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的饮食文化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饮食的大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经历过几次高峰,一次是宋代,一次是晚明,一次是清代的同光。宋代的特性是丰富,晚明的特性是丰富而精致,清代同光时期则出现了质的飞跃。
清中前期的饮食特征主要是承继晚明的繁盛,天下由战乱到日渐承平,人们的生活也渐渐从颠沛流离走向富足。生活上有了保障,人们的视线才开始转移到饮食方面,从“吃到”慢慢要达到“吃好”的程度,并且在晚明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致化,且用材奢华。我们看《红楼梦》里的饮食与《***》相比,其主要的特点便在于此。尤其是乾隆下江南时,地方官员接待中央大员时的招待大宴,更突显了这个时期在饮食上的繁荣。按《扬州画舫录》原文,由于篇幅原因,仅选取其中十样菜品:
燕窠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汇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
无论此次大宴多么奢华精致,但终究逃不脱袁枚所说的“汉菜多烧煮”的规格模式。而到了同治光绪时期,中国饮食上的新变化,才堪称飞跃。【炒】的技法开始在清中期以后,渐渐普及,使原本的烧煮蒸炸融入一切,让菜品得到了极大丰富。炒的技术五花八门,比如爆、溜、焖、煸等等不胜枚举,还可以先煮再炸、先蒸再炸,或是先炸再烹,同一样食材可以吃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和口感,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也是世家大部分国家至今未有的饮食境界。由于菜品的极大丰富,到清末时便渐渐出现了川鲁淮粤四大菜系,同样都是鸡肉,不同菜系的处理,风格则完全不同,一直影响到今天。
饱暖思***,饮食文化一定与一个阶层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关。清代的文人大家,想到与此有关的就是李渔了。这人看起来就像是个怪胎,修园林、养戏班子、对色、食、艺等钻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精致、奢靡和腐朽境界。欧威千古第一***的《肉蒲团》就是来自这位仁兄的造诣。
此外,他对挑选女人很有研究,并且是男人女人都爱,堪称博爱。记得在书里看到过,他曾经在自己家里弄了几十口大缸,邀请了很多人来他家,专门养螃蟹以便随时享用。李渔的人生,就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集大成的产物,简直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贵族人文集团的生活指南,一部百科全书。难怪有人数,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等等,要了解清代文人生活方式和风俗,李渔确实绕不过去。
清代的中国文人,喜欢吟诗作对,琴棋书画,也擅长金石篆刻,月下小酌,这是他们好的闲情逸致一面,可以画一个群像了。但是事情还有一面,他们又喜欢抽大烟,捧戏子,喜欢逛妓院,玩娈童……还记得《红楼梦》里的贾珍、贾琏和贾宝玉。还有张爱玲在她的文章里讲到的她的父亲,那些生活方式都是有传统的。这些生活方式才是所谓文化的基本样态。
历代***演义,都说清朝皇帝要吃满汉全席。翻阅史书,我们发现,其实,并没有满汉全席一说。皇帝的膳食中有满席、有汉席,叫成满汉全席的却并不在宫里,而是在江南扬州、苏州一带。那时苏扬经济发达,有钱人多,吃喝成为时尚,当地的名菜加上几道满族的菜品便叫成了满汉全席。
其实,清朝统治者源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大地,其饮食习惯是在东北形成的。东北满族淳朴的食风、简单的饮食方式随着清朝皇室入关,也带到了北京城。
清代宫廷生活在北京这块土地上,必然要受到北京风土人情、饮食时尚的影响。而且,清王朝统治者与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样,亦有着王天下者食天下的强烈愿望,对天下的美味食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清初的顺治、康熙两朝,在以故乡关东货为主要饮食的同时,也效法明代宫廷以尝鲜为由,按季节征收天下贡品:江南的鲜鱼虾蟹,两广的瓜果蜜饯,山东的苹果,山西的核桃,直隶的***、鸭梨,陕甘的花皮瓜,新疆的葡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镇江的鲥鱼之贡。鲥鱼是生活在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季节性很强的鱼种,每年春季溯江而上,初夏时洄游生殖。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派往各地的官员经常向皇室进鲜,即各地应节的新鲜食品,康熙年间任苏州织造的李煦就曾在不同季节向清宫进贡食品与饮料。
由此可见清朝皇帝对于饮食的要求。
清朝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民间的饮食和宫廷的饮食各有特色,南方与北方各不相同,南方以苏州为最,北方自然是北京的美食最为有名。清朝的节日饮食也很讲究,每一种节日的饮食文化都大不相同。
一、宫中饮食与平民饮食
清朝的宫中饮***美绝伦,平时御膳房做的菜就已经包含了各地的美味佳肴,若是逢年过节、帝后生辰、或者是祭祀典礼和一些重大的***还会举行各种的筵席,这些筵席的种类、式样各不相同,包括摆多少桌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菜肴的种类丰富,精工细作,仪式也十分的隆重。
清代民间饮食亦是丰富多彩,各种地方的美味层出不穷。单单是乾隆下江南期间,在民间发现的美食就数不胜数,如杭州的龙井虾仁,是一道极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色泽鲜艳,营养丰富,滋味可口,民间传说这道菜就与乾隆下江南,游杭州有关。还有一道用普通的鳝鱼做成的菜,因为和乾隆皇帝******间有关,也有了一个儒雅的名字叫做“游龙戏金钱”。
二、清朝的茶文化
茶文化和酒文化亦属于饮食文化,茶文化在中国古已有之,清初时期,中国的茶文化更加精致,还流传到了欧洲等地。当时的茶不仅种类增多,泡茶的技巧也提高了很多,包括茶具的种类、质地,都十分讲究,当时的一些人还会在茶中加入一些瓜果香花。
三、清代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诗经》中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说明酒在周代时就已经出现了,清朝更是酒文化的繁荣时期。清朝的酒店大肆增加,酒文化也随之继续向前发展,如玉泉酒就是清代的名酒。当时的酒店都会在门口挂着大大的“酒”字,有的酒店在墙上在还挂着名人名言,当然那些都是关于酒的名言。