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D现在怎么样了?
歼-11D军用战斗机到底靠不靠谱?
本来军迷们发现歼-11D出现在高原以后以为歼-11D很快就能服役,但是随着歼-20的进度越来越顺利且苏-35开始交付。那么疑问就来了,歼-11D的研发原型是苏联的苏-27战斗机,在目前俄罗斯的搭配中,苏-27的作战任务已经被苏-30和苏-57的苏35接替。相应的,中国也可以用更加先进的歼-16,歼-20和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5替代歼-11D,那歼11D的研制需求到底在哪里?
第一,目前的歼-11B应对各国大改,魔改的三代半战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歼-11D在高原亮相的也许只是个验证歼-11B改进可能性的验证机,未来不一定会进行量产,更多的以此为基础升级歼-11B战斗机,中国目前先进三代战机的数量还是略有不足,对歼-11B升级加装主动相控阵雷达和增加超视距空战能力,以此用来过渡歼-16和歼-20未大量服役前的空挡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第二:中国空军目前仍然上百架2代战斗机进行更换,全部由歼-20和产量还未完全起来的歼-16代替就是美国也很难做到的。虽然我国目前军费增长较快,但是还没有富裕到可以全部换装四代战机的能力。未来歼-20,歼16,和歼-11的搭配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歼-11D未来发展定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仍然希望他能和中国其他战机一道守护共和国的天空。
歼-11D战斗机是中国的战斗机,在2015年4月29日首飞成功,编号为“D1101”。J-11D换装了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电子系统,机体经过优化,空中作战能力则会有大幅提升。
前几年,一款拥有全新设计的机头雷达整流罩的歼11与歼16现身在***的某一个高原机场上。但是这么久以来,歼16已经成军,装备了3个航空兵旅,数量恐怕早已经超过了100架。根据中国空军战斗机命名条例,这款歼11代号是歼11D。歼11D怎么还是算是苏27家族中第一个修改雷达整流罩外形的战斗机,为什么就这么渺无音讯?
图为歼11D原型机
非也。歼11B此前在歼11D出现的那段时间短暂地停产,但是现在已经复产。按照***的惯例,每一批新生产的战斗机都会或多或少地升级一下航电系统或者其他方面的设备。最新的一批歼11B很有可能***用的是歼11D的部分技术,这早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图为中国空军歼11B
而且歼11D很有可能处于秘密试飞的状态。毕竟一款经过了多处修改的战斗机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地转为技术储备的,尤其是***用了大面积的复合材料作为机身蒙皮,换用ASEA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某些全新设备的歼11D,只要一服役就必定会被当成掌中宝这般对待。
歼11D是沈飞为了跟苏35争夺空军订单而研制的歼11B升级版战斗机。跟自筹经费、无名无分的鹘鹰战斗机不同,歼11D可是正儿八经的国家项目,并且获得了正式编号,但是由于生不逢时导致爹不亲娘不爱,始终处于进退维谷、前途未卜的尴尬局面。
首先是歼11D的问世时间太晚,直到2015年4月才实现首飞。歼20首飞是2011年1月,歼16首飞是2011年10月,鹘鹰战斗机首飞是2012年10月。相比之下,歼11D显然是姗姗来迟了。在两款第五代战斗机和一款四代半战斗机已经首飞数年的情况下,同样身为四代半战斗机的歼11D已经失去了最佳的研制窗口。
其次是身为研制方的沈飞缺乏动力。空军最初立项歼11D的目的,是为了填补第五代战斗机造价和产量不能满足换装需求的空白,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尽快发展一款四代半空优战斗机,与五代机形成高低搭配。但是刚刚在五代机竞标中落败的沈飞显然志不在此。
因为如果不能在未来五代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沈飞将失去发展前途。如何将鹘鹰战斗机转正才是沈飞的天字一号工程,再加上沈飞现有的产能已经被歼15、歼16充分饱和,并不在乎是否增加歼11D的订单。虽然2016年歼11D和歼16同时现身高原进行测试,一度打破了外界关于歼11D下马的传言,但是其前景依然不乐观。
第三是来自俄国的有力竞争对手。苏35无疑是与歼11D针锋相对的最大障碍。从技术性能来看,苏35和歼11D可以说是各有所长、旗鼓相当,但是苏35的进度优势却是显而易见。2014年2月苏35就已经进入俄军服役了,此时歼11D尚未进行首飞。对于中国空军而言,苏35是现货,歼11D是期货,订单自然倾向于前者。
不过根据最新公开的卫星图片,有5架歼11D正在阎良基地进行密集试飞,已经进去了定型之前的最后阶段,说明沈飞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然而沈飞目前忙于加紧研制更为重要的第五代舰载机和新一代海空军电战机,到底会分出多少精力留给歼11D还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也许最终仅仅只是作为技术储备,用于对现有的歼11B机群进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