期的平面对平面,变成了立体对立体,而***正是让飞机得以在更远的大洋执行海上作战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说其厉害主要就在于厉害在这点上。
▲航母核动力装置是建造核动力航母的难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说一艘航母的建造,主要是因为其系统较为复杂,特别是动力系统、尤其是核动力航母的核动力装置是需要强大科研实力的国家才能搞定的,加上包括弹射系统、舰载指控系统、特种钢材等,都是属于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由于一艘航母的研发和建造费用都十分昂贵,且需要有较大的船坞和有技术以及有经验的船厂才能搞定,因此说,建造一艘航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无论是二战时候建造那种老式航母,还是现在加装着各种高大上技术的航母。在各个时期内都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比如辽宁舰上的拦阻索,简单说这东西就是舰载机降落的时候用这个拉住他一下省得他掉海里,就这么个不起眼的玩意对我们而言都费了些功夫才搞出来合适的。这还不算完,拦阻索有合适的了舰载机也得能抗住降落时拦阻索拖拽不是?弹射的时候甭管蒸汽还是电磁弹你舰载机是不是也得能扛得住这一下?又是得在选材上得折腾一通,这算是起降没什么毛病了。
这还不算完,跟一战二战那时候螺旋桨战机不一样,现在舰载机基本都是喷气式的了吧?所以甲板材料是不是需要耐高温啊?航母也比以前沉了,想要速度看得过去是不是要搞搞发动机啊?核动力不成的话常规动力是不是也得让那五六万吨大铁坨子跑出二、三十节才看得过去啊?
说一千道一万,哪一项不都是要花天知道多少年的功夫一点点砸钱才能砸出来的,也就是有了这个本钱我们才有了现在的辽宁舰,乌克兰则永远的失去了他们的瓦良格。用马卡洛夫那句到现在也未被证实但却很贴切的话来讲:“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
暂且刨去意识形态问题,这段话能充分反映出想要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多么强大的工业、技术力量来支持,所以是否有航母、航母有多强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